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号称泉城,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名泉七十二,小泉数不清。众泉汇流而成天然湖泊大明湖,成为举世罕见、全球最大的泉水湖,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素有“泉城明珠”之美誉。
在百花洲北面,有一座高大的牌坊,朱红色门柱,飞檐起脊,三阶错落,上覆黄色琉璃瓦,匾额上书“大明湖”三个鎏金大字,这里便是大明湖南门。奇怪的是大明湖的“明”日字旁多了一笔,有个眼尖的小朋友惊奇地发现了这个错别字。导游小姐笑着说,大家注意到没有,趵突泉碑上的突字少了一点,随着泉水流到这里来了,引发大家一片会心的笑声。有较真的游客说,这是清代书法家为避文字狱而有意将明朝的“明”字多写一横,听起来也不无道理。写家手下无错字,实际上,这是明的异体字。
大明湖牌坊
在牌坊两侧,各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东面是珍珠泉群经百花洲汇流而来,西边是濯缨泉、芙蓉泉等泉群经曲水亭汇入大明湖。湖西还与趵突泉、五龙潭、黑虎泉之水通过护城河相连。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东、北两面则湖。”古时的大明湖比现在大得多,北至鹊山,东至华山,湖水相连,平吞济泺。李白游鹊山、华山就是乘船往返,在诗中写到“湖阔数十里,湖光摇碧山。”“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后来修筑城墙,开挖小清河,湖水下泄始成城中湖。
牌坊北面有一个码头,两岸柳浪垂荫,有几艘游艇、画舫泊在那里,可以从此登船游湖。码头两边是大片的荷花,荷叶田田,亭亭玉立,像撑开的小伞,碧绿如玉。如果夏天来,荷花盛开,或红或白,交相辉映,宛若仙子下凡,婀娜多姿,圣洁高雅。金末元初文坛盟主元好问曾赋《临江仙》词赞曰:“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不知当年李清照游湖时,是否在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在北岸的藕神祠里,供奉的女神就是李清照。
码头东北有个湖心岛,岛上有座历下亭,红柱青瓦,八角重檐,凌空欲飞,亭额上的三个红底金字“历下亭”是乾隆皇帝御笔。附近的御碑亭刻有乾隆《大明湖题》诗:“芳洲城郭里,亭榭画图间。杜句已称古,春游偶趁闲。”这里的杜句,指的是杜甫游大明湖的诗句。唐天宝四年,诗圣杜甫和北海太守李邕,曾于亭内宴饮,杜甫即席吟诵《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一首,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名句。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将其题写在历下亭门两侧作楹联,字迹雄浑苍劲,可谓珠联璧合。
历下亭
码头西面有座遐园,遐园西侧有座稼轩祠,大门上方的匾额“辛稼轩纪念祠”为陈毅元帅所题。院内竹影移墙,榴花溢丹。穿过第二院落,北有正厅三间,楹柱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为郭沫若先生题书。厅内正中为辛弃疾铜像,四壁挂其生平事迹。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青年时代发动抗金起义,曾在万军之中勇擒叛将张安国。历任滁州、江陵、南昌、福州、绍兴、镇江等地知州、知府及湖南、江西、福建、浙东安抚使,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和南宋词坛领袖。词风豪放,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二安”,有“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之美誉。
穿越玉函桥、龙泉池和鸳鸯亭,来到大明湖西北岸,迎面有座铁公祠。祠堂居庭院东北隅,面阔三间,祠内供铁铉铜像。铁铉曾任明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建文二年,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发兵南下,铁铉固守济南宁死不降,后人为表其“忠烈”建祠祀之。整个院落由曲廊相围,在西廊洞门两侧,镶嵌着由山东学政、探花刘凤诰赋联,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在此宴饮即兴题写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成为形容济南风貌的名联佳句。
