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泉一带是老济南人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护城河边也是我度过了快乐童年的宝地。最近专门故地重游了一番,以此追寻那些难以忘怀的童年旧事,脑海中一幕幕闪过童年时代,那些在河边嬉戏的场景,仿佛像过电影一样,让我浮想联翩……
看野电影
所谓“野”是儿时的俗称,实际就是露天电影。每逢节假日,周边不少地方会有免费电影,也就是在某个广场、旷地或某单位院内露天放映,大部是故事片,正片前再加映新闻片。当时一般用的是单放映机,一本胶片放完后停机换另一本胶片再接着放,这时的观众最揪心,一旦放映员换片动作有点慢时,观众们尤其是孩子们就会起哄催促。
当玩伴们得知哪里演电影的消息后,便会结伴而行。遇到要门票时会使尽招数,千方百计设法看成,有时会假装人家子女尾随大人混入,有时甚至结伴爬墙翻入,还有的时候干脆在墙外看银幕反面也挺过瘾。我记得大致去过柴油机场宿舍北演马场、五中东邻省军区大院、县西巷武岳庙大院等地。黑虎泉小学就在泉池的上边,学校内也放电影,有一次是骑在黑虎泉小学的墙头上看的《列宁在十月》,看电影是最长知识的源泉了。
逮蝈蝈、捉蛐蛐
逮蝈蝈的最好时段只有暑假期间。和几个玩伴约好,备上一件引诱蝈蝈(方言叫:叫声乖子)的工具,那是用两根前圆后方的竹筷子做成,把其中一根筷子尾部用菜刀刻成搓牙状,持另一根筷子在搓牙处摩擦出类似蝈蝈的叫声,以备现场用。
至于怎么逮?还靠原始办法——耳听、眼找、手捧。
那时,有蝈蝈的地方并不太远,从护城河边琵琶桥,沿水胡同一直往南,途经半边街、所里街、司里街、棋盘街就到了省体育场。再向南沿千佛山东麓走就到了羊头峪一带。到了这里就会听到从山坡、梯田处不时传来蝈蝈的鸣声。
几个伙伴会分散包抄,慢慢靠近再寻鸣声,由于人影草动它很警觉地停止叫声。这时“引鸣器”派上用场,大家静静地不动,只发出筷子摩擦声,耐心地等待它再次鸣叫,可更进一步悄悄靠近观察,当看到它后更不能着急,尽量绕到它的背面去,慢慢靠近伸出双手快速一捧,即刻将其捉获。
不过,事倍功半的时候也很多,当你快到跟前一不小心弄出点动静,它会立刻钻入庄稼下潜逃,如果钻在酸枣枝中就别想逮了,无数尖尖的酸枣刺会让你止步。
逮住蝈蝈后怎么装好也是有技巧的,我们都是“就地取材”。一种方法是“捆绑式”。先在地里选一根玉米或高粱杆,去除两头留约一米左右,在上半部用小刀将左右两侧各去皮,露出杆瓤来,把削下的皮再劈成似韭菜宽的长条,把长条插入杆瓤下,使杆的正面上方形成一个索套,把蝈蝈头钻入套中,将长条向下勒紧它的脖子,使它牢牢趴在杆上动弹不得,逮得多就排着队绑在杆上,胜利返回时高举秸杆,看到类似糖葫芦的蝈蝈串,一个个会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
另一种方法是“软包式”。把逮到的蝈蝈包起来既简单又适用,那也是就地取材。可顺手采三片麻子叶或豆叶叠着铺起来,把蝈蝈平形放倒在叶子上,使其双腿弯屈,抓紧用叶子包起来,用叶茎沿包缠绕住即可。我多采用此法。回家后打开叶包蝈蝈完好无缺,找个旧暖水瓶皮放进去,不出一天就会缓过来开始鸣叫起来,平常可喂些丝瓜花或菜叶之类。处暑季节虽然气温高的难忍,但听到自已亲手捉到的蝈蝈鸣叫声,毫不心烦反觉悦耳。与逮蝈蝈时烈日下相比,觉得此时凉爽了许多,现在想来觉得可笑。
