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秦朗在哪?在精神荒芜的信息洼地上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2-23 08:34:10
听新闻

  终于,爆款新闻秦朗事件,还是“葬身”于一片狼藉的喧闹里。

  近日,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秦朗事件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峰回路转:先是秦朗舅舅自曝身份,然后在面对质疑时承认摆拍;舆论场刮起一阵寻找西场小学的热风,最终指向又是“查无此人”。最后,以发布信源的博主称已联系上孩子妈妈,但舆论场仍然存疑而草草了终。

  至此,秦朗是否真的存在已无讨论的必要,秦朗事件代表的是一个转型社会时期人们对虚假信息的暧昧态度的缩影。

  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角力运作之下,新闻正在以泛娱乐化的方式蜕变为文化产品,但其中的悖论之处在于,文化产品可以提供情绪价值,新闻必须提供真实。

  对此,一个老生常谈的说法是“自媒体蹭流量”。不过,与其说是蹭,不如说是契合与讨好。因为人们确实在潜意识里,为虚假新闻自发地留有一席之地。

  因为,人们希望借助一起新闻事件,充分代入个人体感,完成自己现实中的未竟之志——让个人的极端化表达与戾气,尽情释放出来。在情绪先入为主的时刻,信息的真假不重要,自己的情绪有地方盛放就好。由此衍生出的问题是,我们在新闻信息中的角色到底是个中立者还是主导者?

  比起这种基于自身的思考,我们似乎更认同于这些:媒体没有起到及时针砭时弊的作用,甚至也在参与流传这些碎片;互联网平台则更是元凶始恶,为了流量在纵容这一切的发生。这些思考当然要有,但仅有这些还不够。

  在前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牢牢把握在机构媒体的手里,对公共事件解构、分析的话语权被严格控制在版面和播出时长里,公众是纯粹和完全的被动受众,二者之间的力量极其悬殊。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代,信息输出与发声的方式开始逐渐低门槛化。直到在后互联网时代,在某种程度上,自媒体或许已经取得了胜利,但那片精神乌托邦的沃土真的出现了吗?

  在一个追求言论自由的社会,我们对真实信息的渴望,不该寄希望于某一发声方的大获全胜,应该寄希望各种力量进行公正的博弈,这恰恰是互联网时代话语平权的最大红利。

  从平台方面说,单薄的互联网平台无力成为集体情绪一锤定音的法槌。重典思维之下,网民要求互联网平台不断地自我负重、层层加码,嘈杂或许可以管住,但理性的思想却不是“管”出来的。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信息传播环境,应该致力于我们每个人独立人格的觉醒,而不只是寄希望在互联网平台不断加码下,打造一个表面看似无菌的互联网世界。

  从另一方面说,一次又一次的新闻事件之所以能反转,就说明理性的思考一直在,只是来得迟。

  令人扼腕的是,在某些新闻事件中,理性已经俨然成了逆行者:如果跟公众追求的单一化不能同途,就会被批驳得体无完肤,在一次次的集体无意识中,理性成了禁区,非理性反而赚得盆满钵满。而那些坚持理性的人,面对四周的环视,要在曲笔之中才能含糊其辞地表达意见,这才是比谴责媒体、互联网平台外更紧迫的现实。我们期待理性,但不能期待理性的发声反而要比非理性承担更多成本。

  等什么时候,讲出理性不再需要勇气,秦朗们,或许就真的退出历史舞台了。

  而发现秦朗和终结秦朗的,只能是同一群人。

  (来源:新黄河 评论员/李明)

[ 责任编辑:窦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