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第一批)通报》,每日优鲜APP因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不给权限不让用”位列通报名单之中。
12月19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第一批)通报》,每日优鲜APP因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不给权限不让用”位列通报名单之中。
记者19日下载每日优鲜APP发现,其涉及的应用权限多达27项,下载安装之后,因没开启存储空间等权限,该APP就没法使用。据了解,工信部对APP侵害用户权益的专项整治分三个阶段,每日生鲜APP显然属于自查自纠阶段未完成整改的,才被进一步通报处理。
记者在聚投诉平台还发现,针对每日优鲜的投诉多达320多起,内容包括不退会费、虚假发货、退款处理不及时等等。作为《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上榜企业,一个围绕着老百姓餐桌的生鲜O2O电商平台,每日优鲜显然还需要在用户体验方面下更多工夫。
每日优鲜APP侵害用户权益
19日,为了印证工信部通报的内容,记者从每日优鲜官网下载了其APP,下载过程显示,每日优鲜APP使用的权限有27项,包括读取联系人、录音、拨打电话、修改系统设置、读取SD卡内容、关闭其他应用等。
安装完成之后,当记者试图使用时,每日优鲜APP提示需要开启“定位信息、存储空间、设备信息”三个权限,等记者拒绝之后,即无法正常使用其功能,并不断提醒检查上述三个权限是否已开启。
“拔打电话权限表明,该应用可以在我未操作的情况下拨打电话。恶意应用可通过拨打电话产生相关应用,而无需本人确认。”下载了每日优鲜APP的消费者刘先生对这类权限感到莫名其妙,而随时可使用麦克风录音、使用相机拍照和录制视频,更是让他感到担忧。
不给权限就没法使用,给了权限又担心产生不良后果,每日优鲜的APP权限让部分消费者感到进退两难。
未完成整改被通报
记者注意到,在19日工信部的通报中,共有41款APP存在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为用户账号注销设置障碍等问题,未完成整改而被“点名”。
据了解,工信部于11月6日发布了《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其中通知印发之日起至11月10日为企业自查自纠阶段,APP服务提供者需对照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为账号注销设置障碍等8类问题认真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11月11日到30日为监督抽查阶段,12月1日到20日,为结果处置阶段。
工信部19日的通报显示,自查自纠阶段共8000多款APP完成整改。在监督检查阶段,工信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各大应用商店APP进行检查,对发现存在问题的百余家企业进行督促整改。
每日优鲜APP在19日的通报中被点名,说明其在自查自纠阶段表现不合格,对工信部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似乎也不是特别积极。
针对每日优鲜等41款被通报的APP,工信部要求应在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投诉平台上存在大量投诉
据了解,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11月,是一家专注于优质生鲜的移动电商,目前已完成水果、蔬菜、乳品、零食、酒饮、肉蛋、水产、熟食、轻食、速食、粮油、日百等全品类精选生鲜布局,在全国20个主要城市建立“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为用户提供自营全品类精选生鲜1小时达服务。
从创立之初,每日优鲜就受到资本的广泛青睐。官网信息显示,2014年12月,每日优鲜即获得光信资本、元璟资本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2015年5月获得腾讯领投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同年10月再次获得腾讯领投的2亿元B轮融资。
2016年4月,每日优鲜获得远翼投资领投的2.3亿元B+轮融资,2017年3月获得2.3亿美元C轮系列融资,步入独角兽行列;2017年12月获得1亿美元D轮融资,每日优鲜便利购获得2亿美元融资生态链基金;2018年8月,每日优鲜又获得4.5亿美元融资。
凭借着资本的加持,每日优鲜一路高歌,在生鲜市场站稳了脚跟。不过,关于消费体验的投诉,也屡见不鲜,需要每日优鲜加以重视。
记者在公益性消费投诉平台聚投诉上发现,关于每日优鲜的投诉帖多达329例,投诉内容涉及退款、虚假发货、买到变质产品、发货不及时等等。
比如12月19日当天的一例投诉称,其11月16日在每日优鲜购买了椰子,会员应该1小时送到,但实际3小时还没发货。联系客服仍未获得反馈后,当天就退了会员,但直到12月19日仍未收到应退的会费。
12月17日的一例投诉称,该用户12月15日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从每日优鲜购买了生鲜产品,其中一箱供港壹号纯牛奶喝出酸味、明显的变质,出现拉肚子、恶心等症状,联系客服后,客服一而再,再而三踢皮球,并没有给到处理方案。
而针对储值卡退款不及时、客服处理缓慢的投诉更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在业务突飞猛进的同时,每日优鲜显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客户体验。(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