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
《中国石窟雕塑造型艺术概论》
编著: 黄文智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定价: 79.80元
开本: 16开
页数: 332页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为高等院校艺术学专业中古代石窟寺艺术考察课程而撰写。与以往论述石窟寺造像不同的是,本书立足于石窟造像的雕塑实践,分析各时期主要窟龛造像的造型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窟龛造像的造型特征包括了造像的人物样貌、着衣形式、衣褶雕刻样式等内容,构成了某一时期、某一区域造像的特点 ( 风格 ),但这种特点 ( 风格 ) 会随着政治背景的变化或审美的转变而发生迁移,呈现极为复杂多变的造像风貌。
前言
本书以阐述中国古代石窟雕塑艺术的造型特征和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是一本主要面对艺术高等院校师生艺术考察课程撰写的专业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一文中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做好基础研究工作,认认真真阐述古代物质文化中的艺术之美,如此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实际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石窟雕塑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极为重要,且作为魏晋以后中国古代雕塑史的核心内容而广为人知,但多数人对其具体内容所知有限,且学界就造像造型研究方面的著作也不多见。实际上,石窟雕塑中蕴含着古人的造物智慧,承载着先人的美好祈愿,传承着先民的工匠精神,因此,深度考察石窟雕塑,不仅契合了继承和发扬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理念,还能构建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化自信,彰显东方审美和中国气派,这既是本教材撰写的初衷,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所在。
对古代雕塑的考察,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代雕塑按照功能和文化属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器物、石刻、俑、佛教造像、杂项。其中佛教造像一项,占据了古代雕塑的大部分内容,更是艺术考察的重点所在。佛教造像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兴起,是表现佛、弟子、菩萨、罗汉及附属图像的造型艺术(一般指雕塑)。这种带有偶像崇拜内涵的具象艺术,在南北朝战乱之时,于大江南北迅速生根发芽,尤其是在以北魏帝王为主导的统治阶层支持和推动下,佛教与政治建立了紧密关系,促成了佛教造像的空前发展。不同于墓葬石刻或俑,佛教造像承载了信众的祈愿和对美好来世的向往,因此,佛陀在人物形象上大多表现出超乎世俗人物的品格,而菩萨则将慈悲与温婉的气质融合在一起,佛、菩萨的附属图像(例如背光及伎乐飞天)更以华美的装饰示人。佛教造像在南北朝成为中国古代雕塑的主体部分,在隋唐至宋、辽、金、元时期也各有发展,依然是古代雕塑史中最为菁华的存在。到了明清时期,随处可见的寺观造像,(礼拜)甚至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佛教造像兴起于战乱不断的浊世,慰藉着世人痛苦的现世记忆;佛教造像也繁荣于太平盛世,承载着信众对来世的美好期许。理解了佛教造像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够进一步体会这种艺术形式的感人魅力。
在考察佛教造像时,要区分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开凿于崖壁窟龛、以石刻造像为主的窟龛造像;另一种是可移动、材料多样、造像形式丰富的单体造像,后者多为博物馆或研究机构收藏。本书讨论对象集中于窟龛造像。窟龛造像,是洞窟造像和崖壁浅龛造像的合称,前者早于后者,源头在印度。印度早期佛教石窟模仿草庵茅舍的结构,窟内圆形主室中间有一座覆钵塔,这种极为简洁但有神圣气息的建筑结构,是当时修行者所居环境的真实写照。覆钵塔在古印度就是坟冢的意思,称为“窣堵波”(译经者将其译为“浮屠”),是埋藏佛舍利之所,也是佛法的象征。后来,佛教徒将石窟平面改为长长的马蹄形,中间靠里设置(雕刻)有覆钵塔(塔中并不一定埋藏佛舍利),塔周边及窟内壁面上,往往雕刻佛像和佛教故事。在石窟侧壁和环绕覆钵塔内侧布置廊柱,信众可以从廊柱外侧绕塔礼拜。此外,还有一种僧房窟,是供僧人坐禅休息之所。僧房窟一般围绕石室大厅四壁开凿,大厅是僧人们集体活动的空间。这两种石窟都随着佛教美术在古代中国的兴起而传入内地,并对中国的开窟造像事业形成深远影响。
