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纪念于希宁先生诞辰111周年|张志民:中华精神与齐鲁气派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1-19 09:53:53
听新闻

【编者按】癸卯年腊月初八(2024年1月18日)是于希宁先生诞辰111周年纪念日,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特转发张志民先生的文章,回顾于希宁先生在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的卓越影响力,启迪推动当代美术事业发展,共筑中华精神和齐鲁气派,对于我们今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有特别的借鉴意义。

中华精神与齐鲁气派

于希宁先生是具有诗、书、画、印及美术史论全面艺术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是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孕育出的山东文化艺术界的杰出代表,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于老的作品植根齐鲁大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书画艺术精粹,将国魂、画魂、人魂寄情于艺术宗旨,创造了独具风格、绚丽辉煌的艺术成就,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于老还是第一代山东高等艺术教育的开拓者和学科建设者,他一生热爱艺术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追寻人品、学品、画品相统一的艺术宗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艺术教育事业的视野和内涵,集中展现了一代大师的风范,德艺双馨,为后学之表率。“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先生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手中的画笔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一生对艺术勤奋执着,对学生言传身教,对祖国一片赤诚。

于希宁先生一生热爱生活、热爱课堂、热爱社会。从生活、到课堂再到社会,于老让我们看到了齐鲁文化浸润下的独特品格,以君子之心对待大千万物,对待师友学生、对待民族、国家。

于老在艺术上是一个得道者。重复古人,那是技术,不是道,在古人的基础上守护,继承发展那才是得道。他一生坚信“生活是创造的唯一源泉”,这个唯一的定义很深远,一方面是人民的,一方面是业务的。任何美术必须先解决深入群众、深入社会,先解决人民的需要,使自己的创作真正与群众与社会有了共同语言,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华,作品才能被群众、被社会所认可,这不仅是创作的需要,也是创新的需要。

在业务上,于老把花卉的写生与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早在三十年代就游历写生,足迹遍布名山大川,中年以后更是自觉坚持,不论工作有多忙,每年都要拿出固定的时间深入生活。他对梅花的探索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魄力和胆识,四上超山,七临邓尉,有诗思、有画意,生动地体现了一位老艺术家与梅花的情缘。他的双钩白梅和红梅,以及枝干的表达都有自己的独特技法。于老的写生并不是机械地照抄自然,也不是做客观事物的奴隶,我们要有于老那种对梅花的“探”、“寻”精神。

于老是新中国以来山东省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学科创建者,从当年的齐鲁大学,到后来创建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再到后来创建山东艺术学院,新中国山东高等美术教育事业从无到有、到现在遍布全省的繁荣,都和于老等老一辈艺术教育家的播种和耕耘是分不开的。70年的艺术生涯,他总结了大量的艺术教育经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美术人才。

于老的学问做得很全面。作为一个教育者,尤其不能把个人的喜好强加在学生身上,而应该把不同的东西公正地摆出来,光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是不行的。好东西是各式各样,学生只有多方面的接触和了解,才能吸收利用,融会贯通。于老不仅画画的好,诗词、书法、篆刻样样精通,花鸟能画、山水能画、人物也能画,无论是南田、新罗静逸的一派,还是陈淳、徐渭潇洒的一派都有精准的把握。他上课时,先做示范,再鼓励学生提意见,在解答学生问题的时候,把自己的学术观念、思想讲出来,一个教育家就是要将这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才是教育家的心胸和学者的心胸。他就像一面旗帜,引导着我们的艺术教育工作。

课堂教学是于老在艺术创作之外的重要部分,课堂是一个深入研究艺术的创作规律、发展规律,研究经典、钻研经典,摸索创新的道路,以及锤炼自我风格的神圣地方。于老在艺术上孜孜不倦地认真研讨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在求学阶段就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古人的技法旨要,即使到晚年,还临摹郑板桥、徐渭等人的作品,参悟其中的精神意趣并加以创造。艺术家的成功取决于才学、品格与修养,需要付出无比的艰辛劳动,勤学苦练,自强不息,不断创新,于老践行了一辈子,以不老的艺术生命、不减的事业心不断攀登,他的苦学精神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努力的精神动力。

