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安徽美术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社)
题字|张志民
序
吴疆作为我的学生,为学从艺一直非常努力和勤奋。这源于他朴实厚道的人格品性,以及他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执着与迷恋,还有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他在山东艺术学院读研期间,深入系统地学习、探究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尤其是对宋元山水画的笔墨、造型、图式、造境进行揣摩与临习,这为他以后的山水画创作打下了极为扎实的笔墨基础。同时,吴疆又广泛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营养,涉猎书法、篆刻、古典诗文、历代画论等多种门类艺术,自身艺术修养得到了不断完善,心中渐渐明晰了中国山水画传统发展的轨迹与方向,并立志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者和守护者。
吴疆山水画创作一直在不断地推进与演变,呈现出多种面貌。他的画作中既有表现传统诗意的古风清雅,又有厚重神秘、浓墨重彩的远古之音,还有一些极具现代形式感的家山麦田,以及充满生活情趣的逸笔小品,让人目不暇接。这就不难看出他是一位热爱生活、善于发现、多思敏行的艺术创作者。他具有活跃的艺术思维、旺盛的创作活力和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没有过早地“结壳”,这对于一位年轻的画家来说是件好事。勤勉的艺术修行,就是不断超越旧我、不断塑造新我的过程。秉承传统文化立场,在目不暇接的现代思潮中,有所取舍,互为参用,有效地将传统与创新这对矛盾化为积极探索的动力。
吴疆注重写生。他长期深入生活,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从而创作了一批表现齐鲁大地自然山川风貌的山水画作品。在泰山系列、灵岩系列及济南名胜系列作品中的笔墨运用、形神表现、意境营造上,他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品中洋溢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敬畏之情。笔墨的自由表达是建立在千锤百炼的艺术实践基础上的。吴疆的创作,不管是巨幅展品还是盈尺小品,都具备正大清刚的气象和富有生命力的笔墨,蕴含着齐鲁山川生生不息的自然之气。不难看出,吴疆正在向山水画创作的正统文脉回归,并不断贴近。
吴疆还在创作实践中将色彩的积染手法与中国文化元素相结合,追求一种玄远、厚重、神秘、浪漫之境,意在表现心中意象之山水。他从齐鲁风貌及古老传说中汲取灵感,通过想象与再造表现山水的远古朴茂之美。在艺术语言的创造探索中,他以积墨与积彩法为主,力求达到墨色交融的表现效果。他的这种探索有着广阔的文化空间和时代意义。不懈的努力与探索,真诚的创作与表现,深厚的积累与修为,使吴疆近年来在全国大展中崭露头角、屡创佳绩,逐渐成为山东青年画家中的优秀一员。
(文/张志民,号张大石头。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政协第十一届常委、教科文卫体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吴疆画集》书影展示
这本画集汇集了吴疆先生多年来艺术实践的成果,画集中包括了岱宗神秀、大河奔腾、沂蒙赞歌、灵岩妙境、巍巍太行、太白诗意、历山怀古、梦绕家山八个大的主题,筚路蓝缕,聚沙成塔。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观《吴疆画集》有感
“吴疆的山水画得好!”这句简短而直接的评语道出了许多朋友的心声。大家喜欢吴疆的作品,大多是从个人的欣赏体验出发,感觉他的山水画有传统的样貌。至于吴疆为什么画得好?好在何处?却很少有人说的明白。
2023年,已步入中年的吴疆终于出版了首部作品集——《吴疆画集》,里面收录了画家从艺以来的159幅山水画作,并归置于“岱宗神秀”“大河奔腾”“灵岩妙境”“巍巍太行”“太白诗意”“历山怀古”“沂蒙赞歌”“梦绕家山”等八个主题系列,全面系统地再现了画家的心路历程与艺术轨迹。当我们翻阅画册,沿着精心编排的顺序一路欣赏下来,经过一幅幅山水世界的转换,画家的艺术才情跃然纸上。随之,观者也豁然开朗,心中的答案呼之欲出,画家的可贵之处在于持之以恒地寻觅、回归行将断落的唐宋传统,就像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一往深情地踏上返乡的归途。
