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家世与生平
1.2周永年的父母
周永年(1730-1791),字书昌。
济南历城人。
清乾隆三十六年进士,翰林院编修。
创办中国首家公共图书馆——藉书园。
父亲周堂
周永年的父亲叫周堂,母亲姓王。道光《济南府志》记周堂字“明廷”,民国《续历城县志》记其字“明庭”,不知哪个为准。
周堂是“国学生”——他走了科举考试外的另一条出路,即通过考试或捐纳,进入清代最高学府国子监,成为贡生或监生,统称“国学生”。
周堂字明廷。[1]
周堂字明庭,国学生,妻王氏。[2]
考堂,国学生,善行闻于乡里。母王,有淑德,闾党称之。[3]
周堂的“国学生”身份,大概率是花钱买的。因为道光《济南府志》和民国《续历城县志》,都记载了他的富商身份。
道光《济南府志》先以算命先生的口吻,预测周堂“晚岁亨,家应大裕”[1],果不其然,“久之家日饶,三党多赖以举火”[1],指周堂父系、母系、妻系三方面的亲戚都靠他们家讨生活,可见周堂晚年真是发家了。
周堂是如何发家的呢?道光《济南府志》说周堂“既长,习懋迁业,性机敏”[1],“懋迁”就是贸易的意思,“习懋迁业”就是学习做贸易类的生意,民国《续历城县志》也明确说周堂“以贸易致饶裕”[4],即通过从事贸易活动发家致富。
周堂做什么货物的贸易呢?通过两条线索,笔者判断周堂大概率是盐商。
第一条线索,周家从城里的双忠祠搬到了西城门外的东流水。“住双忠祠,现住东流水。”[5]
位于历城西城外的东流水,因趵突泉等群泉之水向东汇入护城河而得名。东流水直通小清河泺口港,而食盐是小清河水路运输的最大货源,因为大、小清河的入海口渤海湾一带盛产食盐,盐商通过这两条河将盐运销到山东西部和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当然,为了返空运输时不空船,贸易商人们除了贩盐,还兼贩粮食、棉布、药材、陶器等其它货物。
第二条线索,周永年和卢见曾、郑大进等数任两淮盐运使有交往,周家后人在朝廷盐务部门工作的很多。如周永年第四世孙周如玺(字宝传)曾署四川盐茶道库大使。[6]2021年7月10日,家住济南市市中区陡沟镇殷家林村的周永年第六世孙周逢和告诉笔者,他们祖上干盐务的很多,他父亲周鸿俊不到二十岁就在兖州、泰安干盐务。
另从周堂白手起家的情况来看,他可能是从盐夫做起,后来才学做贸易。“堂少孤而贫,祖母马氏、母刘氏艰苦抚之”[1],“既长,习懋迁业,性精敏”[1],没想到周堂十分擅长做贸易工作,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从社会底层做起的盐商周堂,身上有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常有“善行”,周堂经常帮助穷苦人家,章学诚《周书昌别传》说周堂以“善行闻于乡里”[3];桂馥《王太宜人墓志铭》也载周堂“赠公好给施”。
二是“自奉甚俭”,道光《济南府志》记周堂“自奉甚俭,尝敝衣履行中衢”[1],说他自我要求十分俭省,曾穿着破旧的衣服、鞋子穿行在大街上。民国《续历城县志》也记他“自奉甚俭约”[4]。
三是“供子力学”,民国《续历城县志》记他“独供子力学,出资购书不少吝”[4],道光《济南府志》也记他“独纵子于学,凡经史子集及二氏之书,无不力购之”[1]。周堂支持儿子永年买书,不管是经史子集等儒家的书,还是佛、道“二氏”的书,只要周永年想看、想学,无不竭力为他购买。
周堂为什么“供子力学”,恐怕有两点:
一是他经商赚到钱后,还要提高自家的社会地位,他自捐国学生就是此意,而供孩子读书将来参加科举最能出人头地。
二是他年轻时算过一卦,算命先生说他将来“有子能振其家声”[1],他见儿子周永年喜欢读书,他显然也看到了家族的希望。
“与里中刘文学祝南、冯给谏静山、卫郡丞荆山游好。是时,齿俱少,有崔怀三者,善五行书,登莱间人,谓:‘刘应家小康,寿若干。冯应早达。卫应获官阶,不以科名。皆不及下寿。周寿可五十八,晚岁亨,家应大裕,且有子能振其家声。’一时嘻笑未深信。”
“越十年,冯成进士入词馆。未几,刘亦家稍给。卫援例官都匀同知。……亡何,冯擢兵科给事中,卒于位。未几,刘亦卒。其寿皆如崔言。卫自黔告归,病不起。堂叹曰:‘信矣夫崔翁之言也!虽然,将及余矣。’顷之,果病,竟以五十八岁而卒。”[1]
周堂一生,只活了五十八岁,却为周家创下了“大裕”家业,实现了周家的阶层跃迁,成为历城县以“善行闻于乡里”的富商。
更重要的是,他为自己儿子读书、藏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他虽然没能亲眼看到儿子周永年考上进士,然后平步青云做了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然而,他仅看到儿子嗜好读书、买书,就足够他这当爹的骄傲了!
