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体 > 正文

徐勇民|流年手记·作品说明书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6-04 10:26:19
听新闻

主办一次大展不易。主管部门要了解并审读作品构思。我必须也一定要将它写是一件精心构思,精雕细刻的力作。

此时,对一门心思在作品制作上的作者而言,增添了无中生有的乐趣,如写作文的遥远记忆。提交作品构思说明也激活了我要写类似产品说明书的兴趣。

以后此事其实可全托ChatGPT。

徐勇民|流年手记·作品说明书

《构思图一》徐勇民  2023

中国古代画论多是个人的认知与经验,依仁游艺,重胸境气韵。论技总不如论道显得高深。史书上君臣,雅士,庶民间有关绘画的对话少得可怜。一幅画,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到了今天,便有附加的文字解读。社会背景、构思、价值、意义及手法,研究古代艺术家的论文方式直接可以套用自己或同代人的作品分析与评价之中,至少文章结构上是可以做到的。

日记的心态,随意写开去,流水账而已。多少是有些枯燥的文字,自己作品的手作部分同于工匠,又觉得没什么可写的。

写文稿,擦拭溅在桌上的茶水。

徐勇民|流年手记·作品说明书

《构思图二》徐勇民 2023

在一幅画上呈现真实的过程,应该说有些效果是不可控的。生活如线段向前延伸,某些线段超出了应有的比例,也如文字过多描述,便稀释了价值浓度。

无论社会背景或明或暗,画面始终能发出自身光束。

曾经苦难的民族,直面图像的不同寻常,往往会存有许多疑惑,对文字却有非同一般的敏感。写下来的文字多半是不容置疑的。

对主题表达的自然选择,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变为了专注画面肌理与质感的兴趣。观众总有看不懂的问题,有的将疑问憋在肚子里,有的就不愿这样了,不停地问刨根问底,于是就有人耐心地授于所谓正确的观看方式,从主题到形式,引用名人名言,讲述切身体会,旁征博引,苦口婆心。艺术边界的模糊开始让“文以载道”的古训变得难以准确对焦。

不是常说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间歇的展览一个接一个,对视觉轮番轰炸,观众也习惯看眼前面目全非却又一目了然的图景。

如今谈论历代艺术时,随年龄从惊异兴奋到如今,已波澜不惊。

某些材质的张力属性,自然就有向外成长的活力,伸向浮雕具有的空间维度。为限制过多的蔓延,压克力板以透明的方式将似乎要刺穿表层的能量安抚下来。纸质刻字,柔性折叠、断裂、脆弱,联想到文字在历史中的困境,毁于战火,埋于土尘,虫蛀霉变……这是真实的。

缕空的汉字散落也像是遗漏在叠加缝隙之中。如此一来,背板LED光的映射确立并强化了画面应有的深度。亮光漫射,材质形成的细微肌理得以显现。

不同属性的材质厚度在交织中叠加并赋与了某种寓意和联想,转换成了有指涉的叙说。同时,又将不同属性过于骚动的材质叠织,驯服在二维平面中,扩展了物理厚度。纸质基底折皱变形,和盘托出可触摸的物件替代模拟真实的描绘,形成了扁平的深度错觉。

所有亮点被挤压在灯光透射出的重叠节律之中,而材质的受光部分同样响亮,赋予了凹凸变化以重量感。

字迹缕空了的长条形,挤压在有限的扁平空间内。每一材质单体与其它材质叠加挤压而改变其原有形态,没有完整的显现,没有渐变的痕迹。金属,纸质,胶片并置交织,明暗的凸凹形成奇特节奏的延伸。每一单体即是此边终结,又是彼一邻边的开始。

这些刻字清晰可辨,吸引目光,试图触动视觉记忆。

不同材质在叠加中随平面延伸在扁平的缝隙中,借助光源方向变幻自己的位置,视觉关注会在表层与凹陷处不断穿梭。

这里需要提到“芳纶1313”,一种工业纸型,有韧性的质地,逆光中可以呈现出细密茸松的效果,且耐高温。灯光LED近距离的照射,1313纸型不会在透光时由于热度产生变形。可以没有顾虑地将LED的灯盒置于画面后方,以无极调节寻求与展示环境吻合的光亮度。

LED亮起。折皱的芳纶1313衬纸变化令人惊奇,如水墨山形,粗旷有力。出乎意料的偶然性同时也考验着判断力。精确的材质规格与尺寸,消解在了看似随意的摆放之中。                 

在1313纸型上书写,看墨色晕染形态边界,游走、突变——这也是中国画引为得意的印痕。

以其他材质融入墨痕,这样想来,每天的工作总会有些动力。

徐勇民|流年手记·作品说明书

《构思图三》徐勇民 2023

当设计意图转化为制作安装技术细节后,大部分时间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些材质尺寸规格示意图。坐看眼前已从外地收到的加工件,想象将出现在展厅中有灯光映射的作品。没有人会想到,几周前这还是工厂车间里一堆加工要求令人困惑的成品和余料。

这时的你不可能奢谈什么“深刻”或是“崇高”之类的字眼,因为你必须盯住加工进度,在领班狐疑的眼神中可以揣测出你是怎样一个难以打交道的乙方。领班终于说,如果这件几乎没有任何精确图纸示意的作品展出时,他一定要去看看究竟是件什么玩意儿。