蛐蛐儿也是济南方言,学名叫蟋蟀。我们捉和玩都是最初级的方法,由于年龄小和经济条件差的限制,只是学着参与而已,因为玩儿蛐蛐是要花钱的。
想长见识还是入秋时节,去南门昇官街、富官街蛐蛐市上看。琳琅满目的各种蛐蛐罐就让你目不暇接,想看蛐蛐你可没资格,一看你是小孩儿肯定没钱,一旦掀开盖吓跑了你也赔不起。只好和几个玩伴们朝摊位人多的地方偎,从大人身后挤开条缝钻进去探着头,等待摊主掀开盖让买主挑时一饱眼福。
时间久了光听和瞅就知道了不少门道。蛐蛐有公母之分,品种繁多。光我知道不在咬斗蛐蛐行列的就有:棺材头、尖嘴子、油葫芦、飞禽、母子等。
雄性蟋蟀非常雄壮,从正面看去全身黑褐色,头圆胸宽脖子硬,头上长两条细长的丝状触角(俗话叫须),牙板有两只大虎牙,并有紫色黑色之分,后腿粗大有力,有两根较长的后尾(俗话叫叉),两翅图案甚是好看,就像斗士的盔甲,两翅摩擦发出“嘟嘟嘟”的叫声,甚是好听。
雄性蟋蟀好斗,购买者往往挑选个大体壮的,其实懂行者可通过蟋蟀画谱按图索骥。看多了听多了就知道了好多品种和名称。如:黑头、红头、金狮子、金翅、独须龙等。选中后先用“蛐蛐胡”(用数根老鼠胡须绑在小棍上)朝其头下嘴部戳几下,那蛐蛐在罐中定会张开牙板咬起来,单见它精神抖擞翅膀掀开,两条大腿撑起全身不断抖动,像一名斗士在寻找咬斗目标,不时摩擦翅膀发出“叫声”,既像一名勇士在挑战,又像为胜利而歌唱,每个见到此景的人们,都会为这名斗士的勇猛表现而啧啧称赞。
秋后礼拜天白天,常会约上几个要好玩伴去逮蛐蛐。事前也稍作准备,选几张结实点的纸,裁成正方形,先竖着折叠成筒型,然后将一头折成三角扣就行,会折许多纸包平形叠放,待用时取一个用嘴一吹成了筒状,装进蛐蛐后将上口向下折几下即可。如果多个装好蛐蛐的包不好拿时,干脆用带去探蛐蛐窝的铁条一个个将包串起来。
我们常去的地方有南圩子门外、桑园、北园一带田梗或沟壑。寻找方法是一听二找三挖。听声音有两种:一种是会听到正常“嘟嘟”声,另一种是“弹琴”声,在交配期还会听到如同弹棉花时发出的“翁翁”声,是雄性需要交配前向雌性发出的求偶讯息。有了经验后通过叫声基本能判断出蛐蛐个头的大小来。
找,就是在杂草丛中翻石头,这个方法简便有效。运气好时掀开大石头可能一下子蹦出好几只,这时只好选大弃小。但也有倒霉的时候,掀出蝎子、蚰蜒、(蜈蚣)长虫(蛇)是常有的事。
挖,就是听到叫声找到窝,然后先朝窝内撒泡尿,如果不见蛐蛐向外爬时,就用铁扦子挖,有时能成功有时事倍功半,挖不巧就弄死了。
逮,可是个本事活。成年人有工具——蛐蛐罩,我和玩伴们只是徒手空捂。它蹦多远你跟多远,当它停住后必须手疾眼快,双手去捧还不能太用实劲,用力过重就可能挤死,和逮蝈蝈大不相同。所以,我逮回来的蛐蛐没有一只全须全叉的,甚至还捉只“单崩”(掉一条大腿)回来。
养,也有不少讲究,我知道的不多也就不说了。我们就是寻找家中废弃物,如:破茶缸子、破茶壶、罐头瓶子之类的器皿,弄上点泥土垫底儿,就等于蛐蛐罐了。平常投几粒鲜豆粒、玉米粒之类的喂一下,有的放上只死蛐蛐大腿它也能吃掉。
斗,放学后和几个玩伴约好,各取几只比一比个头、成色,有时也咬一咬赛一下,但是没有物质奖只是荣誉奖。被咬败蛐蛐的主人也有不甘心输的,当场把那只败将放到手掌上,用另一只手拍这只手腕,猛一颠让蛐蛐抛向空中,连续几次号称“罚一罚”,然后再放回罐中与胜者再斗。有的还真见效,被颠得晕头转向的败者,会象发疯似地冲向对方,又一阵撕咬开始,既有转败为胜的,也有一败涂地的,很有意思。