“一日坐肆间,有苦其子博者,蹙然曰:‘吾将为子偿输债,奈何?’堂搔首曰:‘吾亦为子偿书债,奈何?’闻者愕然,既而笑且羡。”[1]
这个故事选自《济南府志》周堂的传记。有一天,周堂和朋友们在肆间闲聊,有朋友为赌博的儿子苦恼不已:“我要为我的儿子偿还欠下的输债,否则咋办啊?”周堂也搔首做苦恼状:“我也要为我儿子偿书债,否则咋办啊?”大家听了有些吃惊,当明白周堂替儿子偿还的是“书债”而非“输债”,都羡慕地笑了。
周堂有子周永年,何其得意!周永年有父周堂,何其幸也!
母亲王氏
济南小伙儿周堂从东流水出船,沿小清河东下贩盐,逐渐熟悉起贸易行当。他凭着家传的吃苦耐劳和一股子机灵劲儿,生意日见风生水起。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经人保媒,周堂娶了济南西关商人王者度的女儿为妻。
王者度字钦之,祖上本是齐河北蛮子营的大户,明代曾和德王府联姻,做过皇亲国戚。后世以耕读传家,唯独王者度穷得很,想做生意,于是搬到济南西关落户,娶了一位瞿姓女子为妻,生下一儿一女,女儿就是后来周堂的妻子、周永年的母亲王氏。
“者度字钦之,世居邑北蛮子营。祖以上皆力田,至钦之欲营商,因徙居济南西关,娶瞿氏,生子女各一。女适济垣周姓,即翰林周永年之母也。”[7]
“父讳者度,子(字)钦之,即余之外祖,世居齐河城北之蛮子营。明季有连姻于德邸者,入国朝。族人皆以耕读为业,惟外祖父窭甚,徙居省垣西关,配外祖母瞿太孺人,生吾母及舅氏。”[8]
王氏嫁给周堂时,父亲王者度已经失踪。原来,王者度有精神病,儿女尚未成人的一个夏天,他冒雨出走,再也没有回来。妻子瞿氏带着婆婆简氏和一双儿女到处找寻,最终也没有找到,一家人悲痛欲绝。
王者度失踪后,城里的生意没法做了。瞿氏和婆婆简氏带着两个孩子,只好回到齐河蛮子营老家。十来亩薄田产出的粮食不够吃,瞿氏日夜纺线织布,照顾老小,一家人勉强度日。
“未成人,钦之偶染精神病,暑月间冒雨迷出不返。瞿遣人遍寻无踪,悼痛欲死。斯时孀姑在堂,子女幼弱,一家食指赖瞿为生。以瞿客居济垣,度日维艰,仍回蛮子营故里,昼纺夜绩,藉以糊口。”[7]
“后外祖得心疾,暑月大雨,偶远出,不知所之。久之,讫无音耗。时外曾祖母简太孺人亦孀居,姑妇相依,终日涕泣。蛮子营遗薄田十余亩,不足给衣食,昼纺夜绩,能得外曾祖母之欢。”[8]
王氏嫁给周堂时,两边老人的情形十分相似。王氏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王者度,家里只有母亲瞿氏和奶奶简氏,还带着一个弟弟;周堂很小的时候父亲周元焞也死了,家里只有母亲刘氏和奶奶马氏,还有一个妹妹。
这两家人,真是瘸驴对破磨——门当户对,十分般配。
“暨吾母来归吾父时,先继曾祖母马太宜人、吾祖母刘太安人亦两世孀居,贫苦无异于外家。四老人时相过从慰藉。”[8]
王氏十七岁嫁到周家后,立即展现出了她的娴淑女德。周堂常在外做生意,王氏侍奉着刘氏、马氏,很是尽职尽责。
周堂乐善好施,王氏很支持他,自己却更加节俭起来,就是一小盆水也舍不得丢弃,她认为所有物品都不能白白浪费掉。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柴米油盐,洗衣补裤,一样一样地操持。儿子周永年长大后,担心母亲操劳过度,劝她稍微休息一下,她却说:“我奶奶比我还能干,活到九十多,而一些比她年轻的妇女,好吃懒做,不干家务,很多连六十都活不到。劳动能活动关节,消散谷气,这是养身之道,怎么能说劳累呢?”
