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去山东美术馆看了“何以燎原——‘山东风土人情油画’文献研究展”。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展览,展出的是40年前“山东风土人情油画展”的馆藏品和新世纪山东油画家的代表性作品。一一看完,我对山东油画创作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在各种艺术思潮风起云涌的20世纪80年代,山东的油画家们按捺不住创作激情,摩拳擦掌,首先达成了要“把山东油画搞上去”的共识,决定成立山东油画研究会,继而进一步探讨如何才能打响至关重要的第一枪,经过多方磋商与修订,最后决定将“风土人情展”作为学会的首展。展览得到了吴作人、王朝闻、华君武、沈鹏、杜键、邵大箴、叶朗等诸多权威艺术家、理论家的广泛关注与深度指导,历经济南展、晋京展、全国巡回展、国际巡回展的洗练,使得“山东油画”作为一个集合概念,发出了声音,展示了形象。这是山东油画家们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现在觉得“风土人情展”可能很平常,但在当年却是一个大突破。当年全国范围流行伤痕主题,比如伤痕小说,伤痕美术。四川油画家罗中立、何多苓、高小华等的代表性作品《父亲》《春风已经苏醒》《为什么》等已经引领风骚。而山东的油画家们,觉得生活里不能全是伤痕,伤痕之外还有暖色的东西、温馨的东西。比如齐鲁大地上的风土人情,而风土人情是永恒的文化记忆。诚如油画家孔新苗所言,想让山东的美术有自己的形象,就得找自己的文脉。别人画伤痕美术,我们会追问,为什么有伤痕?因为不尊重文脉,社会缺什么,我们就画什么。这也是这次回顾展的价值所在,未来想要什么,就从历史上找什么。孔新苗先生所言极是,抚摸、暴露、咀嚼“伤痕”,展示人格的扭曲,人性的丧失,固然很重要,但是寻找造成“伤痕”的根源,挖掘民间日常的美好,同样重要,而且美好人性,公序良俗,才是生活的底色和根脉,是治愈“伤痕”的特效药。当年前辈迈出的尽管是一小步,却是关键的一步。
“风土人情展”业已成为山东油画发展史乃至山东现当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标志与符号。它不仅是组织了几场美术展览,更是一种眼界、一种胆略、一种智慧、一种宣示、一种传承。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自“风土人情展”始,立足齐鲁、深入生活、关注现实,成了山东油画发展的立足点和创作特点,成了山东油画创作的灵魂和基因。
“风土人情展”培养、锻炼、推出了一批青年才俊,如白仁海、陈国力、闫平、王克举、王力克、王衍成等取得优异成绩的油画家,他们当时是以青年画家、在校学生的身份参加相关活动的。在展览现场,我碰到了《织网女》《开山者》《亲家母》的作者王玉萍老师,她说当时自己21岁,老师领着他们到胶东半岛去写生,住在老百姓家里,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画速写,也不知道累。看着自己的作品,王老师说,还是很稚嫩,但是再也画不出来了。王玉萍后来成了油画老师,她一直像当年老师教她一样教自己的学生,就是要深入生活,要多画速写,走正路。“学费要自己出,汗水、泪水都是学费,弯路也是学费。艺术门徒每一分钟都得投入。”王玉萍说。
“风土人情展”的作品,尽管有的还显得青涩,但是很清澈,难以掩饰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青年人的印记,那是青春的记忆。这次展览,第二部分主要展出的是新世纪前后山东油画家坚持“风土人情展”指向、受到“风土人情展”影响的29幅相关作品;第三部分主要展出新时代以来的山东青年油画家与“风土人情展”精神遥相呼应、一脉相承的优秀作品34幅。山东油画的脚印,就镶嵌在这三个部分里。
走出美术馆,我脑海里抹不去的是一个画面:40年前,王玉萍的画因为没有达到要求,一个人到画室里,一边流泪,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画。这就是当年油画专业学生的状态,他们有一股追求艺术的执拗劲儿,那种单纯,那种安静,不浮躁,真让人羡慕。我盯着王玉萍消失在人流中的身影,默默地祝福她和她手把手教的学生。
何以燎原?薪火相传。期待山东的美术家扎根文化沃土,到人民中间去,放大自己的视野,像前辈那样,做到笔笔分明,笔笔到家,画出更多更好的正大雄浑、灵秀慧智的作品。希望年轻的油画家,点燃青春年华,让自己的视觉叙事发出夺目的光彩。
(文/逄春阶,来源:大众日报)
作家简介
逄春阶,山东安丘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大众报业集团培训委员会总监、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长篇小说,《芝镇说》,报告文学《家住黄河滩》《国家使命》《一个人的桃花岛》,文艺评论集《人间星话》等出版。《坟上葵花开》获得老舍散文奖。在大众日报开设文艺评论专栏“小逄观星”20年,每周一篇。曾四次获得山东省新闻名专栏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