去了一趟天门石家河遗址发掘现场。确定了长宽限度后一层一层地有序向下挖掘,露出陶器的部分横七竖八,像是地上长出叫不出名来的果实。设想随便拣一件放在展台上,在视觉的凝视中会获得再生,一定的。

挖掘图景作为博物馆的照片陈列被更多观众熟知。

周日,参观了一家在疫情期间为医疗防护做出了贡献的工厂。冷静、严苛、一尘不染的窒息感,思维反倒海阔天空跟着活跃起来。

专心自己做的事情,没什么能影响到你对工作应有的热情。

这几天一到晚上,眼睛感觉有些吃不消。

临睡前电视换了个频道,美国人拍的片子。长发、喇叭裤风行的80年代,介绍歌唱家帕瓦罗蒂。现实中一大段岁月被抽离,模糊影像填充了播放的黄金时段。不知现在的世界发生或正在发生什么事的隔膜与无措。不如不看的好。          

看博物馆玉器展和《顺目山川》画展。

玉器精细琢磨,好比是有浅度空间感的平面绘画。希望形制上找到一丝与屈子天问年代上应有的关联。

公园散步。见石头上刻着“公园精神”,内容有八个字。边走边想,公园也有精神了,这些字似乎放在哪个园里都合适。

想起前些年,乘车见城乡结合部路边新开的小吃店,一对小夫妻店主蹲在地上吃面条,笑个不停。自己刚挂上去的店匾牌上注明是百年老店,油漆锃亮。还是自娱自乐好,成本最少。

创作的过程,常会分心分神。笔记上记录下了围绕作品生出的种种想法。有时会怀疑手头正在制作的一堆杂乱无序的材料有没有可能最终形成作品。人的工作热情如能发挥,往往是惊人的。想想自己工作态度,感觉太懒,自觉无趣,想来也有趣。

这还没完,有能力的年轻人助力,感激之余,也对他们持有的时间态度颇为惊讶。你不知所措时,他们的目光倒格外笃定,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办法,因为这是你的作品——没错。当时间一天一天临近展品收件时,进度距离完工似乎遥遥无期。想到他们有意味的笑,令人大为光火。

材料并不是改变作品形态的唯一因素,但却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尤其是在当代公共空间中,它确是引人注目的存在。

回过头去设想毛笔在宣纸上画出我期待的效果来会是如何,没去多想。

当所有媒材汇聚工作台面上时,感觉是一个厨师面对预备好的食材,剩下的就是火候了。一阵手忙脚乱,仅半日,不管是生涩还是油腻,就已初见模样。

配合展方必须计算出空间墙面负荷,好在美术馆很快回应说包括电源插孔等都没有问题。

这样就不需再考虑其它的展陈方式。我曾想过以平卧的方式展出,但超过一定尺度产生出的透视关系观众很难看到全貌。好比是一处考古挖掘现场,你只有把器物移置于一个便于观看的角度,才可以仔细端详,就像在石家河遗址发掘中看到的那样。

思维与情绪变化随作品进度延伸,有时渐进,有时突变。

得空几日西行,在西安博物院中庭休息的座椅上,朋友询问起《九歌·九曲》的制作情况。聊起来,我说想写杂七杂八的创作手记。著书策展的朋友点了点头。眼前展览大厅墙面上的文物图像,添加了好多自以为观众会喜欢看的内容,想装作看不见是没法办到的。

作品组装时,风闻病毒蔓延。想起前日还与已呈阳性的同事在作品旁,面对面地天南海北,不禁有些心惊肉跳色变——幸好当时戴了N95口罩。心想管用吗?后面的日子体力不支,查为阳性,终未能逃脱。

时逢疫情,各地送件受阻。完成作品的时间居然与医学界公共事件进程连在了一起,交件时间多少可以不可抗力导致的延误为合理借口。悲耶喜耶?

《九歌》是屈原写的,天上人间,文章华彩,不用多说。《第九交响曲》又名《自新大陆》“Symphonie No.9 "Aus der Neuen Welt"Op.95”/“From The New World”原译为“新世界”。译名缘何如此?那是上世纪50年代的故事。

“2000多年前屈原的“九歌”与100多年前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乐谱,经不同材质的雕刻、叠加时空,微光烛照,形成强烈的视觉触感,透射出东、西方千百年来历史人文与四季交迭的悲鸣与缤纷,幻化成“横四海兮焉穷”的心灵自由,追忆出对故土共有的悠远依恋。

人类创造出的文明辉煌,是穿越黑暗荒蛮直击苍穹的炫目曙光。”——《九歌·九曲》综合材料 90cm×360cm 2022年作

文字或绘画,应让每一章节每一方寸都充满能量。我犹豫是否要写成这个样子才可提交?其实已经习惯写出这样的文字便于审读点题。

删去了些流水账,文字看上去并不是那么通畅。一旁的音乐声,释缓了气氛,松了口气。

阳光照在纸上。一会儿又移开了。此时是癸卯年正月初一。(文/徐勇民,2023.6.1记于武昌)

作者简介

徐勇民|流年手记·作品说明书

徐勇民,1957年出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澳门城市大学博导。2003-2017年任湖北美术学院院长。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书画院院长,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民盟湖北美术院院长,湖北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14年获“湖北文化名家”称号。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