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有约,民俗赋美,满城璀璨。
7月23日,为期3天的“匠心拾遗韵味新生”2023年青岛市首届非遗文化节暨城阳区流亭胡峄阳文化节圆满帷幕。非遗美学市集、露天音乐会、非遗水陆光影秀、露天电影等精彩内容相继亮相青岛市城阳区白沙河公园南岸,为岛城市民带来了2023年盛夏最鲜活多样的“非遗”盛宴。
文化节3天共吸引了近12万游客来到现场,其中白沙河南岸会场约6万人。“潮起白沙河”的网络话题阅读总量超200万,抖音小红书等视频播放总量超300万——这个盛夏,青岛非遗成功跨界“破圈”,成为霸屏的现象级事件。
这是一场城市与未来的对话:潮起白沙河——“后机场时代”的白沙河片区,被确定为青岛的第三个副中心,锚向“青岛新中心、湾区活力城”,通过“非遗+艺术+科技”的形式,刷新着人们对北岸新城的认知,也书写了“未来之城”应有的模样;
这也是一场文化与时代的告白:青岛有新意——让文化浇筑时代底气,为传统文化找准现代表达,58个非遗项目如同珍珠般串连起文化青岛,历史文化与现代业态精准融合,创新演绎“非遗+文旅”的魅力,更是将城市IP再次闪亮绽放。
“升级”背后是城市新考题
细节里藏着最大的心意。
作为“非遗·手造·潮”的第二季,此次非遗节以“匠心拾遗韵味新生”为主题,将青岛市非遗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合,焕新升级为“2023年青岛市首届非遗文化节暨城阳区流亭胡峄阳文化节”,是2022“非遗·手造·潮”活动的“升级”之作。
焕新升级的背后,是从白沙河出发,城阳到青岛的使命驶达。
不久前,《城阳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锚定“集约高效打造湾区活力城区”,提出构建“一心、三轴、八片”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白沙河片区被定位为“一心”,即白沙河城市副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白沙河片区位于城阳区乃至大青岛的几何中心,与城阳片区、高新上马片区接壤交融,南是传统主城区通往城阳的“首站”,可以更好带动城阳东西发展,也是青岛向北发展的“桥头堡”。
而城阳,既是辐射带动青岛北部发展的核心区,也是青岛打造高能量级的环湾大都市的重要一环。原位于城阳的流亭机场转场至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后,机场外迁后释放了大量城市“增量”空间。“后机场时代”的流亭机场所在的白沙河片区这块宝藏空地,在城市的“新陈代谢”中,结构怎么优化,功能如何完善,优质资源如何导入,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课题,也是事关青岛未来发展的全新考题。
此次活动选择以城阳新中心白沙河为主会场,在这个未来发展前景可期的地方,以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唤起民众对于人文与自然、历史与当代、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关系的关注再合适不过。
“非遗”赋能城市品质提升
“非遗美学市集”“南岸生活美学市集”“非遗水陆光影秀”“露天电影放映”“国潮夜游”“非遗趣好玩—儿童美育课堂”“南岸民谣现场”……在白沙河南岸连续三天的各类活动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体验。
别开生面的现场,让人们看见非遗强大的生命力与创新力,了解非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是通过这次活动,城阳区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亦在人们的心中播撒下热爱非遗的种子。
城阳,古称不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几度风雨,几度辉煌。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勤劳智慧的人民留下了灿若群星、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城阳区坚持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大力挖掘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广泛开展非遗普查、申报、传习、培训、展示等各类活动,使非遗保护利用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非遗工作取得明显实效。截至目前,城阳区共有区级非遗项目7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2项,市级29项。
7月21日晚的“非遗美学市集”上,“周氏流亭猪蹄”、“王氏脂渣”、“高家糖球”等传统技艺美食的摊位前游客络绎不绝,传统绳编艺术、刘氏木雕、刘氏泥塑、河套孟家布艺老虎等手工艺品还有“胡峄阳传说”历史故事也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和了解。
尤其颠覆想象的是,在非遗水陆光影秀《潮起白沙河》中,“非遗+艺术+科技”的组合模式,令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朱鹮、白鹭、文鳐鱼、山、海、云、传统书法等元素通过水幕光影的形式,为大众营造出超酷炫的梦幻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以非遗为抓手,让历史文化“赋能”城市品质提升,城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流亭街道东流亭社区为例,作为城阳区特色非遗社区之一,借助国家级非遗项目“胡峄阳传说”在社区内的良好基础,在社区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试点示范工作,通过非遗项目在社区的传承与传播,使得社区居民在保持良好传统风俗的基础上,人际关系进一步融洽、居民素质不断提升,百姓安居乐业,邻里纠纷、居民上访等不和谐现象几乎消失。在2022年青岛市“非遗在社区”工作培训会上,东流亭社区被公布为青岛市非遗特色示范社区。
让青岛城市IP再次闪亮绽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把文化建设放在了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沉淀,一直以来,非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在文化不断传承的过程中,非遗逐渐形成了一种以经济效益为驱动的再生产形式,不断实现从静态到动态、从继承到创新的转变,非遗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也成为推动城市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以前以为青岛更多的是海派文化,来了非遗市集才发现,原来青岛有上千年的文化积淀,我感觉这座城市更加的厚重,越来越喜欢了。”一位穿着旗袍的游客说。
伴随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非遗项目也开始进行现代化和产业化转变,尤其是“非遗+”的跨界发展,也将非遗元素多样化的呈现在人们眼前。此次活动中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平度泥塑、刘氏泥塑、河套孟家布艺老虎等为例,非遗以商品为载体,完成从民间艺人制作到市场售卖的经济过程。
据了解,为探索非遗产业化发展模式,近年来,青岛通过跨界、跨域、跨业融合的方式,发展非遗经济和新业态,为非遗带来更多的创作素材、表现载体、传承平台、传播场所、展示途径和销售渠道。
以此次活动为例,通过系统的视觉规划设计、衍生品开发、艺术装置植入等,此次非遗节以文化创意与设计为载体充分展现非遗的现代式审美,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用艺术、科技的方式讲好非遗故事,将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拉近非遗和公众的距离,让非遗“潮”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元的人文特色,作为青岛的城市文化底色,在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的综合竞争中,为青岛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和不竭的动力。
作为文化发展的历史缩影,非遗承载着青岛的传统文化和城市记忆,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元素和新的表达方法,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生活,青岛的努力,正在被看见。
提升非遗“软实力”,打造城市发展“硬支撑”。正如这场备受关注的青岛非遗文化节,擦亮了青岛文旅新名片,也让青岛城市IP再次闪亮绽放。
(来源:风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