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网约车的城市,营商环境会好吗?
来源: 新京报
2019-08-24 14:32:43
一定程度而言,网约车其实是城市营商环境好坏的照妖镜。网约车服务的便捷与否,也是一个观察城市营商环境的窗口。
互联网江湖上,锦州没有网约车的话题一直广为流传。
自2015年7月锦州市发布通知,严禁私家车借助打车软件从事营运工作后,网约车就此在其地面上消失了。
虽然锦州市与其他城市一样颁布了从事网约车运营的相关规则,但该规则并非针对个人,而是针对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平台公司。而且,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能够获得该市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
与此同时,优化提升城市营商环境的工作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锦州也一样召开相关会议、布置工作和颁布有关政策意见。但为何作为新经济代表之一的网约车及其运营平台公司,却始终未能在该市拥有一席之地?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城市如何提升优化自身的营商环境,可能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思路和特点,但毫无疑问的是,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是其中的必备选项。一个无法包容新生事物,无法对市场所有参与者都开放的城市,自然很难获得市场与企业的信任,也很难让人相信这样的城市,尤其是政府层面,具备相应的创新实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近些年来,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全国各地都对数字技术、平台经济鼓掌欢迎,而不是连网约车都无法入场。
就城市本身而言,锦州实际上非常需要网约车等新经济血液的注入。历史上的锦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雄居辽西之首。至今锦州的经济结构仍然以第一、二产业为支柱产业。但这种结构已经很难支撑一个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城市相较之下,更显示出锦州在利用数字技术等方面促进、建设城市的不足。在此形势之下,依旧拒绝网约车,不仅扼杀新生事物的发展,同时也让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缺乏动力,让城市失去很多新生的就业岗位。
一定程度而言,网约车其实是城市营商环境好坏的照妖镜。网约车服务的便捷与否,也是观察城市营商环境的窗口。一个将网约车为代表的新经济拒之门外的城市,我们很难相信它会拥有优质的营商环境。
那么,一个下定决心想要提升营商环境的城市,网约车为何迟迟无法合法化?其直接原因自然是出租车群体的反对。此前出租车司机们为了获得出租车经营权每人已经支付了60万元的成本。如果网约车合法化,其此前的付出便付之东流。但一个没有网约车的城市,想要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大概也不容易。
这是否就意味着当地政府毫无作为空间了呢?是一切了之、一堵了之,还是想方设法平衡、协调各方利益,与相关利益方商讨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而有序转型呢?这些都取决于政府自身。
一个城市要如何优化和提升自身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之中,首要的还是政府是否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调适自身的职能架构,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拥抱新经济、新事物,精准地回应市场、企业的需求。从网约车能否入局的小事上,其实就反映了城市提升自身营商环境的决心与行动力。
而且,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是个持续性、动态化的过程。当地政府需要迅速调整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为以网约车为代表的新经济及其产品、服务提供所需要的土壤和环境,回应市场与企业的需求。
所以,锦州想要提升营商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对于网约车等新兴经济平台的接纳与包容。
[ 责任编辑:姜祎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