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王来文 | 漆文化的知乎和担当——读郑鑫教授主编《图说福建漆艺》有感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12-01 09:04:06
听新闻

首部漆艺科普性读物《图说福建漆艺》已顺利刊印出版了。作为艺界同仁,我虽非漆艺从业者,但因工作所需,长年关心漆艺研究,关注漆画发展,积累了点滴有关漆艺的见识,深读此书,感喟颇多,也受益良多。郑鑫教授是(福建——编者注)省美协漆画艺委会秘书长,为漆画发展付出不少心血。郑鑫兄特托为本书撰写书评,恭敬不如从命,特撰此读后感,推荐此书与大家共享。

福建漆艺历千年衍变,是闽地文化的重要载体,从《髹饰录》可知,明清两代漆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已呈现出“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繁华景象。福建漆艺在新世纪步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由此凝结成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与文化情境。当下,福建的漆艺研究,既应立足于福建本土漆艺文脉,更应放在历史长河的维度上,也需放置于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考量与研究。

时下,有关福建漆艺文化的读物甚是丰富多样。以福州髹漆历史发展和工艺技法研究为主的著作就不少,如高炳庄《福州漆器与福州漆画》、陈靖《沈绍安脱胎漆艺》、汪天亮《福州漆艺术》等。但它们多属于专业类读物,将研究重心放在传统漆艺史论上,强调传统技法的继承与发展。如何将福建漆艺置于非遗大背景下的非系统性小篇幅阐述,兼顾学术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思想性,进行科普性普及性的美育普及,郑鑫教授主编的这本《图说福建漆艺》是这一方向的有益探索。

郑鑫教授家学深厚,其父郑益坤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近现代漆画的转型发展作出极大贡献。独创的金鱼与鲤鱼的漆画技法,曾被老一辈美学家王朝闻戏称“气死猫”,可见其画中形象的传神与生动。郑鑫教授自幼得父亲悉心教导,作为漆艺传承人,少时即深入研究漆艺技术,从教后又深究漆艺学理。他艺术创作涉猎广泛,人物、风景、花鸟以及实验性漆艺均有涉及。漆艺学理探究上侧重漆艺史论的构架与完善,对宋代以前福建漆艺的发展研究用功甚深,其科研成果在某种层面补充了福建漆艺史中对宋史及宋以前漆艺学术研究的不足。

王来文 | 漆文化的知乎和担当——读郑鑫教授主编《图说福建漆艺》有感

《图说福建漆艺》一书轻盈便捷,编辑巧思,视角开阔,信息丰实,以美学素养的普及为目标,故而本书没有刻意追求深奥艰深的学术性表达,而是一本力求通俗易懂、简约流畅,为普通美术爱好者和广大在校大学生及漆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漆艺历史与理论、提升自我美学修养有益途径的通俗性、普及性的学术读物。

既为图说福建漆艺,必然注重文本的阅读性与视觉性。本书图文互鉴,汇集了大量丰实可观的图绘,如春秋典故“买椟还珠”这一后世人尽皆知的成语故事中,穿插一幅楚、郑二人及玉石镶嵌漆匣为形象的白描,生动简明地视觉化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漆工艺。此外,本书行文采用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的叙述方式,既注重史料的准确性,又强调可读性。这种叙述方式避免了单一理论视角下的“说理”,将漆艺相关概念,以物件自身历史脉络的方式呈现,为读者直观解读提供了踏实可靠又开放的路径。

本书依结构分为漆艺基本问题(一、二章)、福建漆艺史(三、四、五章)、漆艺教育(六章)、漆艺现代化(七章)四部分,为读者展现了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既广阔多样又简要平实的历史文化图景。