“太宜人年十七归赠公。赠公常客游,太宜人事两世寡姑,克兼子职。赠公好给施,太宜人赞成其志,而自奉殊俭约,虽清水一盂,亦不轻弃,以为物不可不归于有用也。黎明即起,米盐斗斞,浣濯缝紩,皆手自经理。书昌恐老人过劳,劝少休,则曰:“吾祖母劳于吾,寿逾九十。后来妇女,美食安坐,家事以堕,而年或不及中寿。动关节,销谷气,身赖以养,何谓劳乎?”[9]
“母王,有淑德,闾党称之。”[3]
正是有了王氏这个贤内助,周堂得以全身心地扑在生意场上,大展拳脚。经过几十年地经营,终于发家致富。
儿子周永年喜欢读书,二十多岁就“名噪齐鲁间”,后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女儿也嫁给了历城当地人楼之歧。
“适历城人楼之歧。”[9]
周堂五十八岁去世,自己没活到六十岁“下寿”,儿子周永年也没继承他创下的贸易事业。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周永年被征进京办理四库全书,周永年把母亲王氏接到京城奉养。王氏一天到晚地礼佛,十分虔诚。
“每朝暮稽首,上下四虚,长斋课佛。”[9]
乾隆五十年(1785年),王氏七十八岁,周永年请翁方纲为母亲写下《周书昌母王太宜人七十有八寿序》[10],然后告病离京,扶母前往离济南老家较近的德州繁露书院讲学。
来年,王氏在德州病倒。她躺在床上,不忘捻着佛珠顶礼。她在病痛呻吟时念叨“初二”,果然于六月初二病逝,享年七十九岁,诰封太宜人。周永年于次年三月二十二日,扶灵返乡,将母亲与父亲合葬一茔。
“及病卧,犹作数念珠礼拜状,呻吟中时言“初二”,果以是日殁。再遇覃恩,诰封太宜人。”[9]
王氏去世后,周永年找到好友桂馥,为母亲作铭。桂馥提笔写下《王太宜人墓志铭》,铭末写道:
“余旧主书昌家,习见太宜人行事,实应铭法。铭曰:补衣以覆邻媪,减食以活乞人。仁心为质,不匮惟勤。归于真宅,永庇后昆。”[9]
姥姥和舅妈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八月,周永年在母亲去世一个月后,悲痛地写下《王氏双节妇墓表》,不但回忆了母亲王氏,还回忆了已去世多年的姥姥瞿氏和舅妈魏氏。
周永年刚出生时,经常拉肚子,搞得面黄肌瘦,几乎要死掉。母亲王氏因为坐月子捂得过于严实,生了很严重的痱子,后来发展成疮疖。幸亏姥姥瞿氏赶过来,悉心照料小永年,自己却往往夜不能寐。后来姥姥得了严重的脚气病,周永年为她延医调制,老人十分感动,说这个外甥很难得。但在周永年看来,他不足以报答姥姥万一。
“吾母尝言,汝生而每患腹泻濒死,余时亦患疮疥,惟汝外祖母怀保汝,尝终夜不敢反侧。后老人病脚气,昼夜号痛。余为延医合药,或曰,得此于外孙难矣!呜呼,安足以仰答老人,顾复之勤于万一哉!今年夏,吾母复殁。距外祖母之殁已三十余年矣。吾母时为余述两家旧事,自今以后,亦无从复闻矣!呜呼痛哉!”[8]
姥姥瞿氏的一生,很不容易。虽然女儿嫁给了周堂,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儿子却很不幸。
瞿氏的儿子也就是周永年的舅舅名王琳,字美玉,十七岁那年娶妻魏氏,可婚后不到三年就得痨病死了,瞿氏悲痛至极,最后都哭糊涂了。周永年去为舅舅哭丧,姥姥反问他:“孩子,你为什么哭啊?”