一城山色半城湖
在祠堂西南隅,有座小沧浪亭。其亭半浸湖中,歇山飞檐,外设围廊坐栏。刘鹗曾在《老残游记》中描绘此处景色:“到了铁公祠前,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景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佛山倒影”遂成明湖八景之一。抬头远眺,隐约发现佛慧山、千佛山山体就像一尊天然大佛横亘在那里,可惜中间有几座高楼遮挡了视线,佛山倒影已难得一见。
佛山倒影
在大明湖北岸高台上,有座崔嵬的北极阁,里面供奉着北天之神玄武大帝,是济南市区现存最大的道观。该观建于元代,正殿居中,东西配庑殿,门厅左右是钟鼓二楼。院内银杏挺拔,翠柏碧透。正殿神龛内有真武金身坐像,手持宝剑,两侧侍金童玉女。神龛前下方分别站有水、火、龟、蛇四将,左侧塑青龙、天君、仙真、风伯、雷公,右边塑白虎、仙曹、雨师、电母,墙上绘真武大帝传说壁画。在北极阁门前,有两道青石坡道,从十来米高的平台上,斜穿36级台阶直达地面,这里成了孩童们的乐园,有不少儿童在上面溜滑梯,两道青石板被孩子们的屁股磨得锃光发亮。
北极阁
行至大明湖东北岸,有座古色古香的南丰祠,为纪念齐州知州曾巩而建。祠由大殿、戏楼、水榭、游廊等建筑构成。南侧临湖是济南现存最大的古戏楼——南丰戏楼,游客们可以在此品茗小憩。北厅为南丰祠堂,厅内立有曾巩雕像,宽袍长袖,峨冠博带,手持书卷,儒雅潇洒,是以曾巩老家南丰县千年香樟雕刻而成。
曾巩,字子固,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自幼聪慧过人,嘉祐二年进士及第,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知州等职,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名列唐宋八大家,被王安石誉为“曾子文章世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曾巩出任齐州太守,在打击恶霸豪强、整治社会治安、加强城市建设、修建利民工程、减轻百姓负担、建设名胜景点等方面,颇有政绩。先后在大明湖周围修建了多处亭台楼阁、桥堰堤坝,疏浚了大明湖,留下了北水门、百花堤、历山堂、泺源堂等名胜古迹和70余篇诗词文赋。深受百姓爱戴,在调离齐州时,百姓“绝桥闭门留之,至夜乘间乃得去。”后人在北水门附近建“曾公祠”和“汇波楼”以纪念。
汇波楼紧邻南丰祠,建于北水门城墙之上。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为治理水患,曾巩主持修筑了北水门,门设闸板,以调节水位,使大明湖之水“淫雨不涨,久旱不涸”,成为大明湖“四怪”中“两怪”之原因。
大明湖“四怪”之谜,由来已久。清乾隆《历城县志》载:“湖出城中,擅奇宇内。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见,蛙不鸣。”这也就是济南人家喻户晓的大明湖“四怪”——蛇不见,蛙不鸣,雨不涨,旱不涸,已被列为全国四大生态之谜之一。
对于大明湖蛙不鸣、蛇不见的奇怪现象,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乾隆皇帝来济南,和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在雨荷亭相会。蛙鸣蛇游影响了真龙天子,于是下旨“蛇归洞,蛙不鸣。”从此,大明湖里就见不到蛇,也听不到蛙鸣了。在南丰祠东南侧,确有一个画舫式的亭阁雨荷亭,雕梁画栋,青瓦飞檐,相传为乾隆皇帝与夏雨荷相识之处。乾隆亦曾在大明湖畔留下满含深情的诗句:“大明湖已是银河,鹊架桥成不再过。付尔东风两行泪,为添北渚几分波。”《还珠格格》中的一句台词:“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使这里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地。
雨荷亭
