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国际公共艺术研究成果发布暨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大学主办,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公共艺术专委会、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共同承办。研讨会的主题是“地方重塑与艺术创新”。邀请来自中国美协、国际公共艺术协会、国际双年展协会、米兰市文化博物馆、南非人文学部部长协会、新西兰奥克兰当代艺术基金会以及上海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英国普利茅斯艺术学院、巴黎第八大学、尼日利亚大学、南非开普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和高校的领军人物、重要学者、策展人、艺术家从公共艺术创新探索、公共艺术的社会作用、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研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潘鲁生以《公共艺术在中国》为题,从五个方面展开发言。他认为,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不仅在于公共空间里艺术的表达与审美交流,更体现了中国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以及相关联的城乡生活变迁、智慧城市建设和国民的公共意识发展。透过中国的公共艺术,可以理解文化的中国、艺术的中国、公共精神不断建构发展的中国。
潘鲁生认为,中国当代的公共艺术在国家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公众文化思想繁荣的过程中兴起,并主要围绕城市雕塑展开了一系列立法探索。如今,公共艺术从根本上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了实践发展的制度基础。当下,中国的公共艺术进一步发展,在构建日常生活美学、带动属地资源盘活、促进历史街区改造、倡导城乡互动、带动人口回流乡村等方面,体现了积极成效。
潘鲁生以传统民俗节会为例,提出公共艺术在激活社会传统文化资源方面的重要意义。集体的文化记忆回到现实生活,实现文化的传承和认同的维系,是文化仪式活动作为公共艺术在中国发展的鲜明特点。同时,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融入社区文化建设,发挥了改造社区环境、改善社群关系、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增进沟通协作以及普及艺术教育等作用,成为推动公共政策与机制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
潘鲁生认为,公共艺术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提出柔性的、艺术化的解决思路。中国的公共艺术实践,进一步向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发展,致力培养公众主动去关心公共事务、参与公共生活、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平衡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建立信任与合作,自发追求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标的实现,从而提升全民公共意识。同时,潘鲁生提出,伴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长期以来在公共教育、文化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艺术院校面向社会需求,探索公共艺术教育走向社会、走向公众,发挥了社会美育的积极作用。
潘鲁生认为,公共艺术不只是纯粹的艺术建构,更是系统的社会文化实践。面对数字化、信息化驱动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城乡发展的新的趋势,公共艺术在中国,将是基于普通人日常生活、公众普遍参与、富有时代气息的公共文化艺术,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来源:潘鲁生民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