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倪瓒 竹枝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画悠久的历史沿革中,文人山水画的萌芽、发展和演变,始终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向前推进。文人画从发轫、立足到占据画坛主流地位,其中山水画文脉相传,无不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文人山水画家所倡导“山水比德”的主体精神和价值取向,遗弃了世俗利害的社会功用目的,他们以自觉修道的行为方式托物寄性、写心自娱来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实现自我的艺术理想,即将感性的笔墨和理性的自律合二为一。文人画家由于社会身份的不同以至意识形态的改变,使其艺术表现特征和形式要素折射出多元的文化内涵,具有无法替代的个人属性。他们将行为与道德、人文与精神、笔墨与情感的自觉修为转化成实现艺术生命体验的心灵迹化,让个体的全面修养与独善的人格价值符合自我的生命态度和境界追求。——张捷《看山觉行》
《看山觉行》张捷 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序言 张捷
看山觉行 书影
看山觉行 书影
中国古代文人是当时社会阶层的组成部分,也是知识阶层的主流。我们无论从西方知识启蒙时期的古希腊哲学思想角度,还是从宗教信仰的基督教传统来对照,中国古代文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特殊的轨迹,他们与西方知识分子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文人的前身是“士”,故也称为“士人”或“士大夫”。作为“士”的独立阶层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有知识的“巫”“史”都属于贵族,而“士”则是失去了贵族身份的知识分子。从“士”到“文人”的转变,实际上就是知识阶层中社会地位和政治属性的改变。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哲学观和人生观等个人精神价值取向的改变,文人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处境中深受外界的制约和影响,又往往以自身律己的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已,故用先哲做人的规范来衡量个人的言行举止,来与外界的压力产生自制和心理上的平衡。所以,他们在精神上保持“独善”“自持’和“言性”的自觉性,并用这些自律的方式作为自我完善和修身之道。从魏晋开始,至宋元以还,文人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中知识阶层的主流。而文人画的兴起,同样也是社会知识阶层的地位和意识形态发生变化所带来的结果,他们既有别于民间的工匠画,又与当朝的宫廷绘画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思想根源上形成了宗教信仰与自觉修为相统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的入世道义原则中又带有出世者退避隐忍的情怀,而两者又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在他们的文艺创作中更多地是个人心性的流露,尤其是在文人山水画的语言表现中,笔墨的思想趋于“放达”和“释怀”,是一种“飘然物外情,不可以俗画传其意旨”和“意远迹高,不知画者难可与论”的超凡境界,文人们对外界世俗的他律、他觉的影响有着极大的自控能力,从精神上以主观意念的自由来表达与之思想品质相一致的笔墨特性。
看山觉行 书影
看山觉行 书影
文人画家在精神上的自律和勃兴,致使他们寄乐山林、探求玄理、净化人生、升华境界,这种淡出政治,强化艺术本体的思想主张,构建起了文人画超越社会文化秩序的人性价值。所以,关于“人文自觉”的学理研究,有助于对古代优秀文人画传统的才情、气质、风韵等内在精神进行挖掘,而不是对古人功业、节操、仪表的外在考证,这对于维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家园,开拓山水画的艺术发展,都有其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看山觉行 书影
在当下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历史背景中,无论是自我“中心主义”还是盲从趋同“国际化”,都有可能消解传统文化本体,从而导致背离民族文化根基的危险,拒绝和顺应外来文化都不是构成互补的全球化格局的手段。因此,维护和拓展的双重职责显得尤为重要。自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来,拒绝传统而心仪外来文化的知识革命就一直没有停止,从陈独秀提出“革四王命”开始,包括康有为、徐悲鸿等人在内,本善的改良精神缘于偏颇和过激,致使矫枉过正的手段难以实现。今天,如果我们对于传统只是一种观望的姿态,或者重复无用的劳作和小修小补,也未必能够把握自身的文化立场。学术研究要以史实材料为依据,排斥“一元论”和经验主义的思想,以多元视角立体而客观地分析古代文人山水画家在人文自觉意识上的“显”和“隐”的双重表现,采用思想源流分析、图式语言研究、社会现象学等基本研究方法,将古代文人山水画的思维品质与精神特性加以剖析,探寻其中的艺术创作规律与内省自观过程的必然联系,并以不同时代代表性文人山水画家作为个案研究的基点,如东晋的顾恺之、唐代的王维、宋代的米芾、元代的倪赞、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石涛等,以他们基于不同历史时期下的社会身份所形成的人文精神加以分析和归纳,力求揭示其个体人文自觉产生的必然性与合目的性,从而将这些个案研究的“点”串联成历史文脉的“线”,并从文化智性的源流中获得逻辑推理线索,去寻找山水精神世界的核心价值。
看山觉行
著:张捷
出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3.2
书号:9787550326798
装帧:软精装32开384页
定价:150元
《看山觉行》,张捷教授著,自2009年完成《反躬修己——论中国古代文人山水画家的自律性》,到2011年正式出版,迄今已整整十年。十年来,在不断创作实践与学理认知中,对本课题的探索与研究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如何从古代文人山水画家的生命轨迹、精神指向、人文思想等繁杂的表象中超拔出来,以人文自觉与艺术本体作为切入点,将道德、行为、人文、精神、笔墨、情感等诸多因素进行深度综合体认,从而汲取传统人文蕴涵的可贵学术资源和内在本质,对于培植人文基因、传承民族根脉、贯通艺理智性、复兴国粹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此次增缺补遗、修订出版的目的所在。
目录
序言
导论001
第一章 心灵迹化与道德自律
第一节 “儒者”的出现与道德自律的发端
第二节 心象的表征
第三节 落墨写心的顾恺之
第二章 意象的人文自觉
第一节 意、象、意象
第二节 王维诗画中的精神自觉
第三章 语言作为情感自觉的象征
第一节 语言的内省与转换
第二节 老庄思想语言的大化境界
第三节 自在的情感与本能的冲动
第四节 “何处不知米颠子?”-米芾和自律的无定性
第五节 文人“墨戏”和“米氏云山”
第四章 精神自觉下的境界拓展
第一节 从王国维看境界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元代文人画及其社会根源
第三节 “逸”的境界与精神解放
第五章 笔墨的自觉表征
第一节 互动的笔墨情结
第二节 笔墨特性与分宗别派
第三节 董其昌的价值取向
第六章 行为的自我觉醒
第一节 行旅和卧游
第二节 半僧半俗走人间
第三节 搜尽奇峰打草稿
第七章 字号、斋名、款印中的品格特征
第一节 文人雅号-关于姓名字号
第二节 居美其名-关于文人的斋名
第三节 自我标范-文人画的题款和钤印
第八章 从表现形制反观人文自觉
第一节 扇画-游走的风物雅怀
第二节 屏风-遮隐的知性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实拍书影
购买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0号南山书屋
淘宝:集美南山书屋
(来源:艺苑南山)
作者简介
张捷,1963年出生,浙江台州人。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先后攻读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著有《反躬修己——论中国古代文人山水画家的自律性》《传统山水画》《看山觉行》《历代名画录·扇画山水》《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研究》《中国历代绘画流派大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