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间文化论坛》创刊 40 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昕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开幕式、嘉宾代表发言、大会发言及分论坛等版块组成。会上,还为编委会委员颁发聘书,并举行了《<民间文化论坛>40年精选集》新书发布仪式,与会专家就《民间文化论坛》学术历程以及民间文化相关学科建设、研究主题等展开深入研讨。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荣书琴主持。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以“民间文化的使命”为题发言。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摄影:吴京男)
以下为发言全文:
《民间文化论坛》创刊四十余年了。四十年,对于人生来说,是经过了磨练、不再迷惑的阶段;对于树木而言,也是挺拔参天、岁物丰成的时期;就一本学术刊物来看,更是经历了探索、见证了坚守、实现了发展的不寻常的历程。1982年创刊以来,从《民间文学论坛》《民间文化》到《民间文化论坛》,经历了研究范围拓展、研究方法深化、研究内容丰富和充实、研究影响不断扩大的过程;见证了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等学科建设不断完善的历程;也参与了从民间文学搜集研究、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的发展进程。
可以说,《民间文化论坛》杂志的四十年,不仅是一部学术刊物的成长史、发展史,更是中国民间文化相关学科建设发展、研究队伍传承接续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民间文化学术思想演进的缩影,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学术立会”传统的深入实践。《民间文化论坛》杂志的四十年,尤其体现了四点核心内涵:
第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民间文化论坛》的“民间”,是历史研究中,相对于宫廷庙堂与文人精英的“民间”;是面向现实时,来自生活、源于乡土、来自最广大人民的“民间”。四十多年来,刊物坚持文化的“人民”主体性,一是持续关注发掘、研究和阐释人民的文化创造,因此,不只是从文字、典籍和文物珍宝中认识中华文明,更在于通过口传的歌谣、日常的劳作、乡村的生活去理解中国文化的创造性。二是始终将人民作为文化精神的源头,《民间文化论坛》四十年办刊理念中贯穿的正是对人民文化精神的阐释与传播。三是服务人民的根本目标,关于民间文化的研究成果,来自生活,回馈生活,服务千千万万劳动者、创作者是根本目的。
第二是坚持“关注生活”的学术视野。民间文化范围广泛,包括学科专业意义上的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文化等,也涉及具体的物质形态、仪式活动和无形的工艺经验、文化记忆、价值认同、情感联系等,是生活世界的综合呈现。《民间文化论坛》在办刊过程中体现了鲜活的生活视野,不只是将传统的民间文化作为历史的知识体系来建构,更是作为发展的生活现实来认识;也并非将研究的方向单纯指向过去,更是面对当下现实,并前瞻未来。在民间文学、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等研究中,均呈现出鲜明的“生活”出发点,并因此吸收了人类学等研究方法,不以单纯的研究对象为中心,而是关注整体性的文化生态、文化语境、创作者和受众的共同体,从生活的整体出发进行研究和阐释。关于民间文化的研究和交流,在于以学术之心,服务和建构发展中的生活现实。
第三是坚持“田野作业”的研究方法。从民间文学领域统合了“采风”“采录”“整理”“研究”等田野作业方法,到民间工艺中对于田野调查、记录整理的科学的方法体系建设,以及民俗学研究从“以事象为中心”的田野作业进一步向信息传媒发展中的“网络民族志”拓展,《民间文化论坛》以及中国民协团结广大专家开展的一系列学术研究与文化活动,都坚持并不断完善和深化“田野作业”的学术范式,将研究的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将学术研究的根深植在中国的城乡土地中。一方面,这是由民间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关于文化的研究要放到生产、生活的背景中去,要充分理解人们的生活日常与精神世界,田野作业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所在。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民间文艺研究的学术传统的使然,从“歌谣学运动”到三大“集成”的编辑出版,以及当前中国民间文艺“两大工程”的推进实施,从田野中来,是我们在文化转型与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认识传统、传承文化的必由之路。相信“田野作业”的学术范式还将支持《民间文化论坛》这本学术刊物形成更多、更扎实、更有深远意义的学术成果。
第四是坚持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话语。民间文化是情感的纽带,是思想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生活世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民间文化论坛》在学术导向上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包括阐释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分析共同体观念及话语体系的构成,把握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机制,阐述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观、价值观、审美观等,通过个案研究与宏观阐释,从民间文化的研究与实践意义上深化和夯实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民协秉承“学术立会”的传统,《民间文化论坛》作为学术刊物也具有立言、立人、立心的使命,重视民间文化的作用,深入开展研究阐释与交流传播,服务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将发挥长远的作用。
新时代新征程,希望《民间文化论坛》杂志,继续发扬中国民协的优秀传统,践行时代使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内容质量和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专家团聚和学术引领能力,进一步发展编辑策划与把关能力,进一步强化出版服务能力,立足中国实际,回应现实关切,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围绕民间文化发展,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四十年是一段坚实的历程,《民间文化论坛》一路走来,践行民间文化使命,成果丰硕!四十年是再出发的起点,《民间文化论坛》前景广阔,还将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来源: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