在蛐蛐市上也能大开眼界,我见过真正的咬斗比赛场面。只记得比赛规则与拳击赛有点相似,按重量选参赛选手。赛前先通过有机玻璃板通道,让蛐蛐爬上一秆叫“戥子”的小称,重量以厘为单位,双方各选好同等级别“选手”后,先放入玻璃通道内,促其进入赛场。开赛前中间隔一档板,当各进入赛场后提起档板比赛开始。
观看蛐蛐咬斗比赛可用场面壮观、震撼人心来形容。众人围蹲成一个圆圈(行内人称:圈),看到赛场和赛手入列,就像在观看微型的斗兽场或拳击比赛。两名“选手”各自摆好架势寻找目标,头顶的两根细长触角在抖动,就象舞台上的将军在炫耀头上的雉鸡翎,两军相见一场厮杀开始。两对板牙相互厮咬,一时间双方混战在一起,有时滚在一齐,有时且战且退,有时边咬边叫,直杀得天昏地暗毫不留情,几十个回合下来,终于见到一只弃逃,胜者仍在紧追不舍,最终胜者展开双翅“高声鸣叫”,像英雄一般威风凛凛、显示雄姿,煞是好看。
民间玩蟋蟀有久远的传统历史,在古代是宫廷贵族们特权把玩的内容之一。随之也衍生出若干传说故事,其中济公斗蟋蟀的故事代代相传。现今,各地还有蟋蟀协会在履行着传承责任。但是,也发现各地赌的现象仍然存在,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才对。
租看小人书
小时候,普通家庭的孩子们根本也买不起课外读物,更别说当时着迷的“小人书”连环画册了,家长绝不会给孩子买这种奢侈品的。为适应当时儿童们的读书渴望,有一种商店应运而生,那就是小人书租赁店。有两种方式阅读,一种是预付押金取走书,按日结算租金;另一种是挑好想看的书,就地阅读按本计算,孩子们当然是取后一种方式啦。
看小人书是我的最爱之一。虽然当时看一本才一两分钱,可谁知这两分钱何等的珍贵!那时青少年为挣点零花钱,会去天桥、北卡子(现北大立交)一带,桥下拉套子。即:用一根绳子,在一头绑上一个铁钩,把钩挂在地排车侧面,当载满货物的地排车经过桥下,上沿时(指上坡)拉助力,拉一个上沿才挣两分钱呢!
所以,当时能花钱去租看一本小人书,也可称得上是奢侈了。千方百计攒上几分钱,约上一两个密友去书店同看一本书,被邀者那是多大的情份呀!总起来说我还是被请的多。
南门外路西就有一家小人书店,店主二十来岁,个子不高是个瘸子,就靠这个书店娶了农村的老婆,可见书店的买卖多红火。小人书一本本摆在架子上,现代版的画书很少有人问津。店里还有“二线”的藏柜,那是一些古版的武侠连环画册,什么《七侠五义》《荒江女侠》《关东大侠》等,一些侠肝义胆、破机关斩盗贼一类的内容。店主不摆在外面,主要为了防止乱翻造成损坏。有需要的,他可信手取出几套,当面任你挑选,但必须轻轻翻页,书伴们相互嘀咕着翻页挑选,当然是依掏钱者的意见为主。
挑选得当,立马就地坐在小矮条凳上认真翻阅,请客主人持书翻页,被邀者只好傍在侧面看,如三个人只好一边一个。回想起当时看小人书那个专注劲,可用精神“高度集中”形容最恰当。看书人有点想用这两分钱,恨不得把整本书都吞进肚里的渴望,如果上课听讲时,能有它二分之一的精力,肯定都能学业有成了!
藏马虎
“藏马虎”是济南方言,也就是捉迷藏或猫逮老鼠。我们玩的这种“藏马虎”可不一般,玩得是那个激烈,甚至有点破格或过火!