他在教学中正确解决了临摹、写生和创作三者之间的关系。临摹传统绘画经典作品是学习的一个必经阶段,因为只有通过临摹古人的经典作品,才能培养起对传统中国画独特美学意境和艺术语言的认识。他告诫学生:临摹要动脑子,不能只是依样葫芦画葫芦,体会画家是如何用笔、如何组织、如何变化、如何统一的,临摹工作就是极小的细节都要认真地去体会,去画,一点也不能苟且。临摹不能像画标本一样,要画出生机、画出情趣。但又不能止步于临摹,不能沉湎于古人的感情与趣味,而要从现实生活出发,有新的创造。师古人也不必依于定规而自缚,能入能出,把带有写生特点的草创和更为提炼的传统表现程式完美地结合起来。有传统才能创新,有传统才能使自己的创作更有民族气派。

于老将自己彻底融入民族的文化艺术中,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生命的最后心里装着的依然是国家、民族。这是他生命境界的一个制高点,作为一个画家,尤其需要一种精神,支撑你的行为、做事。他给自己制定了“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的座右铭,就是用“国魂”指导自己发挥艺术创作的灵魂,他认为,这是作为一个生活在今天社会主义的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无可代替的大事。

于老所强调的“社会”说到底就是一个道德感的问题,艺术家要感恩和回报于民族、社会。于老强调艺术审美活动在情感教育意义上对道德感的促进,将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协调,他的教育是一种修养教育,人品修养问题是一个艺术家之为艺术家的基本线。于老终生从事艺术教育事业,他在创作中强调诗书画印的全面修养,将国魂、画魂、人魂寄情于艺术创作,先后为国家、山东省、学校和家乡捐赠书画作品400余幅,捐款25万元设立山艺“优秀中青年教师奖励基金”、捐款60万元设立“优秀学生奖励基金”,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并将20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学校。于老“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的艺术追求,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山东人的精神和齐鲁气派。他以强烈的爱国心把艺术与祖国命运、人民利益和民族文化融合起来,这是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价值所在,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一种风骨和精神。

从“生活”到“课堂”到“社会”是于老作为一个艺术家、教育家贯穿和实践一生的三点一线。我们要学于老对艺术的高度责任,学习于老对艺术教育的高度责任感,学习于老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于老画梅的倔强性格和傲骨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气节和尊严,他在梅花人格上、精神上突出国家意识,突破小我的情调,将人魂、国魂寄于画品,实现了艺术品格的升华。于老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之心体现在作品和行动中,他用强烈的爱国心将艺术与祖国的命运、人民利益和民族文化融在一起,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三魂共一心”的座右铭。我们要通过纪念于老来光大弘扬于老精神,特别是他“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的为人、为学、为艺的精神。

于老的艺术永存,于老的精神永存。

(文/张志民,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于希宁作品欣赏

纪念于希宁先生诞辰111周年|张志民:中华精神与齐鲁气派

《咬定青山不放松》 248×122cm 1983年

纪念于希宁先生诞辰111周年|张志民:中华精神与齐鲁气派

《黄丝瓜》 103×77cm 1998年

纪念于希宁先生诞辰111周年|张志民:中华精神与齐鲁气派

《红梅》 68×68cm 1996年

纪念于希宁先生诞辰111周年|张志民:中华精神与齐鲁气派

《端午怀屈子》 68×68cm 1990年

纪念于希宁先生诞辰111周年|张志民:中华精神与齐鲁气派

《天亮了》 68×68cm 1998年

纪念于希宁先生诞辰111周年|张志民:中华精神与齐鲁气派

《铁柯百岁壮》 68×68cm 1998年

纪念于希宁先生诞辰111周年|张志民:中华精神与齐鲁气派

《傲雪》 137×69cm 2002年

(来源:山东省美术家协会

艺术家简介

纪念于希宁先生诞辰111周年|张志民:中华精神与齐鲁气派

于希宁(1913—2007)

于希宁是我国著名花鸟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是具有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是山东省高等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学科创建者。先生早年于上海习画,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诸大师门下,终生从事美术创作和教育事业。生前任山东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山东省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院长等职,为中国文化事业鞠躬尽瘁。先生晚年痴梅,以“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为座右铭,将国魂、人魂、画魂寄情于梅花,拓宽了传统花鸟画的审美语境,成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推陈出新的杰出代表。著有《论画梅》《于希宁诗草》《于希宁论艺术》等,出版画册多种,享誉中外。先生爱国爱民,德艺双馨,行为世范,多次捐款或捐赠书画作品,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100幅,向山东博物馆捐赠作品47幅,向家乡潍坊捐赠作品106幅,向山东艺术学院捐赠作品60幅,并捐款设立“优秀中青年教师奖励基金”和“优秀学生奖励基金”。

200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其“山东省文化艺术终生成就奖”。201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于希宁百年艺术展。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