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18”注定与众不同。
有人说,消费是疫情后最好的疗伤方式。对商家如此,对国家亦然。
这是一场全面“回血”之战。消费者信心需要回血,商家订单需要回血,国民经济的增长动能需要回血。
作为后疫情时期第一场全民购物节,即将到来的“618”被赋予了更多期待。
这让今年的“618”购物节,拥有了多维度的意义。
那么,今年的“618”呈现出哪些新特点?能否有效刺激消费?后疫情时代,我们该如何重塑消费力?笔者问答为你一一解读。
年年“618”,今年新在哪?
在2月失去的,要在6月拿回来。今年,各大平台和商家都铆足了劲,希望能打下这场消费的“回血”之战。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618”有两样东西最火:消费券和直播电商。
万“券”齐发,撬动市场
作为一种短期经济政策,消费券成为疫后各地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有力抓手。
此次“618”活动期间,消费券的发放力度更是加码升级。
天猫将联合各地政府、品牌一起,发放超过100亿的现金消费券和补贴。
京东则成为北京市电子消费券的唯一发放平台,采取22亿元政企专“券”联发+100亿元平台万“券”齐发的模式,强力激发消费热情。
当消费券遇上“618”全民购物潮,相信能产生更强烈的化学反应吧。
直播带货,带火消费
“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网购方式,在疫情期间迎来火爆式增长,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往年的“618”是传统电商平台的主场,今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纷纷加入,直播正成为重要的流量入口。
从直播阵营来看,除了专业直播之外,总裁直播+明星直播成为本次“618”的最大看点。
据天猫透露,天猫“618”期间将邀请超300名娱乐明星和600多名品牌方总裁登陆淘宝直播带货。
而战前结盟的京东、快手动作也非常迅速。“618”期间京东表示将邀请超100位明星和品牌方总裁直播带货。
快手则在开战前夕推出周杰伦,与淘宝直播明星团一较高下。
双管齐下,效果怎么样?
强劲的刺激手段之下,效果立竿见影。
据天猫及京东数据,国内这两大电商平台在“618”大促首日成交总额分别同比增长50%和74%,美妆成交尤其火爆。
天猫的“618”预售1小时同比增长515%,美妆7分钟过5亿。
京东开场十分钟京东超市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0%,开场一小时,服饰类成交金额同比增长500%。
从各平台公布的“618”首日数据来看,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还是很高涨的。
北大国发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消费券的中国实践》显示,发券地区消费券支持行业比未发券地区同行业业务恢复快。
再往前看,为了提振消费,全国28个省份在几个月内累计发放了超190亿元的消费券。
直播带货亦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已增长至5.04亿人,增速为10.6%,2020年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用户规模有望达到5.26亿人,在网民中占比过半。
提升消费力,没这么简单
消费、投资、净出口,这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目前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下,消费是中国经济动能回血的最关键发力点。
发放消费券也好,直播带货也罢,这些刺激消费的手段确实带来了显著成效。
但如何能有的放矢,让商家和平台的补贴实实在在地落到消费者头上,真正拉动消费,其实并非一件简单的事。
就像消费券,本意是希望刺激消费、补贴商户。但在实际操作中,不乏一些“羊毛党”利用不当方式,将消费券套现、交易,进而从中牟利。
如果财政部门与各家公司的补贴在市场中空转,没能产生真正的消费行为,就无法推动经济进入到正向循环中。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短期的刺激如何转变为长期的效果?
“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这一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墨颇多:
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毕竟,消费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们必须得有工作和收入,才能消费吗?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服务业处处长、研究员陈丽芬认为,要进一步将短期的刺激消费作用转变为长期的效果,持续扩大内需很重要。一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促消费即是保民生。二是抓住“基本点”,符合消费升级需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提高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三是打造“热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协同城乡发展,扩大城乡消费,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扩大新消费。
当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不仅需要最终消费的有力拉动,也需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高效衔接。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认为,最近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不仅着眼消费领域,还进一步向供应链、产业链上游延伸,着力推动降低流通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更好地构建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