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开始得特殊,纷扰声音许多。但对U⁺而言,这更像是一个稍作梳理的日常。非常时期,subfictions与U⁺团队的伙伴们聊了聊近况。
“小到一个木材纹理出现
在什么位置,都要筛选”
选用木材的严苛标准,影响U⁺对工艺的严谨与精进。在U⁺工厂,每一件产品都在机械精准与手工温度之间交融产生。
高思超在2010年加入团队。家具设计专业背景令他对设计有更综合的体验,初入团队时协助设计进行结构深化,到如今已是U⁺工厂的厂长,协调把控着每一个设计落地成为产品。
我大学是设计专业,那时还是有一定的小理想。设计是U⁺最吸引我的一点。来到这里之后,人是吸引我的最大动力。我来到U⁺的时候,工人就只有十几个。平时大家交流、生活和工作,会在一起很长时间,到最后真的就像是家人。
2008年U⁺最老的工厂在一个部队大院里,初创团队10个人左右
U⁺的第二家工厂,那时候大家住宿、工作都在一起,十分亲密
一开始,我配合沈宝宏老师进行图纸绘制、结构设计,参与了许多新产品的打样过程。印象很深的是如意圈椅打样,单单打磨就费了很多很多的精力。当时我和同事两个人一直在手工打磨这把椅子,关键节点还是沈老师亲自上手操作。机械工艺之外,有一些曲线只有经过手工,才能美观又有温度。
设计嘛,还是离不开生产的工艺和流程、材料,不可能凭空去进行。从设计打样再到生产车间制作,搞生产的真是一把辛酸泪啊。小到一个木材的纹理应该出现在什么位置,都要筛选。有一次,工人师傅按照图纸做出的椅子与设计图产生了直径1到2毫米的误差,沈老师用一把手拉锯现场就把椅子销毁了。
在1.5万平米的新工厂,进口高精密五轴机械完成家具的精准加工,后续手工则实现最微妙的线条塑造
这段时间,我们最忙的大事就是搬工厂。离开了将近十年的老工厂,搬迁到1.5万平米的新工厂。从去年9月开始筹备,今年3月15日开始搬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生产线也没有完全停下过。3月25号的时候,新工厂就开始投入生产。
“要解决问题,
先从一块木头开始了解”
U⁺的设计与生产研发,满足着丰富、细腻的用户体验需求。订单部连接着用户端口与生产部门,是一线需求最直接的接收者。需要深入工厂、理解设计,部门伙伴才能灵活为客户解决问题。
凭借着对家具设计到研发丰富的专业经验,毕博参与了U⁺订单部的建立。90后的胡宁宁,则是这个部门的新鲜血液。
最初加入U⁺,我主要辅助产品研发的工作,譬如深化设计细节、协助实验性的设计探索。所以我会经常在工厂打样,了解各类材料。因此,我对U⁺的设计、生产体系都有一定的了解。
2018年U⁺研发部在探索草木染于木材上实现的可能性。毕博开始了几十锅染料的研究:“总觉得这次煮的应该是最后一锅了,但是好像永远不是…不过真的很有意思。”
因为理性工科思维适合梳理问题,所以我参与了订单部的成立。这个工作比我想象中有意思,它和产品研发一样都具备灵活性,而且非常考验对家具、设计的了解。最有成就的一件事,就是不断地去解决问题。
我在家具行业做了几年,发现在相对浮躁的市场环境之下,U⁺还是踏踏实实。疫情期间,我们依然忙碌地处理订单,把需求第一时间与工厂沟通、确认交货时间反馈给代理商。非常时期,希望让大家都能心里有数、不慌乱。
U⁺各地经销商已经恢复营业
我来到U⁺,是被招聘信息最下面的一句话吸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希望你能找到一个想要坚持、喜爱的事物,并把它当作事业来发展。真正在这里工作后,从设计到成品,从设计师、销售订单部到工厂师傅,每一个工作细节都让我对这句话的印象更加深刻。
去年,我被安排到工厂学习——这好像是一个U⁺的传统,很多同事都去过。每天在车间里转,我见识到了一块木头是如何变成一把椅子、一张桌子,这让我对我们产品的喜爱又增加了。
胡宁宁在工厂拍下师傅们制作家具的片段
2月还没有复工时,我们全员一起做线上分享会和产品视频拍摄,我负责最后的剪辑,这也正好是我前几年就想学的,特别开心。
小伙伴们拍摄视频的花絮
“空间与家具,
构成了一个场域”
