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也画也千佛山
3月11日,阳光灿烂。早起称重,已减6.9斤,甚是欢心,精气神十足。因“出门即是深山”,随时能感知人生快意,爬千佛山可以是天天有的事情,我不用做广告了,凡是来济南的朋友知道我在哪了。
今天爬山,我和爱人、女儿点点要去千佛山兴国寺。其实兴国寺又称千佛山寺,千佛山在隋朝时因佛教盛行修建,沿盘山有一唐槐亭,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途中,点点找了松鼠喜欢吃的东西,弄得松鼠频频赶来朝拜,好像被召见了一样,我还从来没有近距离观察过松鼠,我在想松鼠很入画的,但是要把松鼠画好,近距离观察尤为重要,要是把松鼠画得很肥灵性会一下丢失,应该把松鼠极其敏捷的细腻感画出来,不然肯定失之偏颇。让我又想起方严老师追求宋画“穷理尽性”正是此意。
“兴国禅寺”由赵朴初先生题写,楹联石刻:“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这对联像是为我写的,我年过四十,感慨良多。总想对自己表白些什么,好像又不是很明确,这也是我看似开朗实则犹豫的性格决定的。
2000年,我就读聊城大学书法系,追随于茂阳等诸多老师学习书法,可巧的是,在成都生活17年后,我从西南民族大学调回济南大学,又回到诸位先生身边;2004年在冠县武训高中任书法教师,带出的学生不少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巧的是来济南大学工作是成海明把我拽回的,他是清华大学的博士,也是我在高中教的学生,这一想,兜兜转转,万变不离其“宗”。2006年—2023年,时间已经定格在了成都,在四川大学读硕士、博士期间,侯开嘉先生教我立人,黄宗贤先生教我达人,吕金光先生教我成人,总之,走了书法之路,于学术、于技法、于教学,我在诸多恩师指导下认真成长。
在2013年读博期间我曾暗自发誓,一定要在博士毕业时能够有自己的画作,这一坚持就是十年,国画也成了日课的一部分,又因我住千佛山脚下,遂取名“书也画也千佛山”。也正是2013年,王春生老师携其外甥陈振阳来成都(现在振阳也考取了我的研究生),王老师在青城山教我画画、写诗,我也开始了画画、写诗。
恩师陈玉圃先生吃斋、立地佛事已50余载,又用禅意入画,恰恰,我在2017年也画过观音,也算作和千佛山的些许缘分吧。我记得陈老师七十大寿,我曾写诗句“几笔树石通篆籀,一湾溪水入禅心”。我在想,自古至今,为什么接近山水便接近诗词,接近诗词,便接近哲学呢?
下午,要给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201、2202班的同学上书法课了,我喜欢上文学院学生的课,大多数学生还是真心喜欢书法,读书能力较好,凡是写得比较好的同学我都鼓励他们考书法研究生。在西南民族大学工作期间,我利用公共课堂,带出了张凯维、薛凯睿、杨振宇、白继军等一批书法硕士、博士研究生。因是公共课,我上课的要求是有志于在书法这条道上发展的,为他们指出篆、隶、楷、行、草、篆刻如何临摹与创作,指定书法专业的学术书籍与考研资料。绝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喜欢的一种字体进行临摹,因为只有6次课,我的建议是把喜欢的字帖通临,正所谓“不求甚解”,进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晚上是我的书画日课时间,今天给点点上书画课,我书画一张,她也书画一张,觉得孩子天真自然的感觉我是怎么也学不会了。在书画方面,因得诸多恩师指导点拨,遂也有了一些理解。我比较认同书画本来是一两年时间就能有很好的实践能力,可有的人非得几十年,且还振振有词,可见,有的老师就是认认真真把学生带沟里去。我也赞成书画一体,书法中的篆、隶、楷、行、草、篆刻是相通的,与国画也是兼容的,应该要有多方面的滋养,所以我赞同黄清春兄曾提出的“精一擅三会五”理念,精研一体用时最专也最多;擅长三种相近或相通的字体,既能够打通,也能够互融;“会五”也并不是说只是会而已,重在触类旁通。同时我还认为,“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说尽了读书通人通事之重要性。恩师侯开嘉先生《中国书法史新论》对我启发极大,用生命撰写,每发必有新见,书法人做真学问是刚需,视野宽泛是必须。熊秉明曾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是谓书法乃精神之说,通乎文以载道之理。先贤有言:技进乎道,艺通乎神。书法者,文化者也,通乎大道者也。敢不敬畏?古代君子“六艺”之“礼、乐、射、御、书、数”教人做个完人,世间哪有什么完人啊?只不过人生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就已经很幸运了。
(文/王书峰)
王书峰书迹 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求遂许颁。岂必魏人胜近世,强推铜雀没骊山。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沾流发涕潸。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斑。
王书峰画作
王书峰书迹
(来源:书法报编辑部)
书法家简介
王书峰,男,1980年生,中共党员,山东冠县人,博士。现为济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易三仓大学博士生导师,格乐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曾为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书法研究所所长,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南民族大学第五届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