从首章“漆艺基本问题”谈起。作为普及性的漆艺读本,开篇便扼要阐释了“漆艺”“漆器”“漆画”“漆塑”等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一过程中,编者秉承着博览精取的原则,通过文字的精减、内容的取舍,对“漆艺”一词进行本土化阐发,对“漆”的文字性、历史性及材料媒介做了生动的引导与讨论,行文中也有意穿插了如“生漆‘咬人’”等诙谐有趣的话语,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三、四、五章运用艺术史的方法对福建漆艺进行较大视角的解读,在宽阔的文化视野下,通过对福建漆艺历史脉络的梳理,关注漆艺术在过去——现在——未来时间链中的发展,以及与其它文化艺术的相互渗透和影响,构建了多元广阔的漆艺知识背景。这一部分以时间节点为线路,讲述了商周初现、两汉滥觞、隋唐发展、宋元繁盛、明清鼎盛的福建漆艺史,在每一个宏大的历史分期下,以器物或典范性事件为叙述主线。如福建宋代漆艺部分,编者将原本线性的两宋漆艺史或者名家传记变为一种弥散的历史,把诸多庞杂的历史碎片汇集起来,将各方面的情形按时间进行编织整合,比如官方的(福建出土的“素髹”、雕漆品牌“福犀”)、民间的(作为宋代妇女常用盛放梳妆用品的漆奁)、文字的(“福州旧做者,色黄滑地圆花儿者,谓之福犀,坚且薄,亦难得,有云者是也。”),它们相互交织为一种沉浸的历时场景。在漆艺历史演化的过程中,书中的故事充满着社会大事件和个人生活的时代性,因此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愉悦感,从中可领略到福建历代漆艺文物之美,也可领略到跨时空发展脉络的历史知识与艺术常识。

漆艺教育(六章)、漆艺现代化(七章)两部分是福建漆艺史的外延与在地化表征,也是《图说福建漆艺》一书相较其他科普性读物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所在。福州是中国现代最早的漆艺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其现代漆艺教育经历“福建工艺传习所”——“福州工艺美术学校”——福建漆艺高校的发展沿革,逐至今日成为福建高等美术教育的特色之处。在此基础上,讲好福建漆艺故事,以复兴为使命,打造福州“漆艺之都”,是艺术样式背后隐藏着的更为宏大的文化自信,即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新兴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自强是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也是时代语境,是中华民族的共识追求,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强音。在此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进行美育普及应是题中应有之义,必不可少的径途。

福建作为中国现代漆艺的重镇,有着深厚的漆文化底蕴,产生了诸多的漆艺大师,更创造出人类文明非遗性的经典工艺样式,如“脱胎”工艺、“薄料”工艺、“变涂”工艺等。当代福建漆艺家还以“漆画”这一具现代转型创新意义的新艺术形式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摘金夺银,屡创佳绩,这些,都足以说明福建漆艺漆画在中国绘画艺术领域的影响力与创作实力。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当下,我们应努力用曾经的盛世文化拥抱今天的文化盛世,共同复兴中国现代漆艺,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贡献福建漆艺的力量。

总之,《图说福建漆艺》一书无论是知识信息、语言叙述、内容选取还是理论阐释都集中体现了学术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的兼顾统筹。此书不同于美术通史具体而微的场域,而是让读者从俯瞰历史的视角,一边沉浸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一边又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投身其中又可置身其外,这种简约深入的方式为读者了解漆艺、提高美学素养和审美感受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传播角度而言是专业性著作走向大众以美化人、以美育人的有益途径,是一种学术大众化的有益尝试,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本书具有启示意义。

(文/王来文,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2023年11月29日)

(来源:海峡都市报)

艺术家简介

王来文 | 漆文化的知乎和担当——读郑鑫教授主编《图说福建漆艺》有感

郑鑫,1968年生于福州,闽江学院教授,原美术学院院长、“闽都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省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州市首届文化名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重要展览并屡次获得高级别奖项,多幅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工艺美术馆、越南胡志明美术馆、福建省美术馆等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在艺术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权威9篇),出版专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部。主持国家艺术基金1项,福建省社科联项目2项,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创作项目各1项,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重点项目1项;发明专利3项,参与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2项、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