一年以后,舅舅的儿子也死了。当时舅妈魏氏还不到二十岁,有人劝她改嫁,她哭着说:“我的儿子死了,可是我的婆婆还在。如果我改嫁了,这不更加重了老人的痛苦吗?”魏氏一心留下来侍奉婆婆瞿氏,族人于是选了支属较近的一个孩子给她做嗣子,给孩子取名王希闵。
王希闵后来长大成人,做了国学生,他向上级部门陈说瞿氏、魏氏贞节,得旌“两世冰操”四字。瞿氏、魏氏百年以后,王希闵多次找在京办理四库全书的周永年,为二老写点东西,可周永年一想到那些伤心往事就悲情难已,一直没能下笔。直到姥姥去世三十年后的今天,母亲也去世了,才不得不为母亲的母亲、弟媳写下《王氏双节妇墓表》。
“余表弟王希闵,先舅氏讳琳之嗣子也。舅氏字美玉,高祖讳居以,五世皆逸其讳。曾祖讳福见。……后舅氏年十七娶妻魏氏,未三年而以瘵疾殁,瞿太孺人悲痛至不识人。余犹记往哭舅氏时,外祖母乃反谓余曰:‘汝何为哭耶?’舅氏遗一子,逾年后殇。时魏孺人年未及二十,或劝之改适,泣曰:‘子死矣,而姑尚在。若吾复他适,不愈重老人痛耶?’族人乃择于支属之近者为立嗣子。希闵长而克家,入国学。于魏孺人殁后,以两世苦节吁于当事,得旌如例。时余官京师,希闵屡以字趣余为文。每执笔则泣下。”[8]
早在八年前,也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十二月初十[8],姥姥瞿氏、舅妈魏氏得受旌表时,周永年在京遍乞大小官员,为王氏双节拟诗。二次进京担任国史院纂修官的蒋士铨记下了当时的情形:“堂堂周翰林,为瞿女子子。含悽语呜咽,乞诗遍闾史。”[8]
京中名流朱筠、程晋芳、翁方纲、王尔烈、冯敏昌、曹锡宝、余集、李中简、罗国俊、潘廷筠等都为题节孝诗[8],篇幅所限,仅录四首:
其一,朱筠题节孝诗
沇水清清兮鱼之逸,夫游不归兮心有疾。石之不可以化兮望日。二目瞿瞿兮,惧妾氏之不如,不慕姜与姞。奉事君姑兮仪子与女一,教夫如妾兮妾躬卑。冰寒于水兮水还为冰,遘天栗冽兮人则成。人之成兮妾天之死,妾之道地兮妾姑似。谓不祥兮,姑及妇称未亡。谓祥之祥兮,妇于姑有光。当涂高兮坊拟阙。有魏继厥姑之节兮,刻石视年月。
其二,程晋芳题节孝诗
有夫出不归,踪迹无可问。
妾甘守孤帏,事姑亦吾分。
所冀见长成,力学能自奋。
奈何婚二年,秀质与兰陨。
密雪兼严霜,成此千古恨。
茕茕抚嗣儿,灯影冰花晕。
上堂奉孀姑,眠食视必慎。
入户课儿书,勉之以精进。
于今三十春,儿已壮年近。
姑耄妇就衰,举屋但慈顺。
敬请于长官,表此松节峻。
从来苦心人,食报非所论。
天道若可知,报弗爽分寸。
一双秋竹竿,不比朝荣蕣。
一片铁心肠,不必以身殉。
斯为礼法中,足以扶世运。
其三,翁方纲题节孝诗
两节妇,妇与姑。后有魏,前有瞿。上有孀母下诸孤。三世之孀,两世犹勤劬。后先三十余载俱。宜有周翰林,为母为舅史笔濡。呜呼,王氏双节天下无!