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对此亦众说纷纭。笔者以为,青蛙不叫的原因,应与湖水源自泉水有关,泉水恒温,常年在18度左右,水质清凉。蛇是冷血动物,温度低时易冬眠,不利于蛇的生存。青蛙一般是到发情期求偶时才鸣叫示爱,而使青蛙发情的水温要达到22度以上,所以出现了这一奇特现象。到底真相如何?还是留待生物学家们去揭开这一自然生态之谜吧。
至于大明湖之水“淫雨不涨,久旱不涸”,主要得益于北水门的调节。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泰山余脉石灰岩地形,易溶于水形成地下潜流;而市区北部为岩浆岩侵入体,岩质坚硬不透水,地下潜流到此受阻,夺地而出,形成众多涌泉,汇流成湖。一旦山洪暴发,城北极易成灾。曾巩修建北水门水闸,闸门可“视水之高下而闭纵之”,湖水从水闸上方自然流出,平时进出的水量基本均衡,所以保持了常年水位基本一致,不会干涸。如遇暴雨,可开闸放水,也不会出现洪涝灾害。曾巩在《齐州北水门记》中写道:“外内之水禁障宜通,皆处其节,人无后虞。”北水门既是济南的北城门,又是调蓄大明湖水位的闸口,解决了困扰济南城北的水患问题,至今已历千载仍保持完好,还在为大明湖的泄洪蓄水发挥着作用,成为小清河的一个重要源头,堪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之杰作。
汇波楼
汇波楼就建在水门之上的城墙上,为悬崖歇山两层城楼式建筑,面阔七间,翼角悬山,丹柱绿瓦,巍峨壮观。元代散曲家张养浩为之作记曰:“盖济南形胜,惟登兹楼,可得其全焉。”站在庙台之上,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凭栏远眺,南山如黛;北望鹊华,黄河如练。俯视明湖,烟波浩渺。若傍晚登临,霞光满天,水天一色,浮光耀金,如诗如画,世称“汇波晚照”,为古时济南八景之一。
在大明湖东面,还有一个小东湖,因此古人亦称大明湖为西湖。两湖之间,有一条堤坝,由百花桥、凝雪桥、竹韵桥、南丰桥四桥相连。堤上鲜花烂漫,柳浪闻莺,这便是曾巩所筑的百花堤,亦称曾堤。曾巩赋诗以记之:“如玉水中沙,谁为北湖路?我为发其狂,修营极幽趣。周以百花林,繁香漫清露。间以绿杨阴,芳风转朝暮。”曾堤萦水为明湖八景之一,世人将其与西湖苏堤相提并论。实际上苏轼是在当年来看望时任齐州掌书记的其弟苏辙,在大明湖畔看了百花堤后受到启发,方才建了西湖苏堤。
曾堤萦水
在百花堤东南,有一座高大的超然楼,坐落在宽大的汉白玉石基之上,上下七层,铜瓦覆顶,巍峨高耸,气势恢宏,为大明湖最高的地标性建筑,被誉为“江北第一楼”。楼名仿苏轼所建、苏辙命名的超然台,取《道德经》“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意。每当华灯初放,楼上灯光璀璨,楼下人山人海。再加上泉城夜宴明湖秀,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成为近年来火爆出圈的又一网红打卡地。
超然楼
超然楼周围汀洲密布,汀洲之间,有石拱桥相连,这里便是著名的“七桥风月”,由鹊华、芙蓉、水西、北池、百花、秋柳、湖西七座石桥组成,一桥一景,风格各异。有的石拱浑圆,有的古典方正,有的恢宏大气,有的简约朴实。七座石桥横跨水上,如玉带飘逸,似长虹卧波,荡舟其中,俨然进入江南水乡。中间有水街蜿蜒贯穿,水香亭、烟雨堂、悠然亭、二郎庙等点缀其间,蒲苇丛生,鹭游鸟鸣,小桥流水,鸢飞鱼跃,颇有诗情画意。曾巩有诗赞曰:“西湖一曲舞霓裳,劝客花前白玉觞。谁对七桥今夜月,有情千里不相忘。”离开济南后还念念不忘:“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明湖的眷恋。
在汀洲绿荫里,隐现着秋柳人家、秋柳园、明湖居、汇泉堂、玉斌府和老舍纪念馆等青砖黛瓦的古建筑。老舍先生当年在齐鲁大学任教时,留下了《趵突泉》《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等脍炙人口的美篇,但唯独对大明湖有点揶揄吐槽。当时因围湖种藕,水面狭小。老舍在《大明湖之春》中描述:“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
大明湖
后来,历经多次疏浚,拓宽了水面,修复了超然楼、玉宾府、秋柳含烟、七桥风月等景观,大明湖景区面积已超过一百多公顷,并免费开放。现在的大明湖,既大,又明,亦湖矣,老舍先生当年的梦想,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
(文/孙继业,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山东省委主委)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