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体 > 正文

权威解读:乐陵为何读作“lào líng”?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5-19 10:14:05
  乐陵位于山东北部,与河北交界,属黄河三角洲。但是为何读作“lào líng”?专家做出了详细解释。

  乐陵位于山东北部,与河北交界,属黄河三角洲。春秋战国时期,曾属于燕国,后又归为齐国。在乐陵,最具有历史影响的莫过于历史人物战国时期的燕国名将乐毅和乐毅所筑“乐陵城”了。

权威解读:乐陵为何读作“lào líng”?

  据文献记载,“乐陵”名称来历有3种说法:一,燕将乐毅攻齐筑“乐陵城”。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本燕将乐毅攻齐所筑,汉以为县,属平原郡,即汉大司马史高所封之邑。后魏属乐陵郡。”至民国《今县释名》皆按此说。二,《山东通志》解释“乐陵”名称取自“大阜曰陵;乐,取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义也”。三,汉桓帝刘志入继大统后,奉祖父陵为乐成陵之意,县因此得名。《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平原郡,领县十九,其中就有“乐陵县”。《太康地记》曰:乐陵国有新乐县,即此城也。周疏《寰宇记》:乐陵故城在县东十二里。《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高齐自今县东十二里乐陵故城移乐陵县理此,属乐安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乐陵县属青州。

权威解读:乐陵为何读作“lào líng”?

  《水经注·疏》曰:“汉县属平原郡,后汉因,魏属乐陵郡,晋属乐陵国,后魏为乐陵郡治。据研究者考证,乐毅在此驻防,1万余军民耗时两年筑城。因沿用于魏王时期,故称“魏王城”,遗址位于城东南25华里,据研究者考证,长720米、宽420米,周长4.75公里,南、北、东三面有残城断续相连,古城底宽20米、上面宽10米,高12米,城内建有殿台楼阁。明邑人宋磐有《汉堞秋蓬》诗,即咏此址。

  燕将乐毅与乐陵

  乐姓最早现于春秋时期,为宋国王族后裔,发源河南商丘。周宣王时,宋国国君叫宋戴公,本为子姓,其子名衎,字乐父。衎生子倾父泽,倾父泽又生子夷父须,夷父须以其祖父衎之字乐父命姓,成为乐姓,成为乐毅这一支乐姓始祖。

权威解读:乐陵为何读作“lào líng”?

  2018年,乐陵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城市竞演,乐陵竞演战队演绎“乐毅攻齐,择陵而城”历史典故

  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曰:“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又去赵适魏,自魏使燕。燕昭王任以上将,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伐齐,合纵五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为弱燕报强齐之仇,雪其先君之耻。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馀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后因燕昭王病故,太子(燕惠王)继位,齐国以反间计,使骑劫代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遂西投奔赵国。齐军以火牛大破燕军,尽復失地。

  “乐陵城”为乐毅攻齐所筑,是为战争而准备的驻军之城池,这与《山东省志》和《乐陵县志》所讲的乐陵名称是根据“大阜曰陵,乐,取四民足用,国事安乐之义”毫无关系。乐毅是战国名将,所以“乐陵”之“乐”取自乐毅之“乐”是完全可能的,而“陵”字则是指驻军所在优势位置,此城由此得名“乐陵城”。《齐民要术卷》(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记载:“乐氏枣丰肌细核,多膏肥美,为天下第一。父老相传云乐毅破齐时带来树苗所种也。”古代称之为“乐毅枣”。可见乐毅历史影响之深远。

  “乐陵”之“乐”古音解析

  上古时代“乐”读作“要”,古音“要”、“劳”叠韵,即读音“lao”与“yao”,此为“古音通假”。所以有专家认为:“战国时代,快乐的乐与音乐的乐是押韵的,后来读音分化,也不押韵了。”

  “乐”在《唐韵》读“劳”,《广韵》“伯乐一作‘博劳”。王力先生也认为,古音“乐毅”读成“lao yi”是可能的。因为“乐毅”历史久远,现代人已不知原来的读音,而对于“乐陵”这样一个地名的读音却不会改变,是因为人们在那里世代繁衍生息,地名的读音是不会误读的,“乐陵”读音“lao ling”才是正宗的读音,读音应该来自乐毅之“乐”。

权威解读:乐陵为何读作“lào líng”?

  《诗经·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中的“芼”与“乐”两字押韵,由此可推断其“乐”字读音为“yao”(见王力《汉语音韵》),同于此种读音的还有《论语·雍也》中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礼记·礼运》中的“说其所乐”,《吕氏春秋·务大》中的“然后得其所乐”,其中“乐”字皆读音“要yao”。北宋官修的韵书《广韵》把“乐”字读音定为“五教切”,即yào。南宋朱熹又把此读音标入《论语集注》,流传至今。

  《集韵》:“乐”为逆角切,音“岳”。如《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可见上古“音乐”的概念是歌舞音乐。自秦汉以来,在实际生活中“乐”成了“音乐”的省称。“喜悦”之“乐yao”,如:《诗·小雅·常棣》“宜尔家室,乐尔妻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权威解读:乐陵为何读作“lào líng”?

  “乐”又在《集韵》中“力照切”、《正韵》中“力召切,即:音“lao”。“乐”字读作上古音“lao”的,还有河北境内的乐亭,因古乐安亭得名。乐陵与乐亭两地位置接近,同属于渤海湾区域。而国内其他带有“乐”字读音为“le”的地名如:乐昌(属广东省)、乐清(属浙江省)、乐都(属青海省)、乐寿(属河北省)”,则是因非相近地域之故。

  以上说明,“乐”字在上古时代作为地名和人名的在乐陵本地读音“lao”,作为音乐和喜悦的读音“yao”,于是又存在叠音和古音通假。由于历史变迁和地域不同,“乐”字读音又演变出多种字义、字音。因此,“乐陵”之“乐”取自“乐毅”之“乐”,汉代“乐陵县”应该是沿用“乐陵城”,当地读音也应是保留了古音。

权威解读:乐陵为何读作“lào líng”?

  乐陵当地有曲目小调,其曲牌《打乐子》中的“乐”字读音为“lao”,“音乐”中的“乐”字读作“yao”,这正是“乐”字的古音,至今在北方中原一带,同样保留着这一现象。笔者曾向老师、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请教,先生认为:乐毅也许就读“lao yi”。

  作者简介

权威解读:乐陵为何读作“lào líng”?

  张法亭,乐陵市孔镇镇人。现任珠海中国书学院院长、澳门中国书学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高校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德州日报》撰文“乐陵地名读音考”,对“乐陵”地名读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

[ 责任编辑:刘天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