客观而言,当代山水画创作面临传统逐渐消失的困境。众所周知,近一个世纪的中国画创作,从观念到技术全面受到西方艺术的深刻影响,大部分山水画家经过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系统训练,西方风景画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视角已经渗入到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方方面面。比如,根据风景画的“焦点透视”概念界定山水画为“散点透视”,从西方的“光色”理论解读中国的“五色”系统,以西方的“构成”替换中国的“布局”,诸如此类。如果作为艺术比较的权宜之说,倒是无关紧要;但若简单的以西方认知观念定性东方传统,则决不可行。我们学习中外艺术传统不能忽视的一个基本事实:不同民族的艺术形态实际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文化认知结构。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分属于两个相互独立的文化系统,二者在艺术精神、时空观念和语言体系等多个层面都存在本质的不同。
以西方认知视角创作中国山水画,就会出现“山水风景化”的倾向,即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画“风景画”。西方的“风景”概念,强调画家视觉所见的景物对象,表现为主客二分的关系,画家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自然成为可以分析和支配的素材:一方面描绘具体的自然景物,客观再现清晰明确的时空因素,引发观者的视觉审美愉悦和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主观发挥,消解具体形象,剥离时空关系,使画面成为抽象的形色构成。但在吴疆的作品中,我们明显地感受到画家对“山水风景化”倾向的警惕,以及对中西艺术传统差异性的深入思考。同时,也能看到画家为摆脱西方造型艺术的干扰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吴疆的解决之道在于,从尊重个人的生命体验出发,坚持在长期的山水写生实践中,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心物”与“心手”关系,籍此复归唐宋“造化”之境,继而向上追溯人文道统,直至山水之源的宇宙洪荒。多年来,吴疆致力于古代山水画优秀传统的探索与继承,试解读一二:
其一,从心物关系的审美层面分析,吴疆深刻领悟并切身体验传统中“敬畏”与“亲和”的山水情感特质。因为中国的“山水”概念,指向生养万物的天地本体,“山”象征大地,“水”自天上来,“山水”一词隐含着天地二气生化万物的宇宙生命意识,是万物源出的造化母体。中国山水画极为重视“敬畏”与“亲和”的两种情感体验,以及道德与自然的人文象征寓意。远古天地崇拜的图腾敬畏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潜意识里,经过先秦三代的人文洗礼,儒家赋予山水以道德人格的象征,“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家则视山水为心灵的家园,孕育出陶渊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儒道两家看山水虽然意趣不同,但亲和的情感却相一致。可以说,中国“山水画”并不满足于视觉所见,而是更留心着意于精神的安放与情感的慰藉。吴疆在其山水世界中充分展现出“敬畏”与“亲和”的两种情感倾向,如他的泰山主题系列作品,唤醒了观者发自心灵深处的原始敬畏之情,远非泰山风景画中到此一游的景区体验。在此敬畏情感的山水基调里,稍加空灵即成“灵岩妙境”,重于激情则是“巍巍太行”,偏以浪漫则成“太白诗意”,倾向神秘即为“历山怀古”。而在画家的“沂蒙山乡”“山水家园”系列作品中,则洋溢着“亲和”自然的喜悦之情,平静祥和的田园画面为观者营造了诗意的栖居世界。
其二,从心手关系的形式层面分析,吴疆以笔墨“氤氲”表现气之循环往复的山水时空。与西方风景画时空观不同的是,东方山水画传统呈现亘古不易的气化时空观,“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从时间方面看,“无古无今,无始无终”,世界万物无有终始;从空间方面看,“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天地四方无有边界。在中国古人的认知结构里,宇宙万物均同根同源于“一气”,落实到山水画形式语言体系里,古代传统讲笔墨的阴阳、向背、开合,实是气之“起承转合”过程中的种种状态,以此对应宇宙间阴阳二气交会和合之状——“氤氲”(又作“絪缊”)。因此,画面上气之流行即是时间,气之分布则是空间,中国山水画的时空结构呈现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平面布局特征。