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的北窗外,有一处井台。之所以称之为井台,是因为它与卧室并不相通,不可与阳台并论。当初建房时,应该是想放置空调外机,四围有一米高的墙体遮挡,不影响房屋的整体美观。等到装修时,家里用的是中央空调,所以这井台便闲置着,且渐渐被遗忘了。
偶尔,我出门前化妆时,会坐到北窗下,因为北窗的光线比较柔和。也偶尔立在窗前,瞥见井台里有些碎石、几根蒿草以及常年积尘而滋生的绿苔。它们聚集在有出水口又相对低的一角。每次瞥见,都会在心里计划:哪天让工人从窗口跳下去,把井台彻底清扫一下。又因为这井台无碍观瞻,所以迟迟未安排清理。
前几日连续下了几天雨。周六那天,小儿写完作业,想让我陪他去城里的商场转转。我便又坐到北窗下化个淡妆。因为急于出发,小儿过来催我。他立在北窗下看雨,忽然惊呼:妈妈,快看,你这儿有一片微型的亚马逊雨林!我起身与他同赏:那被雨水浸泡后,绿盈盈膨胀起来的绿苔,仿佛连绵起伏的群山。那几棵直立的蒿草,就仿佛丛林里的参天大树。被雨水冲刷得特别干净的黄褐色细石子,沿着群山形成海岸。在雨里荡漾的积水与微波,像极了雨林外的一片汪洋。
小儿兴奋地向我描述着:那漂浮着的小木棒,仿佛大海里的游轮。拱起的水泥块,正是大海里的岛屿。我沿着他的思路去想象,果然生动无限。
在这个阴雨绵绵的周六,小儿惊喜着他眼里的亚马逊雨林。我则欣喜于孩子眼里的画面,并坚信眼里有诗画的孩子,会有更充实的未来。
昨晚和小儿散步去商业街,他想去超市买一些零食,而我也正打算买些茶点。可惜已过了九点半,超市打烊了,我们便原路蹓跶着回家。
走过公交车站,忽然被一阵甜香猛袭,立住了,寻香。眼前高大的香樟树上,瀑布般地垂挂着袅袅娜娜的风车茉莉。一瀑的花香直泻下来,在光影迷离的夜色里随风荡漾。路灯、车灯、门店的霓虹灯杂揉着,反射在花瀑上,原来细密的白色间绿的茉莉花,居然时而玫红,时而宝蓝,时而萤绿地在云间闪烁,美得奇幻,香得沉醉。
我们在花瀑下立了许久,原本想找到这株风车茉莉的扎根之处,无奈夜色深重,树下的重影太暗,便放弃了。再次仰首张望时,圆月居然从云层里踱出来,我们同时举起手机,想拍下这美妙的一瞬。可惜手机永远拍不出我们眼里看到的绝美。
母子俩喜滋滋地回家。一路上,被这偶遇的美境感动着。小儿说:我猜你又要写文章了。我说:你也可以写诗。
朗月照着我们的背影,清风拂过幽谧的石径,有蛙声在不远处的池塘里起伏。此夜,如诗若画。
其实,在那些闪着金光的清晨,读片片绿叶上升腾的露气;在那些弥漫着清香的黄昏,静静地看池塘里或飞或停的蜻蜓。雾里看花、雨中听蕉、霜前品菊、雪后观梅,世间的美,永不疲倦地演绎着,日新夜魅,只待我们驻足。
我从十几岁就尝试用文字记录美好,几十年来,从不间断,也从未重复。后来,便将这些文字书写下来,用小楷,用小行书,长长短短地摘抄,或裱成册页,或制成镜片。这些记录,是时光的碎片。
书写着,诵读着。此生,便在这时光的碎片里美美地徜徉。
(文/韦斯琴)
作者简介
韦斯琴,1966年生于安徽芜湖,中国书协理事、女书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协副主席,安徽省文史馆馆员,一级美术师,芜湖书画院专职书画家。199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其书法作品曾获“第二届兰亭奖”一等奖、“首届全国行书展”提名奖、第六届全国书法展“全国奖”、全国首届扇面书法展二等奖、第八届中青年书法展三等奖。其散文集《六月无痕》获“第五届安徽文学奖”;散文集《让我慢慢地靠近你》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出版有书画集《云为诗留》和散文集《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