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我心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宝岛,更像东方的诺亚方舟,行驶在永远波浪滚滚的那片海域。
因为从小在母亲口中得知,那儿有我的一个神秘的亲戚——她的姐姐,我的大姨。后来才知道,那里有我家,我们海峡两岸许许多多的家,都曾寄托着的家国情怀,都共同经历着的那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大洋上的那些小岛撒在太平洋的左下角,似珍珠串串,台湾就是其中那颗最大的瑰丽。
远古以来的台湾是岛民杂居的蛮荒之地,至大航海时代才开启了她的创世纪。百年的中国近代史与台湾休戚相关,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与台湾血脉相依。不论是荷兰的占领,还是日寇的占据,不论是郑成功的驱逐,还是两蒋的插旗,台湾更像一个在荒野中踽行的小姑娘,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品味,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在漫长岁月的打磨里,她一步步地走向成熟,竟然释放着那么悠长的青春期。
台北、基隆、花莲、嘉义、台南、南投、高雄、鹅銮鼻......这些熟悉的地名传达着那些曾经的气息。从阿里山到忠孝路要走过多少文化背景,从草山到阳明山走过了多少心里的距离。美丽的宝岛啊,这里有“二二八”的不堪回首,也有“亚洲四小龙”的自强崛起;有澎湖湾天然的婉约,也有太鲁阁人造的壮迹;有日月潭中绍族渐沉的祖穴,也有阿里山上邹族依然的古居;有台南孔庙传承文脉的书香,也有海上绿岛耐人寻味的遗迹;有三毛、琼瑶传递的永远的青春浪漫,也有邓丽君、罗大佑的影响几代人的心曲;有曾仕强、龙应台的文化坚守,也有余光中、白先勇的文人思绪。
我多次来过台北,却总是匆匆的步履。至这次在台北举办个人画展,才有了一次亲密接触的机遇。领略亲情,与大姨的后人团聚,以文会友,与艺术圈中的高贤对语,在这富饶多姿的环境里,能细细品味像阿里山茶般的闲适生活,也可探寻台湾小吃那舌尖上的情趣。这里有眼前美不胜收的佳境,更有心中那片永远的碧绿。这里有温文尔雅的百姓,更有我们曾经、曾经的过去。
恍然相识,如老友,梦里、梦里见过你。
(文/孔维克,来源:诗画声1)
艺术家简介
孔维克,全国政协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六、七届、八届理事,民革中央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世界孔子后裔联谊会副会长。中国美协第六、七、八、九届理事,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及人物画高研班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民革中央画院院长。
民革山东省委第十二、十三届副主委,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届副主席,山东省公安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山东画院名誉院长。为一级教授(二级岗),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高评委,山东智库专家,山东省决策委员会委员。
他擅长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和研究,工笔写意皆能。注重将传统文化的底蕴融入其中国画创作中,并探索笔墨语言的现代转型。孔维克长期进行着以现代审美的视角将书法构成与传统笔墨相对接的研习,推出了大量有着强烈个性化印记的古典人物画作品。代表作有:《杏坛讲学》《孔子周游列国图》《心学宗师王阳明》《孔子与四配》《日本遣唐使》《一山一水一圣人》等。
近年来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宏大主题的创作,致力于对现代写实人物画的研究及当代性的学术推进,创作了一批扛鼎之作,为画坛所瞩目。代表作有:《公车上书》《孙中山先生在青岛》《王尽美与邓恩铭》《抗战老兵》《国学大家张伯驹》《何香凝肖像》《咱与国旗合个影》《中国人民解放军驰援武汉》《沂蒙山下识字班》《雪野大川进行曲》《北上》等。
孔维克作品多次参加大型全国美展、签约“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美术创作工程”“一带一路世界美术创作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