如何考察这些广布于各地、不同时期的窟龛造像?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就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中就考古学层面而言,研究内容包括窟龛开凿年代(次第)、窟形结构、造像分期、造像的文化内涵(宗教思想)、衣装形式、附属装饰纹样等内容,艺术学也多有关于窟龛造像方面的书写,但远不及考古学研究的深入。本书阐述的内容,立足于造像的雕塑实践,分析各时期主要窟龛造像的造型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窟龛造像造型特征,包括了造像的人物样貌、着衣形式、衣褶雕刻样式等内容,这些内容综合在一起,构成了某一时期、某一区域造像的一般特点(风格),但这种特点(风格)会随着政治背景的变化或审美趣味的转变而发生迁移。信众的造像热情和造像自身样式的变化,在中国古代的南方和北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同时发生,期间多有交织和相互影响的情形存在,呈现极为复杂多变的造像风貌。
中国境内窟龛造像数量众多,是极为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石窟的开凿时间跨度长,其中最先开凿者早至 3世纪,相关遗存见于新疆(西域)地区(造像实物不存);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开窟造像事业最为兴盛,期间以敦煌莫高窟造像、大同云冈石窟造像、洛阳龙门石窟造像最为重要,尤其是后两者,代表了当时皇家和都城造像样式,包括河西石窟、陇东石窟在内的其他地区窟龛造像,大多是在这些大石窟影响下的继续发展;唐代开窟造像事业遍布全国各地,除了当时两都(长安、洛阳)的窟龛造像外,川蜀地区成为新的开窟造像集中地,其维持高水准造像的优势,延续发展到两宋时期;宋金时期陕北地区的石窟造像,与大足、安岳为中心的两宋窟龛造像一起,呈现了中国古代开窟造像最后的辉煌。本书在梳理这些窟龛造像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笔者按照窟龛开凿年代的先后关系,选取一些重要的和有代表性的窟龛造像进行分析,那些皇家窟龛或都城造像样式,更是重点阐述的对象。
本书的写作方法,使用了考古类型学和艺术史样式论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说,书中有关窟龛造像的造型分析,是以考古类型学为框架、造像样式论为枝叶展开的。考古类型学将纷繁复杂的多个实例,按照年代先后、着衣形式和衣褶雕刻样式的不同排序分组,艺术史样式论则着力于具体造像微观样式变化的发掘与梳理。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试图对古代窟龛造像的造型特征形成客观和有效的认知。在阐述各处窟龛造像时,并不是按照朝代的先后划分,而是以石窟群的形式形成章节,这种方法的长处是将石窟群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其间造像样式的演变具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性,例如,洛阳龙门石窟初唐龛像就不同程度地带有北朝造像元素,两个时期的龛像有内在的关联性,不能简单予以分割。书中资料的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界披露的材料和刊印的画册,另一方面是多年田野调查所得,文中图片除了标注出处的,其他为笔者现场拍摄,线图为笔者所绘。
众所周知,每一处石窟的窟内建筑结构、图像组合关系、宗教内涵,以及窟内装饰纹样等内容,都是作为特定空间整体关系中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对其中国石窟雕塑造型艺术概论研究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然而笔者所学有限,难以作更深入和多元的综合研究,对于龛像背后宗教内涵的解读和历史图景的再现,也是力有不逮。这些不足,可能会影响到对石窟造像的综合理解,但就造像自身造型样式研究而言,笔者也算是抟心揖志,同时也借此请教于方家。
感谢师友和家人的支持。(文/黄文智)
内文版式
(来源:雕塑头条)
作者简介
黄文智,本科、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同校艺术史论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中国古代雕塑理论。工作于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职称,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在《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美术研究》等刊物发表系列造像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镌岩造像——中原北方东部北魏中期至东魏石刻佛像造型分析》(文物出版社,2017),《北魏中晚期石刻佛像的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