冬季一到,晚饭后天已经黑了下来。三三两两玩伴们集聚在邮电学校球场对面。由于天冷无法啦呱久呆,于是有人提出来藏马虎玩儿。先用“贼咬贼”(剪子、包袱、锤)逐个淘汰法,最后输者为“猫”,再选出一名信誉高者为裁判兼发令员,其他人为“鼠”设法躲藏,待“猫”外出寻“鼠”之机,能潜回原地不被捉住者为胜,被逮者取消下次参赛资格。
当时我们年龄都在十二三岁左右,身强力壮能跑能跳,躲蒇者们个个身怀“绝技”,绞尽脑汁藏身。宽厚所街的高门坎高大门很多,我们不是藏到门后,而是象“燕子李三”那样,沿门栓攀爬到大门顶上去。街上黑越越的没有路灯,“猫”者又无照明工具,很难想象在门上梁处竟有“鼠”藏在此处。当时的金家大院、江浙会馆、穆家深胡同等,都是我们轻车熟路藏过身的地方。
更有玩刺激的不藏不躲,而是故意站在十几米外,待“猫”追时就快速跑。这可不是一般地跑,短路程是沿着省民委门前的西小王府向北跑,从西口转出来沿舜井街向南,再从宽厚所街西口返回,这一圈至少三里地。我曾被“老鼠”追着从派出所门口的洪字敖街沿东小王府街南口再折回,少说也有五里地。
弹蛋
济南把弹琉璃球叫弹球或弹蛋。玩儿琉璃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这种玩具和游戏,并不局限于儿童,成年人也在游戏之列。它存在的历史,大致不晚于古代的蹴鞠。
从品种说,我曾见过很多花样精美的“弹球”。材质不单是琉璃或玻璃的,最漂亮的当属陶瓷的。其花纹犹如古代瓷器般优美,白底上有青花的、有多彩瓜瓣的、有粉彩花纹的、还有白底红圆点的,形似舶来品的东洋货,花色繁锦非常好看。当时能得到一枚,会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根本不舍得弹,只是收藏把玩。到我玩“弹蛋”的年龄时,就开始流行廉价的单色玻璃球了,后来逐渐出现内花琉璃球。现在的孩子已经不会用琉璃球“弹蛋”玩了。不同单色瓜瓣球已演变成凹盘跳棋的棋子了。
记得当年城里“弹蛋”的玩法都差不多,我们常玩儿的有以下几种。
“弹方块”。因为宽厚所街是全市少有的柏油路,为防止琉璃球蹦得太远,因地制宜在路边划一个约1x1米凵字型,缺横杠的这边是路沿。两人开始对弈,其中一人先将球摆到竖线上,另一方必须在竖线下方横线上弹击对方的球,双方无论击中与否,首先球滚出方块格者为败。这种玩法属精准度加技巧型,有时虽然击中对方,但你的球出了方块也为输,如果球同时出方块则为平局。
“钻五虎”,就是在地上挖五个洞(浅坑),将球弹击入洞。我们会找一个泥土路面的胡同去玩。五个洞的排列形状如田字格,四个角加中心,五洞的间距视场地而定,一般为一平方米左右。洞口如小碗口大不需挖太深,在五洞的直下方再竖排挖上两个起步洞,各洞编好顺序和洞号,比赛可两人或多人一起玩儿。比赛规则是,距起步洞半米处划一道杠,参赛者先用“贼咬贼”决出先后次序,然后逐人将球弹入洞中,从一号开始逐个入洞,先入中心洞者为资格者,才可弹击对方的球,被击中者为败者,胜者可将对方的球收为已有。
“追逐赛”,这种玩儿法最简单。一人或多人玩儿都行。在胡同内弹球相互追击,被击中者为败。在玩伴中还真有练就的高手,如同射击一般,几米开外站立式弹击对方的球,“叭”的清脆声正中“十环”,将对方球撞击出好远,有时能将对方的球击碎。因此,参赛者往往舍不得用好球,定位球被打时,先换上一个“疤拉球”,避免损失。
撅杏核
小时候我们会把秋天吃杏时的杏核留下来做玩儿的工具,管杏核叫杏胡。撅杏胡的玩儿法全市很普及,当时有叫弹杏胡的也有叫崩杏胡的。最常见的是二人对抗赛。每人出两枚或三枚杏胡,“贼咬贼”胜者为先撒杏胡者。二人坐或蹲在地上,将四或六枚杏胡拿在手心中撒向地面,对方拆招,留下难度大的三枚,先撒者用手拇指撅一侧杏胡,必须越过中间的杏胡叫隔“山”,击中第三枚才为胜,如误击中“山”为自杀。
还有一种玩法叫:蹲鞋底。这种玩法简单,但是投入大,一般为两人玩。每人预交十枚以上同样数量杏胡,把一只鞋翻过来底朝上(当时都穿自纳鞋底的布鞋),双方也是“贼咬贼”胜者先撒杏胡。撒前先表明要单数还是双数,一下子把所有杏胡撒向鞋底,以在鞋底上留住的杏胡为准,马上查落在鞋底上的个数,撒者猜对为胜,猜错为败。
煽洋画
