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听雷锋的战友说雷锋③丨雷锋的战友冷宽中将说雷锋人生三步曲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8-14 10:02:00
听新闻

听雷锋的战友说雷锋③丨雷锋的战友冷宽中将说雷锋人生三步曲

冷宽中将说:会议让我讲讲怎么学雷锋,我就按照命题即席讲一讲。我们这么多年学雷锋我有一个体会,就是学雷锋就要知雷锋,你要知道雷锋是个什么样的人,雷锋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了解了雷锋,才能够深刻地认知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核心要义,才能深刻地理解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内涵与外延,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习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如果学雷锋却对雷锋都不了解,那么学雷锋就容易流于一种形式、一种口号。

所以,我作为和雷锋同年代走过来的人,就把我对雷锋了解的一点情况与大家做个交流。我就说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说一说雷锋人生三步曲,让大家对雷锋的人生过程有一个总体概念和认知;二是说一说雷锋给我们留下的“十件宝”;三是说一说雷锋在我们心目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四是说一说学雷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

先说雷锋人生三步曲。

雷锋,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62年8月15在抚顺市因公殉职,时年22岁。虽然雷锋的生命很短暂,但是雷锋的一生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雷锋一生可以说三步曲,分三步走。

第一步就是他在农村当农民阶段,一共是将近18年。在这18年当中,有9年是在旧社会走过的,有9年是在新中国的怀抱里生活的。雷锋在新中国的农村当中,当过公务员、开过拖拉机,是望城县的第一个拖拉机手,参加过望城县青年积极分子大会。这18年是雷锋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雷锋精神开始形成的一个过程。在这个阶段里,雷锋有很多闪光点,特别是他18岁的时候写过一篇日记,大家现在看《雷锋日记》里面的第一篇日记(1958年6月7日),就是著名的雷锋“七问”:“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这就是雷锋不到18周岁的时候,对人生奉献精神的深刻思考。这一阶段是他的人生起步阶段。

第二步就是他在鞍钢当工人的阶段。雷锋是1958年11月15号到鞍钢当工人的,截至1960年1月8日入伍,雷锋有将近14个月在工业战线上当工人。这个阶段,雷锋进步得非常快,他曾经参加了鞍山市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这是雷锋的淬火阶段,也是雷锋精神初步形成的阶段。

第三步就是他在部队当战士的阶段。雷锋从1960年1月8日入伍到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将近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这是雷锋精神最后形成的阶段,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为了大家更好地了解雷锋的人生成长过程、雷锋精神的形成过程,可以看一套书——《雷锋人生三步曲》,第一本是《望城起步》,描写雷锋从出生到去鞍钢之前在湖南家乡的生活,由年近八旬的冯健女士编写。冯健是雷锋平生第一个学习的偶像,与雷锋亲如姐弟。她因在养猪工作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过毛主席的三次接见。冯健退休后,全身心传播雷锋文化。她写的关于雷锋的书籍,史料翔实,文字朴实,既尊重历史又感动人心。第二本是《工人雷锋》,描写雷锋在鞍钢工作期间的感人事迹,由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政协原副主席张惠双同志执笔。第三本是《战士雷锋》,反映雷锋在部队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由沈阳军区离休干部陈广生和沈阳军区创作室原主任胡世宗联合执笔。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看一看,以便更好地了解雷锋。

听雷锋的战友说雷锋③丨雷锋的战友冷宽中将说雷锋人生三步曲

(来源:美篇号@荒野隐逸)

作者简介

听雷锋的战友说雷锋③丨雷锋的战友冷宽中将说雷锋人生三步曲

孙云早,笔名荒野隐逸、行者思虑、山野隐逸;男,汉族,1958年12月出生,祖籍平度市,出生地青岛市;在青岛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至莱阳市团旺镇,1978年考入大学并于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获西安公路学院工学士学位,1998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毕业,2014年12月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研究生肄业。

在44年工龄中,作为交通行业公务人员20年,2003年12月获批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职称;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20年,辗转5所高校。出版专著多部,发表专业论文及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章诸多,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奖项、记二等功多次等荣誉称号。

目前,仍有多个社会兼职。至今,一如既往秉持“待人真诚待堪称真诚之人、用心做事做值得用心之事”原则,继续放大着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