U⁺的每一件家具都与空间连接,构成场域。家具如何与空间联动传递平和美感,也是U⁺持续探索的课题。
2009年,刚毕业一年的吴景来到U⁺,履职于空间设计部,如今已成为U⁺空间设计部的主管。
我是空间设计专业的,毕业那时候奔着想做一个好设计师的想法,希望一步一步往前走慢慢来。于是姐姐介绍我来到了U⁺。
在U⁺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配合沈老师一起做山体别墅。沈老师和我,我们俩排排坐,他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做。当时做模型方案就是把尺寸都精确到毫米,实际造出来以后跟我们做的模型基本没什么差别。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状态:完全就是把设计当作品去做。这些对事、对物的工作状态、工作习惯,直到现在都影响着我。
许多空间设计中的灵感也会留存在U⁺的产品设计中。我们曾经把宣纸贴在阳光板上做出通透的效果。后来,U⁺的屏风设计就延续了这样的材料灵感,使用了棉皮纸
U⁺的设计一直注重建筑的观念与设计思维,空间和产品交融在一起。我们是以家具为主,设计相宜的空间,从而进行美学的呈现。这么多年,用户认可了我们、也非常信任我们。所以这段特殊时间,我们依然在良性工作状态,没有什么空档期。
“对于美的表达,
也是对生活的理解”
人与物之间,并不仅是功能索取,也包含对生活与审美的理解。在U⁺的展厅中,将温度融入独特的美陈体系是每一位展厅伙伴们的日常课题。
2009年就来到U⁺的邢介红,如今带领每位新伙伴进行美陈学习;钟旭在2014年加入,待人处事都深受团队影响;90后的郑清越,以年轻的视角接纳U⁺的美。
我以前是在美术工厂画油画,大概做了十二三年。三十岁左右我准备生宝宝,在休息的那一阵子里,被朋友介绍去到U⁺展厅,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来到U⁺,一开始做的就是销售,其实还覆盖到对器物、美陈的学习。这些年下来,U⁺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U⁺展厅从来不用假花,都是根据四季变化的花材来做,我就跟着学插花;U⁺2015年推出一系列茶家具,我就对茶又有了新认知。
这些年和U⁺一起经历了很多。今年疫情期间,我真的感觉“后生可畏”,大家在线上分享会中讨论很多想法。我发现循规蹈矩是要改变的,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继续学习,才能让自己不只是跟得上U⁺,也跟得上时代。
邢介红、郑清越、谭姐、钟旭(从左到右),在疫情期间来到U⁺展厅更换展陈与鲜花
我的专业是平面设计,加入U⁺是因为看了品牌的catalog,被审美所吸引。我像是一张白纸加入团队,U⁺的工作给予我经验,也教我待人处事。
日常,我们的很多时间在展厅度过,最近也不例外。招待客户是常事,当客人离开,我一样一样地去清理、收拾茶器的时候,就觉得非常安静,那一刻属于自己。
这段时间,我们会一起分享产品,在展厅一楼山丘之歌长案上开会。团队的节奏也特别好,不是那种急躁的状态,让我能够有时间、有机会,去发现更长久的美。
同事们拍下工作中的钟旭,称他是“最具U⁺气质”的伙伴
我是1994年出生的,现在不到26岁。来到U⁺,拓宽了我的很多认识和思考。在这里我觉得自己特别需要学习的就是美学,因为我们的陈设、方案、汇报的制作,每一个环节都有美学的成分在。
U⁺团队的美学养成,不是枯燥的、标准化的。它更依赖个人经验,每个人都会发挥自身的特性,也需要时间积累。
借着这段特殊的时间为契机,我们还进行了一个产品分享会,每位伙伴就某一件产品去深挖它的设计与卖点,再分享给我们的同事。我们也一起拍摄视频,团队的氛围打破了部门的分组,会学习到其他部门的优点,彼此间也增加了交流,大家更加熟悉了。
公司里的“阅读角”,清越常常从这里找书看
“需要跨越维度的纵深配合
才能实现最终的美学呈现”
家具形态的尺度同样映射着生活中处事接物的分寸理解。这样的融汇,不止呈现在U⁺设计中,也是团队的样貌。
