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这天,是父亲的诞辰,和往常一样,我将保存了三十多年的父亲的黑白照片摆上,上了三柱香,叩上三个头,为父亲端上一碗面条,算是儿子对父亲孝敬思念的一种精神释放。父亲离开人世已三十多年了,每到这天,站在父亲遗像前做完这一切时,我总是有一种久违的满足感。过了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过完,对我来说有着双重意义。
正月十五的前夜,我做了一个离奇的梦,尽管朦朦胧胧光怪陆离,但梦境里我和父亲在一起的画面却清晰深刻。
在老屋里,父亲坐在那个油漆斑驳的旧长条凳上,脸上写着愤怒的神情,指着我的鼻子声嘶力竭地吼着,骂着,我则跪在父亲跟前,恐惧地看着父亲那张可怕的脸。他似乎在训斥我不孝,不为他过生日,老辈子的规矩礼数都丢了,我畏畏缩缩地辩解着,说的话模糊不清。父亲高喊:“你还敢犟嘴!”说着抡起手掌便要打我,我猛地惊醒,出了一身冷汗,好一阵子才回过神来。
小时候,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生日是模糊不清的,因家里没有为父亲过生日的习惯,我们家上至外祖母,下至我们这些晚辈,一家人似乎从来就没有“过生日”的概念,直到父亲六十岁那年,母亲突然为父亲过了一次生日,我才知道,父亲的生日是正月十五。那是一九七五年,那时父亲已患半身不遂多年,几乎不能自理,吃饭都由母亲喂着。正月十五那天,母亲一大早起来便在灶前忙活,热气腾腾的面条下锅煮好后,切菜做汤卤,汤卤里面,多了平时难以见到的星星点点的肉片和鸡蛋花。母亲先为父亲盛上一碗,然后再给我们盛,最后一碗是留给她自己的,碗里只剩下了稀汤寡水,寥寥几根面条都能数得过来。母亲端起碗喂父亲吃面条,说了一句:“今天是你六十岁生日,吃长寿面,长命百岁。”父亲中风后,眼有点斜,嘴有点歪,吃饭十分费劲,面条不时掉下来,母亲不厌其烦,一口一口地喂着父亲,时而用手捡起掉下的面条,放到自己嘴里吃了,再继续接着喂父亲。那一刻,我看到父亲那呆滞的眼睛里,似乎噙满混浊的泪水,母亲用衣袖为父亲擦去眼泪,平静地说,多吃饭,身子才能恢复的快啊。那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原本那样诱人,又因为是父亲生日的长寿面,我们兄弟几个格外开心,可当我看到母亲为父亲擦拭泪水的那一刻,我的心情跌入冰点,嘴里的面条怎么也吞不下去了,香香的味道瞬间消失了,留下的只有苦涩。从那天起,我记住了父亲的生日,是农历的正月十五,父亲生前唯一的一次生日寿面,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是永远难以忘却的苦涩。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个离奇的梦境,也许是缘于我对父亲的思念。还有一种说法是“托梦”,逝者有未了的心愿,因此进入亲人的梦里给亲人一些暗示,尽管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一向不信这些,但这个梦却让我将信将疑,我努力回想,在梦中父亲如此严厉地指责训斥我,到底是为什么?我又是如何回答父亲的?我冥思苦想,似乎钻进牛角尖难以自拔!往事一幕幕的闪回,让我猛然想起,梦中我真诚恳切地对父亲表白:“爹,儿子永远会坚守孝道,正月十五,儿子会为您点上香火,送上您爱吃的长寿面。天堂静好,父亲千古!”这就是儿子对父亲的表达,梦中呓语。
谨以此文,纪念父亲一百零六岁诞辰。
二零二一年农历正月十五晚九时五十泣颂
作家简介
李富胜,山东威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威海市作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被中央文明委、人事部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工作者,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先后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其中由长篇小说《天边有个威海卫》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获第1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第20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广播剧《为了孩子》、《那片蓝蓝的海湾》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创作的歌曲《领航中国》(与曲波合作)入选国庆60周年演奏曲目和惟一领唱歌曲,《你和人民在一起》《甲午祭》(与曲波合作)获泰山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