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篆里的中国》,韩天衡 著,中华书局,2023年6月 本书以印学、篆刻为主题,梳理了先秦两汉到明清近代的印篆历史文化、印篆艺术发展及印人印事,收录了400余方古代珍贵印作和600余幅印谱书影、印材等图片,呈现了印面、释文、边款等多维图像,展现了中国篆刻艺术之美,入选2023年10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 《印篆里的中国》出版后,获得了不少荣誉。作为书稿整理者,我在向作者韩天衡先生表示祝贺的同时,不禁想起最初和他见面的场景,以及这本书长达八年的出版史。 缘起一念之间 最早见到“韩天衡”的名字,大约是在2010年我撰写博士论文期间。在考察嘉靖万历年间上海玉泓馆顾氏家族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韩天衡研究顾从德《集古印谱》的相关文章——了解了顾从德为何被时人称为“文化之渊薮”。虽然当时我对印文化全无了解,但沿着韩先生文章中涉及的印学话题探索开去,对明代江南文化的发展有了更丰富的认知和更深刻的理解。 “关中侯印” 金印 三国魏 2016年10月,从事编辑工作三年后,心心念念想做一系列中国传统物质文化图书的我,看到了韩天衡先生在美术馆做学术讲座的活动预告。于是,我在周末的早上兴冲冲地从浦东新区斜穿城市,远赴位于上海西北角的嘉定,去韩天衡美术馆听讲座。 其时,我并不太了解韩天衡先生的准确身份和文化地位,只知道韩天衡美术馆是他将自己珍藏的1136件艺术品捐赠给嘉定区政府,于2013年10月成立的。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在看到韩天衡先生被众弟子簇拥出来后,我想也没想地穿过人群迎了上去。走在最前面的韩先生的弟子被我这个架势吓了一跳,但显然韩先生是见惯了这种情形的,微笑地看着我打招呼。每次想起那个场景,都不禁暗笑自己鲁莽,也不禁再次感谢韩先生的包容。 那天是我第一次听一场关于印学文化的讲座。本来事前也有些担心自己听不懂或者不太有兴趣,但整场讲座听下来,发现印学不仅不刻板生冷,反而被韩天衡先生讲得妙趣横生,之前的担心也随之化作更大的探索的决心。韩天衡先生以他“捡漏”的故事开场,但忠告大家不要怀着“捡漏”的心态做事,强调做人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事做学问更要吃得起苦,坐得住冷板凳。他娓娓道来地讲印学文化史,如数家珍地讲古代的印章精品,让我对他的学识更加敬佩——他不止是艺术家,更是一位造诣深厚的文史研究学者。
图书内页 从“印篆之美”到“印篆里的中国” 2017年,和韩天衡先生约好要出版的图书,我们暂名之为“印篆之美”。2018年,书稿及大部分配图基本准备好,开始进入编辑流程。但2019年初,随着我个人工作内容上的变动——我的工作重心从编辑变成了对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的管理——其后两年间,书稿的编辑工作基本没有什么推进。
拖延的书稿就像编辑欠下的债,一直沉重地压在我的心头。每到一年将尽梳理工作,看到放在案头毫无进度的《印篆之美》,总是充满了愧疚之情,且愧疚并感谢着——愧疚我的一再拖延,感谢韩天衡先生的一再宽容。虽然韩先生每有新文章刊出都会转发于我,但从来不催稿,只说看看是不是可以编进书内。越是感受到韩先生宽厚,我的愧疚感越是沉重。
贾雪飞与韩天衡在讨论书稿
2021年,我下决心推进编辑进度。8月底上海书展结束后,我开始每天用固定时间处理这部书稿。或许是因为书稿放了几年略为生疏,又或许是这几年间自己对书稿的要求有所提升,再次审读,总感觉编目及架构未能把书稿精华呈现出来,也没有把韩先生对印学的研究精髓和思想体现表达出来。9月中旬,和韩天衡先生当面讨论书稿架构、文章增删后,我找到了统摄全稿的思路,开始紧锣密鼓地投入编校工作。但由于书稿涉及中国自秦汉以来几千年印学的历史文化,人物有百余位,讲到的印章更有400余方,处理配图、设计版式等工作颇为复杂,编辑工作且行且思,所以进度远没有预期中快。 可能是因为一年以来连续在处理这部书稿,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2022年12月下旬,我再次对着图书目录发呆时,头脑中突然划过一丝灵光:韩天衡先生本书不就是从印篆发展的角度讨论中国三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史吗?韩天衡先生一再强调的“出新史”,不正是中国文化新陈代谢的发展历史吗?抓住这丝灵感对书稿做了重新的梳理后,我兴奋地和韩天衡先生沟通思路,在得到充分认同后,书稿瓜熟蒂落。而书名也从意欲展现小众印学文化的“印篆之美”,变成了以印学视角呈现中国文化的“印篆里的中国”。
韩天衡 2023年春夏之交,随着图书编辑工作进入后期,我欣喜地得知韩先生的身体康复顺利,虽然大部分时间还不得不躺在病床上,但已经不妨碍回复消息和讨论问题。付印在即,韩先生更是为新书重新题写了“印篆”二字。看到遒劲有力的笔道,我和同事不由赞叹。韩先生的百折不挠,正如他自己所言,“只有发自内心的坚忍不拔,才有精神上的扛得住、拗不断”。韩天衡先生从艺七十余年的经历,以及和疾病抗争的毅力,无不充分阐释着他的这句话。 而《印篆里的中国》长达八年的出版史,也充分证明了坚忍的力量。没有一本好书没经历过被否定再否定,没有一本好书没体验过被提升再提升。从书稿初成到推翻后重新编纂、提炼,从常规排版到另起炉灶确定版式和图文细节,从开本是常规还是异形、16开还是32开,精装还是平装、布面还是纸面,到图书确定最终开本装帧和用纸,《印篆里的中国》八年间经历的不只是一个轮回。 (文/贾雪飞) (来源:中国好书) 艺术家简介 韩天衡,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芙蓉斋。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 现任西泠印社名誉社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原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文联荣誉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韩天衡艺术教育基地校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长、吴昌硕纪念馆馆长、中国石雕博物馆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温州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