其四,潘庭筠题节孝诗
琅琊女宗闺阁模,一门双节妇与姑。
魏为妇氏姑氏瞿,姑年三十悲望夫。
云山杳杳万里徂,曰归不归其仙乎。
瞿尚有姑老且痛,一女一子啼呱呱。
俯仰家计良辛劬,男婚女嫁差可娱。
佳儿又殒天何辜,嗟哉鹄寡鸾更孤。
霜帏灯影寒与俱,魏亦如瞿甘食荼。
各三十年节不渝,鹊山女贞青两株。
下有五色鷟鸾雏,吁告大吏言天枢。
旌门锡以绰楔乌,行人过者拜路隅。
嘉庆三年(1798年)暮春,王氏双节坊终于在齐河县东郊建起,周永年那时已去世七年,他为姥姥、舅妈请来的十二学士节孝诗,已被后人写成屏幅,扼腕瞻仰,并入《艺文诗志》,流芳千古。
“嘉庆三年季春建坊于东郊,并经翰林翁方纲等十二学士各题节孝诗一首。屏幅尚存,采入《艺文诗志》。”[7]
结语
周永年的父亲周堂,从小“性机敏”;母亲王氏勤俭“有淑德”。二人都生于孤寡之家,的的芝草无根。他们通过辛勤操劳成家立业,“以贸易致饶裕”,以节孝传家远。周永年齐河县姥姥和舅妈一家,也以贞节、孝顺闻名乡里。
周家发迹后,不仅没有穷奢极欲,反而更加自奉简约,只是常周济父系、母系、妻系三方面的亲戚,“补衣以覆邻媪,减食以活乞人”,以“善行闻于乡里”。耳濡目染之间,周堂和王氏给周永年从小种下了勤俭和仁义的种子。
周堂和王氏百年之后,他们乐善好施的家风,被嗜好读书、买书的儿子发扬光大。后来,周永年“弃产营书”,积至十万卷,然后不惜“广之于天下”,“与天下万世共读书”。
参考资料
[1]王赠芳、王镇修,成瓘、冷烜纂《济南府志》之“人物·周堂”,道光二十年刊刻,影印古籍。
[2]毛承霖纂《续历城县志》之“貤封表”,济南大公印务公司印,影印古籍。
[3]章学诚《周书昌别传》,见《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据嘉业堂1920刊本影印,1985年。
[4]毛承霖纂《续历城县志》之“列传·周永年”,济南大公印务公司印,影印古籍。
[5]周永年《李母张太孺人八十寿序》,见《续修四库全书·一四四九·集部·别集类》之林汲山房遗文不分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6]丁宝桢纂修《四川盐法志》(光绪刻本)卷三十《职官表》四,影印古籍。
[7]民国杨豫等修,阎廷献、郝金章等纂《齐河县志》之“列女”,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8]民国杨豫等修,阎廷献、郝金章等纂《齐河县志》之“艺文”,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9]桂馥《晚学集》卷八之《王太宜人墓志铭》,嘉庆丙辰刻本,山东省图书馆馆藏古籍。
[10]翁方纲《复初斋集外文》附录《逸文目》,吴兴刘氏嘉业堂刊,影印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