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王兆立:中秋望月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9-14 13:58:36
听新闻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谁也说不清,与人类相距近40万公里的皎洁明月,究竟何时初照人间。

但每逢中秋,月光总是带着至美的柔情,欣然洒落在人间的每一个角落,亘古不变,从未失约。

中秋的夜晚,当你徜徉在这如水的月光里,仿佛洗去了尘世的疲惫与浮华。寻一处幽静之地,静静凝望遥远深邃而又近在咫尺的那轮明月,心中顿生无尽的沉思与遐想。

从古至今,那一轮高悬天际的中秋明月,给人们带来多少古老的神秘?嫦娥奔月难道只是个美丽的传说?捣药的玉兔为什么总是忙个不停?伐桂的吴刚是否也也该放下斧头休息休息?而李白、苏轼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句,又承载了多少文人墨客抒发不尽的情思?月,似乎总是这样,承载着千年的诗意与浪漫,也触动着人们心中的柔软,而在柔软深处,每个人也都装着不一样的中秋明月。

小时候的中秋明月,也许就是那块脆皮的五仁月饼。当夜幕悄然降临,那一轮明月从东方缓缓升起,月光洒向大地,给世间万物披上了一层银白色的轻纱。在温柔的月色中,山川、河流、田野,都变得如梦如幻,宁静优美。月光洒在庭院,桂花树影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又神秘的传说。人们围桌而坐,欣赏着这梦幻般的光影,听着老人们关于月亮的故事,品尝着月饼的味道,也感受着生活的乐趣。那老式的五仁月饼,虽然没有今天的花样繁多和华丽包装,但从里到外都是那么朴素实诚,更没有今天添加剂等质量方面的许多顾虑。月饼的包装是一张油纸,简单、原始而又传统。月饼的外表尽显古朴,金黄色的脆皮带着花纹、泛着微微的油光,犹如沉淀下来的岁月之光,像是古老技艺的传承印记。月饼馅料里晶莹剔透的冰糖宛如细碎的宝石,杏仁、桃仁、芝麻仁、瓜子仁和橄榄仁,每一种果仁都绽放着不一样的颜色,散发着各具特色的香气,五种果仁相聚一起,又形成一种特殊的口感,让人感受到饱满的诚意和传统的味道。月满人团圆,饼香五仁甜,那一口老式五仁月饼,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也充满家的味道,这些都已融入到醉美的月光里,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长大后的中秋明月,就是一份浓浓的思念和乡愁。明月在,人不再,曾经的孩子们长大后纷纷离开了家门外出闯世界,全家人共赏明月的场景也就成了只能装在心里的过去,此后的每一个中秋,这轮圆月就成了一份浓浓的思念,成为一种期盼和挂牵。对于老人们来说,这个节日总希望远行的游子能够归来,一轮圆月下续写一家人团圆的故事,但他们知道,孩子们心里也装着家国情怀,也有许多的无奈,于是,他们只能遥望明月默默的祈祷,让月光给孩子们带去那份思念和祝福的信息。对于游子们来说,这中秋明月既是一种思念也是一份乡愁,他们漂泊在异乡,为了梦想和生活忙碌奔波,在这团圆的日子里,也只能一轮明月遥寄相思。天空中的月亮,就是家乡不变的模样,异乡床前的月光,就是父母关爱的目光,中秋明月永远是故乡的方向。

今天,中秋明月更是一种深深的感悟。世事无常,月有升亦有落,有阴晴也有圆缺,就如同我们的生活,有高兴与痛苦,有分别和失落。但正如月亮落下后还会再升起,残缺后还会圆起来,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心中的那束光,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管生活节奏怎么加快,当那轮明月升起的时候,让我们短暂停下匆忙的脚步,举头望月,低头沉思,真正放下浮躁,抛弃烦恼,感受岁月的宁静与美好,因为,中秋明月不仅仅是天上的一轮圆月,也永远是我们心中不变的情怀与寄托。

中秋望月月更明、心更亮,愿每个人的心,都高悬一轮明月,让心中的月光,照亮人生的旅程。

(文/王兆立)

作者简介

王兆立:中秋望月

王兆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威海市直部门。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国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众日报》、《歌曲》杂志、《时代文学》等发表诗歌、散文、歌曲等不同体裁文学作品500多篇(首),编辑出版40万字专辑。有多篇(首)作品在省以上青少年朗读大赛中作为推荐篇目被广泛诵读。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