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围绕电影《我本是高山》的争议不断,其中一个争议的焦点就是——电影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然而张桂梅学生的父亲酗酒,到了影视作品里变成了母亲酗酒。很多网友认为这一情况有悖真实,让人无法信服。
《我本是高山》的编剧回应
11月19日,《我本是高山》编剧袁媛回应酗酒父亲改成酗酒母亲的争议:“目前它遭遇的舆情,就像电影里阻挡女孩子上学的势力一样,他们不想让更多女孩看到,他们害怕了,所以就滚成一团的黑过来。但无论他们如何恐吓,这样的电影依旧会被拍摄,被放映。”随后,编剧袁媛删除了该微博。
中国电影报道连续两天发文
11月19日,电影频道旗舰栏目官微发文:
电影《我本是高山》编剧的回应是失态的,这无疑给影片本就复杂诡谲的舆论氛围火上浇油、雪上加霜。然而,当我们放下冲动的情绪,重新审视这场口舌之争的本身,便不难看到一些令人揪心的事实:
早在《我本是高山》首映前的9月份,就已经有人为这部影片的“口诛笔伐”做着铺垫。这些人依靠“男导演、男演员”,首先挑起性别对立的争论,表达着“男导演拍不好女性故事”的离奇逻辑;事实上,看过影片的观众都应该清楚地知道,本片对男性角色着墨极少,其中的每一位女教师、女学生都有着各自立体、丰富、生动的性格,都闪烁着真实的光彩,根本不存在消费女性、物化女性、贬低女性的现象。这些人通过断章取义,让人们只看到了“酗酒的母亲”,没有看到这个角色的后续:张校长不仅拯救了女孩儿,还拯救了这位母亲,让她也在华坪女高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这个片中小小的段落正体现着张校长无私的爱和坚定的信仰,她不只是改变了一个个大山女孩的命运,更是改变着一种世俗的陈旧观念,而这种改变正推动着民族文明的进步。
当我们冷静下来,不难发现当下网上涌现的不少恶意评论,其内容大多与影片本身不符,这些声音只要稍加思忖,就能被揭穿。这些评论者要么是没看过片,要么是带着叵测的居心看片。其中不少账号,要么来自遥远的海外,要么是追逐流量蹭女性话题热度的营销号,他们用“诈骗”的方式做影评,挑动着完全没有看过片子的“吃瓜群众”们。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动人的影片,它本身是用电影艺术的语言生动讲述张桂梅校长故事的优秀作品。它是一扇我们与华坪女高对话的窗口,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张校长的故事,感受她的精神。然而,恶意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给这部片子泼了一盆脏水,让这部片子连同其中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故事被淹没、解构甚至玷污。“节奏大师”们表面上是为了张校长好、为了女性好,而扒开他们的“羊皮”,其险恶“狼心”昭然若揭。
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我们欢迎大家在看过影片后,对《我本是高山》发表真实的评论,也接受中肯的批评意见。真诚的沟通,对每一部中国电影、每一个中国电影人都有好处。但如若是那些丧失良心的杂音,辛勤耕耘的中国电影人承受不起,正在复苏的中国电影承受不起,正义的“六公主”也绝不接受!
11月20日,官微再次发文:
张桂梅校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人,电影频道“路演日志”融媒体直播记录了《我本是高山》重返华坪女高的全过程,也让更多人对张校长的事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影片并非百分百还原张校长事迹的纪录片,它有着电影化的艺术表达,相信每一位看过电影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创作者们的真诚、真心和真意。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架接起了张桂梅校长和观众之间的桥梁,能让更多人关注张校长的故事,受到她精神的感召,去攀登自己心中的那座高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散发光和热,去温暖和照亮更多的人。我们电影频道会助力每一部好电影,继续为大家传递电影的幕后创作故事,以及电影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也期待所有观众在亲身观影后,做出您最真实的评价。
《我本是高山》的导演回应
11月20日,在《我本是高山》的路演现场,一位观众问到了关于“酗酒母亲”的问题。
导演回应称:“就我们在当地去走乡串寨,我们的实地的调研,我们看到的情况,在那样的一个山区,类似的情况很多,甚至有远比画面里呈现的更不堪的情况。”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