吴疆为了避免西方风景画中透视、光色、明暗等形式因素对山水画的影响,一方面采用满构图的布局手法,削弱纵深空间的透视体验,借此强化画面空间的平面性特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笔墨淋漓的“氤氲”效果,顺从墨色的自然渗化,随机应变,借势造象,经过层层积染,反复皴擦,最终融汇成丰富的笔墨律动形态,仿佛“游乎天地之一气”,正合唐人“若移造化”之意。吴疆对笔墨“氤氲”的高度重视和巧妙运用,应是在长期写生创作实践中深刻领悟石涛艺术理论的结果。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专设“氤氲章”谈论笔墨形式问题,“笔与墨会,是为氤氲;氤氲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得笔墨之会,解氤氲之分,作辟浑沌手,传诸古今,自成一家……化一而成氤氲,天下之能事毕矣”。
归根结底,渐入佳境的吴疆山水艺术主要源自传统的心灵涵养工夫。就传统而言,心物合一决定着审美立意的品格,心手相应则保证了绘画技艺的发挥,其中的关键在于“虛己”之心。画家因敬畏天地而产生自我渺小之感,继而放下知见妄念,顺应天地的力量,进入“无我”的精神状态,这就是“虛己”之心,也是艺术的心灵状态。如此“虛己”之人,可以澄怀味象,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感应山石云水万千变幻,引入天地四时节奏律动,借助笔墨水色生发的力量,消解经验框限的人为巧技,最终进入“无我”的天地之境,“于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
(文/曲刚,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第二批艺术评论家)
后记
山水画的学习离不开对传统技法的研习,离不开对历代山水画名作中造境手法的追摹体悟,同时也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汲取。我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不断体会到山水画中所蕴含的传统生命力是贯穿于中国艺术整个体系中的。这为我的山水画学习与创作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你看那后母戊大方鼎的气度与《溪山行旅图》中的精神特征是多么相通啊!古代玉器中变幻神奇的沁色、精光内隐的品质与黄宾虹大师作品中追求笔墨内美的气息又是如此的一致!敦煌壁画中古雅的色彩、浪漫的故事是何等高的境界啊!这些都代表了东方精神的文化特征。古人制玉时的虔诚与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多么伟大与感人啊!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能够跨越时空感染今天的人们,体现了其亘古不变的艺术魅力与强大的生命力!
鉴于以上发现与思考,我在创作实践中,尤其是在艺术语言方面,以积墨与积彩法为切入点,不断探索、创造,力求获得墨色交融的表现效果。在导师的指引下,我将人文历史的文化元素与对现实山川的真实感受凝聚为笔墨华彩,展现出独特的齐鲁风貌。针对山水画创作空间的拓展,基于山水画临摹、写生、习作、创作不同的目的要求,我积极探索色墨积染这一传统表现技法,并不断丰富和拓展,使其为我所用,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面貌和形态。在当代多维因素的影响下,探讨色墨积染的发展可能,将有助于山水画创作的拓展。
这本画集汇集了我多年来艺术实践的成果,筚路蓝缕,聚沙成塔。画集的编撰得益于恩师张志民先生多年来的引领和教诲,安徽美术出版社对画集所做的严谨编辑,济南一品堂创意设计发展有限公司的精心设计,以及书画界师长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与鼓励,谨在此表达谢忱。
(文/吴疆)
(来源:一品堂艺术机构)
画家简介
吴疆,1975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山东艺术学院2007级艺术硕士,师从张志民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顾问。现供职于济南市文化馆,研究馆员,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院聘画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岱云社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