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届中央候补委员、文化和旅游部排名第一的副部长李群,近日兼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从李群过往履历来看,无论在临沂、青岛,还是担任山东省委宣传部长,他都对文化与历史情有独钟。
临沂是著名的沂蒙革命老区,他曾经下大力气挖掘“红色文化”;
在青岛,他加强对八大关、栈桥、回澜阁、一战遗址、名人故居等的保护;
在省宣任上,他通过挖掘齐鲁文化和山东故事,策划了几部红遍全国的电视剧。
“没有文化特色风貌的城市,是平庸的城市,也是缺乏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城市。”当年李群说给青岛的话,透露出他对文化、历史与城市关系的深刻理解。
这几天,三星堆遗址挖掘,破圈而出,成为全民热议的刷屏话题。
文物保护之所以能成为当下共鸣的话题,是因为当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时,我们更需要寻找共同的文化基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此番履新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重任在肩,责任重大。
2008年,一部反映山东人在特殊年代为求生而背井离乡,到东北拼搏的电视剧《闯关东》的开播,成了当年的“刷屏”之作,豆瓣评分至今高达9.2分。
很少有人知道,这部剧的总监制是时任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李群。
《闯关东》之后,李群又策划推出了《南下》、《沂蒙》,纪录片《齐鲁青未了》等,反响依然不错。这几部剧,成为山东影视文化的高峰。
高光时刻背后,是李群主导的山东文化体制改革。
2007年,李群一上任,就全面启动山东文化体制改革。这次改革把山东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合并,新组建了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并开启了一个“历史剧的黄金年代”,被网友称之为“山影出品,必属精品”。
李群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从担任临沂市委书记时就已展露。“王羲之故居”的修复、“孟良崮纪念馆”的、“”新四军最后军部”、“八路军115师”等修建,都是李群任上启动完成的。全国红色旅游启动大会最早也是在李群在临沂工作期间召开的。
2006年,时任临沂市委书记李群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说,“精心培植和积极推进,让‘红色文化’转化为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
报道中提到,临沂由红色文化品牌正转化成经济品牌的产品已达数百个;实施“沂蒙好风光旅游”发展战略。2005年这里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孟良崮战役遗址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仅仅体现在提高一座城市文化内涵和满足老百姓精神生活的层面,更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2020年12月,已经出任文旅部副部长的李群在出席国新办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情况时表示,“我们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很多,需要以保护为前提,努力把当地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助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在青岛任职期间,李群反复传递一个理念:加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这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青岛老城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文化传承提高了一个新的高度。
上任青岛不久的一次调研中李群就提出,八大关的美誉度也得益于规划,“我看过八大关当时的规划,容积率定为0.5,绝对不允许突破。如果在那里私搭乱建,搞一些非法建筑,那么这个景区就将不复存在。”
这其中,有几件事让青岛市民印象深刻。
第一是批示多次,让收费的栈桥回澜阁“回归”公益,免费对外开放。
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回澜阁此前的运营使用权落到了一家“有点能量”的民营企业手里。
窗台变成了商贩的“吧台”,充斥着商业气息,回澜阁红色柱子上刻满了到此一游的字样,重新补了白色腻子,每一根柱子都补得像大花脸。
市民、游客对此很有意见,多次网上“爆料”,写信向政府反映。
李群了解到回澜阁的现状后,先后16次批示、十几次过问,最终通过司法途径圆满解决,让回澜阁回归“公益”。
现在,每到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栈桥上人山人海的景象成为青岛活力的真实写照。
第二件事是成功将一批八大关私人会所收回改造成博物馆,公主楼、蝴蝶楼等已对公众开放。
位于八大关风景区的居庸关路10号的公主楼是一座拥有美丽名字的丹麦风格田园别墅,但长期被出租出去,开过饭店,当过医院。
在李群的安排下,关于公主楼的“寻根之旅”全面展开。有关部门到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市城建档案馆仔细查阅档案,走访丹麦史学家,最终揭开了公主楼的“神迷面纱”。
第三件事是一战遗址公园的保护。
青岛山炮台遗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唯一的战争遗址,但部分设施老化、陈旧,还没有配建的停车区域,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博物馆的要求。
2012年,李群前往现场调研,组织专家学者重复研究论证,决定利用好难得的遗址资源,保护、修建青岛山一战遗址公园,发挥其爱国、宣传、教育、旅游等功能。
其后,李群又几次作出批示、现场视察推动。
后来,一战遗址公园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青岛山炮台遗址公园的建成,对于提升青岛知名度、保存城市记忆,增强市民国民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传承与挖掘,在李群主政的每一座城市,都上升到了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
2002年,李群任临沂市委书记,在规划城市时,“我们请了吴良墉、周干峙等一批院士、专家为城市规划顾问,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打造新临沂。”李群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
在后来成文的规划中,专门有一节阐述“古城浮影菁华嵌缀:临沂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战略。
2016年,青岛展开新一轮规划时,李群又将历史文化的保护视为青岛市委市政府进行科学城市规划中的“重头戏。
他特别强调说:“青岛在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城区的基础上,正在编制胶济铁路沿线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力求弘扬近现代具有典型意义的青岛近现代工业文化,为创新、创意和创业、丰富文化旅游内涵留出更广阔的空间。”
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李群拓宽了所主政城市厚度和宽度。
2015年9月21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在出席“201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时,讲述了青岛历史上对外交流的几个小故事。
“青岛与‘一带一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1600年前的东晋高僧法显,经陆上丝绸之路,赴古印度寻求真经,10年之后沿海上丝绸之路,途经孟加拉湾、苏门答腊、南海、台湾海峡,最终北上登陆青岛,归国后写成《佛国记》,留下了关于‘一带一路’的珍贵历史印记。”
他进一步提到,青岛与“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还包括,公元623年唐朝在青岛胶州湾北岸设立板桥镇,开启了我国与东北亚国家海上贸易的大门,“海上丝绸之路”北线从这里起航;到了宋朝,又在此设置了北方唯一具有海关职能的“市舶司”,随后板桥镇发展成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陆续出版的《中国》一书,提出了“丝绸之路”的表述,指出青岛胶州湾这“是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一扇门户”。
当时一段时间,他在很多个场合都讲过1600年前的东晋高僧法显在青岛登陆的故事,讲到青岛跟一带一路的渊源。
而正是因为对历史的充分挖掘,让青岛成为了一带一路的“双节点”城市,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
2019年,青岛全面启动老城区申遗的工作,初步明确的申遗价值主题是:“20世纪新城的早期规划和营造实践,并初步划定遗产地范围。”
青岛通过老城区申遗,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文脉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同步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机更新,服务社会和民生,在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同时推动城市内涵的更好展示和城市品质的不断提升。
如今来看,青岛老城区申遗,需要感谢那些年对八大关、回澜阁、一战遗址、名人故居等地方的挖掘和保护,下一步同样离不开申遗主管部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
青岛和国家文物局也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
2014年1月,在时任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见证下,国家文物局与青岛市政府签署《北海基地共建协议》,双方在青岛蓝谷核心区内共建北海基地。
2018年11月6日,位于蓝谷的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正式启用,填补了我国北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国家级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的空白,与南海基地构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一南一北、双翼齐飞”的格局。
其中,中日甲午海战沉舰——“致远舰”和“经远舰”的出水文物就是在北海基地开展保护修复与考古研究等一系列工作。
我们在祝福李群履新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同时,也期待国家文物局能在青岛老城区申遗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