何为“洋画”?就是印有图案的硬纸板小画片。小画片的起源可能来自香烟。开始人们将舶来品的香烟称为“洋烟”,最早为促销香烟,会在“哈德门”“炮台”“万寿”等香烟盒里,夹带彩色画片,有山水、有人物、有水浒故事等,吸引人们凑全人物全传,专购此品牌的香烟,故人们就将这种画片习惯称为“洋画”了。“洋画”不仅深受吸烟者们收藏的爱好,也成为孩子们的宠爱品了。久而久之引起商家灵感,就开始单纯印制连环画片了。每张为6K或12K硬板纸,版面上有几十个比烟盒小的彩色画面,家长给买回一整张后,都是沿小长方格线一一剪成小单张,就成了孩子们玩的“洋画”了。
煽洋画看似简单,但也有不少技巧和功夫。首先说“煽”,将一张洋画画面朝上平放到地面,另一人手拿自己的“洋画”向地下那张附近煽去,利用甩动胳膊带动的风力,将对方“洋画”煽翻过去才为赢。煽时必须胳膊用力。每次玩儿起来,都会忘我的弯着腰抡上数小时胳膊,可想而知胳膊都会肿了,所以说是个力气活。再说“技巧”,想取胜必须找窍门,先观察地面“洋画”的状态,看好缝隙找准角度,煽时的力度须在画片落地一剎那迸发。也有耍赖皮的,扇洋画时故意敞开怀,挥动手臂往下扇时,借助衣服扇呼的风掀翻地下的洋画。
跳房子
到了冬天,星期天上午暖暖的太阳照着大地,街上的孩子们就会聚到邮电学校球场对面墙根晒太阳,会情不自禁玩儿“挤油油”。就是背靠墙根肩并肩站成一排,大家从两边用力一块向中间挤,挤上一会儿身上就会热乎乎的。
前面曾提到,宽厚所街是全市较早的柏油路面,坚硬平整特别适合玩儿跳房子。年龄大的孩子会找来粉笔在路面上画“房子”。实际就是在地上画许多梯形格子。格子有宽有窄,越往上(前)难度越大。跳房时要准备一块像手掌大小的平整瓦片或同等大小的方木板,这个叫“瓦”。怎么跳都有严格的规则。比如一次往前跳一格或一次跳两格,只许单脚跳,不准另一只脚拨“瓦”,单脚不准压线,“瓦”不准出格或压线等,违章一条就算输了,就会被换下来。
大龄孩子弹跳能力平衡力都好,能持久单腿独立在格内,使脚下的“瓦”片准确地听从驱动。一般每往前跳一格最好能让“瓦”准确落在上一格的前沿边不压线,这样单脚才可蹦入上一格站稳,如果用力小了“瓦”落在格子下沿,当蹦入上格时,可同时踢跳将瓦带入上格,但同时单脚跳入上格时不能踩线。所以,有了这些难度大的规定后,跳房的人瞎的很快,(失败率高)换人就很快,大家不会冻着等太久。
参赛者非常认真,相互裁判严明,有一条犯规立即下场不留情面,没有主客场之争的麻烦。数九寒冬跳得大家满头大汗,远远看去一个个头上热气腾腾、活力四射。少年时我的弹跳力好,自认为和跳房子锻炼有关。
摔瓦屋
“摔瓦屋”是济南南门一带的土话,实际上是活泥巴的一种玩法。
从宽厚所街中段,向南有条通南马道的活胡同,这条胡同没名,路西只有一个门,院内住有徐延年一家,因此街坊们管这里叫“独门巷”。从这里出得南口即是老城墙。城墙的土是纯黄土,土产店就取这里的黄土卖给盖房子的,这里的黄土粘性很强。
夏天的雨后路面湿露露的,不能玩别的,年龄大点的孩子索性约着去城墙挖些湿土,在我们常集中的地方玩“摔瓦屋”比赛,可两人或多人参赛。
大家个个赤着脚,从城墙上扒土双手捧到柏油路边,和上水活成泥巴团,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反复用力在柏油地上摔打到光滑不夹生,再把活好的泥块摔打成四方形,然后用双手拇指在方泥块中心转着圈往下压,让泥块中心扩大成一个内圆平底的“碗”形,底部压的越薄越好,然后在底部抹上唾沫,一个外方内圆的“瓦屋”就做好了。比赛时,将“瓦屋”单手高高举起,口朝下使劲向地面上扣摔,只听得“砰”的一声响,底部被震出一个大洞,这时让参赛的对手,为你补上洞底缺失的泥巴,谁的瓦屋摔的响,谁的洞大补的泥巴多,谁就为胜者。胜者的泥巴团会越来越大,玩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可以一传二、二传三的都参与进来。当玩累了不“摔瓦屋”了,大点的孩子会用泥巴捏成小狗小老鼠等各种动物。现在回想起来,这就是泥塑的雏形。当时如果有成人引导,弄不巧也会出个雕塑能人哩!
近期回游故里,走过每一个熟悉的地方,仍怀念黑虎泉边南门一带的玩伴们,留恋那些聚在一起,玩儿出花来的丰富多彩的游戏,回顾那一幕幕生动的场景,追忆童年少年时代的踪迹,仍会向往那纯真无瑕的童年时代。(王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