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忘不了四十五年前,第一次去青浦朱家角的情形。记得是到徐家汇西区长途汽车站,坐长途车前往。当年西区车站是长途汽车集散中心,往上海以西的城市、小镇、乡村都于此出发。
去朱家角必须准备大半天时间,汽车过处,尘土飞扬,半晌方能平复。尘土中隐约见黛瓦粉墙,及至镇,方见青石板铺入小巷。镇上石桥横跨,亦有木桥架溪水,圆木作扶栏,颇有古意;街上时有墙坊隔断,留有拱门通行,虽无实际功能,却有江南民居建筑之审美。这里行人不多,几乎没有游客,少见店铺,只有购买油、盐、酱、醋的小店,或有书肆、笔庄,以及承接各种刻匾业务的店铺等,也显出朱家角文化之底蕴。桥头连石阶,溪流水清澈、移步易景、步步为赢,房舍相挨,线条相连,景物之虚实关系,犹似天成,稍加记录,便是速写教科书之典范。若在镇上用餐,吃淀山湖三白,白水鱼、白米虾、白面鱼,其味之鲜美,无法用文字表达。
曾从朱家角出发,坐“夜航船”去淀山湖中之小岛金家庄。金家庄小镇河流呈井字形,石桥跨水流而置,房子依水畔而建;街头有一酒店,其格局犹如鲁迅先生《孔乙己》中之描写。那里民情憨厚、民风淳朴,犹如陶渊明笔下之桃花源。
算算也是四十多年前了,有人介绍嘉善西塘,十六铺有船可达。那时从朱家角坐车到枫泾,再转车去浙江西塘,到达时已经下午五点,时值冬季,寒风凛冽,店铺早早打烊,偶有一家卖猪油饼的,冲一碗酱油汤,胡乱吃上几个。眼前之水乡之景,简直让人惊呆了。或许也不过石板桥、黑瓦房、木栅美人靠、木架遮雨棚等等,然构成之气韵,至今挥之不去。尽管几十年后在此地拍摄《碟中谍》,汤姆·克鲁斯过桥穿廊追杀之桥段,已成西塘旅游亮点,却终不如咬着饼、喝着汤之古气荡漾的小镇。
说那号称“天下第一水乡”的周庄。那时进出只有水路一条,没大桥通达,必须坐摆渡船进去。周庄那个富可敌国的沈万三之“沈园”还是断垣残壁,尚未修葺,也没有挂满大街的、浓油赤酱的“万三蹄”。那里碧水长流、双桥寂静无声,坐在水边,听水声、脚步踩石阶之声,静幽深深。
朱家角一带的小镇,大都是黑瓦、白墙,石桥、廊棚,道路阡陌、水流纵横,朴实中见优雅;恬静而不张扬,传达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情状,房舍、池塘、溪流,梧桐花开,岸柳成行,仿若桃花源。透过画家、摄影家所捕捉到的情感,我们可以体味古人在俗世生活中的企盼与悠然,对高古之境的追摹,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关注。但是,时间是把杀猪刀,人如此,何况自然环境乎?古人的审美方式瓦解在岁月之中,建筑匹配的智慧消磨在流年的拆、造之间。如今,驾车一小时能到朱家角,匆匆走过,景物犹在,却是另一种味道了。
(文/黄阿忠)
(来源:新民晚报)
作家简介
黄阿忠,195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原主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长宁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市崇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