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网友称海天酱油的国内和国外配料执行两套标准。针对添加剂和双重标准的质疑,@海天味业 近日发布声明——
所有产品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并随时接受国家及各级食品安全主管部门的常态化监督和检查;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法规要求。
除了亮明“绝对没有问题”的立场,海天味业还在声明中公布了数个涉嫌影响商誉的自媒体账号,表示已经由律师固定证据,准备追究相关中伤账号的法律责任。
海天味业遇到的问题,是一次典型的舆论中伤事件。
它起源于一些大胆的视频自媒体为了博取流量,利用“无添加”这个流行很久、深入人心的伪概念,在国内国外两套产品标准上恶意炒作,因为海天酱油是行业头部品牌,因而很容易博取网友关注。
面对质疑,海天味业硬怼所谓的质疑者,显示出相当的专业底气。
海天味业作为龙头企业,不仅其产品深入千家万户,而且它还主持过地方乃至国家级别的酱油生产标准。对于添加剂这类外行关注却不懂的知识,海天更具有解释的权威性。
因此,海天味业毫不客气地否决、切断质疑者的炒作,它具备这个资格。
一般来说,出口产品与国内产品执行不一样的生产标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好像,别国产品进入我国,同样要遵守国内的标准一样。所以,泛泛地指责海天酱油“双标”是毫无意义的,只能说明指责的人眼界短浅。
海天味业的声明集中在打击恶意炒作者,目的是迅速地结束无谓的争议,避免蜚短流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声明需要涉及但未涉及的是,质疑者所列的国内外酱油产品,根本就不是同类,有的是生抽,有的是老抽,配料不一样是板上钉钉的事,不容置疑,也根本没什么值得商榷的。
回到一个关键问题,也就是中伤海天酱油的人之所以暂时得逞的原因,是前者利用了“零添加”这个流行却需要辨析的概念。
海天陷入舆情麻烦与炒作者得手,都拜这个伪概念所赐,它不仅搞乱了人们的头脑,还让宵小之辈有了大做文章的机会。
实际上,酱油的“零添加”绝对是一个误导人的说法。
一旦“零添加”,不用防腐剂,就必定要使用更多盐分来防腐,盐的含量就会很高,这对消费者不是好事。
而一听到“添加剂”就认为不是好酱油的人,同样需要科普。酱油添加剂有国标,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像山梨酸钾、乳酸等添加剂是人体代谢就有的,一股脑地将它们归入有害,反映的是认知上的不足。
过度迷信手工制作,盲目排斥添加剂,形成了不顾科学、无视国标、沉溺在阴谋论中的社会心理。
不少人跟随“零添加”“双标”等视频号的节奏,恶猜海天酱油,这不只是炒作者本身狡猾的产物,也是大众的科学素质亟待提高的表现。
当然,大众对“零添加”的跟风式追捧,对“有机产品”的无原则信从,也与酱油品牌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热衷营销概念有关。
诸多品牌在国标下靠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的空间有限,所以习惯于标新立异的新概念炒作,标榜所谓“零添加”“有机品”就是例证。
在这场新概念的营销狂欢当中,作为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天味业也不能免俗。
海天味业有一款零添加头道酱油,包装上的“零添加”三个字非常醒目,旁边小字标注有“0%添加味精和防腐剂”。海天的另一款零添加酱油,在某电商平台商品展示页,用大写加粗字样突出“自然发酵,0%添加”。宣传当中不仅突出零添加,更标注了更放心的说法。
除了零添加的酱油之外,海天味业其他调味品都有零添加系列,这些系列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比普通产品更贵。
某种程度上讲,海天酱油陷入的舆论恶评,部分要归咎为包括海天在内的调味品行业长年累月的营销洗脑,导致消费者偏见无法得到普遍的纠正。
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天味业“双标”风波之所以搞得这么大声势,固然与可恶的炒作密不可分,可调味品行业的营销炒作也不能脱掉干系,这是一种营销反噬的结果。
海天味业作为行业领头企业,一旦深陷风波,发现仍要普及酱油的常识,仍要从一二三四入手解释添加剂的初级知识,这不仅是社会公众的悲哀,也是著名品牌的尴尬。
利用信息不对称恶意炒作,打击合法合规生产的企业,当然应该付出与之相称的法律代价。但海天味业从本次舆论风波中吸取的,不该只是对中伤者的复仇,还应该反求诸已,有没有为这场“零添加,更健康”的伪概念营销推波助澜。(来源:四环青年、记者杨威、风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