王晓雯2015年3月加入U⁺,从一开始的销售助理到现在的总经理助理,她的工作内容跨越多个部门,涉及内外资源的调动和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她对两位创始人的理解,转化为U⁺的思考,更准确地传递给团队伙伴。
我每次去到工厂,都会觉得很安心。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心里特别踏实。
2018年夏天,我在工厂工作一段时间后,明显意识到U⁺绝不仅仅是设计的呈现,背后的研发、制造等需要跨越几个维度的纵深配合来支撑,拥有流畅的作业链条才能实现最终的美学呈现。而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协助将两位创始人的想法传递进入链条中。
U⁺的特质,也是他们两位身上坚持的。沈老师对设计和工艺有着极致的要求,很纯粹;谭姐则影响着团队的执行力。她想事情特别全面,理解设计的价值,也能将它化为事务让团队大伙去推进。
最近大家经常聚在长桌上开会,前阵子是沈老师、谭姐和晓雯的生日月,三人一起在这里过了生日
这一次搬工厂,即便是工厂里的办公室、展厅的同事也会参与布置——因为U⁺的气质在工厂也应当被体现出来。我们一直在工厂和展厅之间来回,大家都很热情参与其中,让人很有干劲。
我们还进行了全国门店的线上产品分享会,近百人的线上会议中,大家分享了很多对U⁺的了解。这些都让人很难忘,能感受到一个品牌在特殊时期散发出的能量,很踏实。
“往前走没有经验可言,
希望步调依然从容”
时至今日,U⁺生活美学体验空间已覆盖中国主要城市。从产品到品牌,U⁺影响着许多同行者。
作为创始人之一,谭晓慧从品牌创始之初就负责设计之外几乎所有事情的管理和把控。如何组建一支志同道合的队伍,共同探索属于U⁺的美学,这是从未停止的思考。
从创办到现在,U⁺一直都有自己的节奏。这个节奏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有点慢,但回过头来看,很多重要的改变都是在这样的节奏里发生的。
建立自己的工厂,升级、迭代,寻找更适合U⁺的代理商,这些都很花时间,求快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我们需要这样的节奏,去传达U⁺的审美和态度。
搬迁后的老工厂
这两年,我们又花了很多时间整理U⁺美学,最近我们每位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和表达。大家拍片、研究传统家具、研究U⁺的产品。
一位学建筑设计的同事,光是分享如意花架——U⁺产品里很简单的一件,就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足足聊了40分钟。这样的分享只是我们众多梳理方式中的一种。
工厂搬迁最后,谭姐提议到老工厂喝一席茶
我们准备了三年的工厂搬迁也是最近完成的,接下来还有许多挑战。比如,我们的工厂管理团队完全是U⁺体系培养出来的,最擅长处理技术、工艺问题。那么如何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为更多人带来U⁺的产品?
U⁺正站在一个小型企业往中型企业转变的转折点,往前走,是没有什么经验可言的,传统家具制造工厂的管理模式并不适合U⁺,生搬硬套反而是一种“倒退”,这需要我们不停探索、学习,一步一步形成自己的模式。
3月28日的茶席,沈老师、谭姐与几位最早的U⁺伙伴相聚。在工厂这席茶,是一个小小的告别
U⁺的传统就是,不管是新人还是老人,都需要对U⁺的各个部门有足够了解。从研发、生产到最终的美学呈现,很多事情是分不开的,有了这么多的了解才能真正明白U⁺是什么。有了这些理解,大家才能拧成一股劲一起往前。
U⁺的团队成员,很多是2008年就加入的伙伴,大家一起跟着U⁺成长,好像也有了属于U⁺人的特质:单纯、热情、对美有着自己的要求。
接下来,U⁺人会依然从容地往前。
3月13日,搬迁前在老工厂的合影
不改初心,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