受疫情影响,“就地过年”逐渐成为当下过年新风尚。山东各地陆续推出相关措施保障外来人员在“第二故乡”过好年,就地过年专项补贴、千万级消费券、职业培训补贴……真金白银的“红包”保障了“就地过年”人员放心留下、开心过年、培训无忧、困难有助。
留下过年,现金红包给补贴
现金红包是不少地市采取的一项措施。省会济南提出企业安排外地员工留济过年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员工专项补贴;安排留济外地员工在岗工作的,在给予专项补贴的基础上,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给予员工加班补贴。
青岛新设600万元稳岗留工关怀资金,专项用于鼓励外来务工工会会员留青过节,支持企业稳岗留工和走访慰问。
东营对春节期间不停工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外来务工人员,每人发放1000元现金补助;2月1日到3月31日外来务工人员在重点企业正常在岗工作的,给予企业每人每月500元、最长两个月的以工代训补贴。对新聘用或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4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补助,其中属于“双一流”的高校毕业生生活补助标准提高50%。对吸纳在校大学生开展实习实训的企业,按每人每月1000元给予实习实训补贴。
德州同样开展“送红包”活动,对春节期间德州市重点企业、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中非德州户籍并在德缴纳社保的在岗务工人员,在用人单位发放工资等待遇的基础上,政府按每人1000元标准发放“留德红包”现金补贴。
此外,淄博、烟台、枣庄等地均推出“就地过年”人员的补贴措施。
丰富生活,千万消费红包可以领
“就地过年”离不开节日期间的吃、和、玩、乐等娱乐消遣。其中,济南和青岛也将在节气期间推出千万元级别的消费红包。济南将分2期发放1000万元的惠民消费券,消费券可用于市内购物、餐饮、住宿消费。同时鼓励全市77家A级景区、45家省市县三级公共文化场馆、26家“泉城书房”以及滑雪场、滑冰场、健身俱乐部等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正常开并发放10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
青岛也将发放1000万元消费红包,鼓励商超餐饮企业为市民和留青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多便利、实惠。节日期间,用人单位还可凭单位介绍信等有效证明,组织留青外来务工人员免门票游览崂山风景区等文化旅游项目。
在淄博,留淄过年市外人员可在“爱山东·爱淄博”APP申领“新年红包”电子消费券300元/人,2月11日至2月28日在全市指定线下零售、餐饮店消费使用。
此外,其他地市也推出博物馆、景点免费开放或者折扣优惠等措施。日照推出,节日期间所有公共停车场免费开放,所有路内停车泊位免收停车费。滕州推出,留滕过年省外务工人员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活动。
生活困难,帮扶补助送温暖
“就地过年”遇到生活困难怎么办?“第二故乡”也给出了温暖举措。在济南,对留济过年无法返乡、连续三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的外来农民工,由务工地或经常居住地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2000元;对遭遇突发事件的困难家庭或个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实行急难对象24小时先行救助和小额临时救助镇(街道)直接审批;对遭遇重大生活困难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适当提高救助额度,确保应救尽救。
青岛设立700万专项送温暖资金,对生活困难职工家庭,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职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重点走访关注医护人员、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抗疫一线人员、户外工作者和新业态就业群体。春节期间安排健康体检“大蓬车”到工作一线或者外来务工人员较集中的居住点为1000名以上留青过节的外来务工人员免费健康体检,组织200名以上留青过节优秀一线外来务工人员市内疗休养。
潍坊提出加大对农民工等重点务工群体留守子女的关爱帮扶,主动向农民工等务工人员发出节日慰问信,联合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慰问和上门服务活动。东营开通快速申领通道,对符合条件人员及时兑现失业保险待遇、临时生活补助;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慰问坚守岗位的外来务工人员,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
培训补贴,搭建找工桥梁
济南、青岛、德州、日照、东营等市鼓励企业利用线上平台组织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并按照相关政策落实培训补贴。其中,济南和德州对经培训取得初、中、高级相关证书的,分别给予1000元、1500元、2000元培训补贴。青岛企业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按每人6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
同时,各地市还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招聘活动保障外地人员就业情况。潍坊将加大“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专项服务力度,开发一批消杀防疫、社区服务临时性岗位,兜底帮扶确实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困难务工人员。青岛、日照、东营等市支持阶段性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与生产不饱和、%余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卢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