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山东并发表重要讲话,都对山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2013年在曲阜发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号召并作出“四个讲清楚”的重要指示,在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山东深刻领会总书记相关指示精神,利用齐鲁大地独特的地缘和文化优势,正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地打造工作,其历史和现实意义深远,建议从国家层面对此项工作予以大力支持。
一、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高地意义重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在全国打造若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高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典型示范,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提升国际话语权、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四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从各个侧面展开了一系列精辟论述。他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文化中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已经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从山东乃至全国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无论在广度、深度,形式、内容,推广、传播等维度或在地区差异度、受众体验度等方面还有很大的调整、发展空间。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例,自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到全面展开,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文化经济总量明显增加、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业集群趋势明显。专家预计2022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将达5%,但从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贡献来看,仍没很好地完成承载中华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的使命担当,特别是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力度和效果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需求极不适应。具体表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结合度不高,“文化”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等方面,软、硬实力对比悬殊、差别较大。
改善以上状况,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认真领会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锐意改革、主动创新加以解决。其中,在全国重点打造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高地,发挥其集聚和辐射效应,为全国文化“两创”进行实践探索和典型示范,以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非常有必要。
二、山东的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历史和现实基础深厚
山东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文化资源富集、圣哲辈出,孔子故里和儒家文化是山东在文化资源和文化建设上独有的优势。泰山脚下、黄河岸边这片齐鲁热土,还诞生了墨子、孙子以及墨家文化、工匠文化、兵家文化,涌现出书圣、算圣、医圣、农圣、工圣等众多名家智者。在革命战争年代,齐鲁大地更是革命文化的重要源泉,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感天动地。山东传统文化基因深厚、群众基础及社会发展客观条件具备,正行进在经济和文化强省建设的进程中,应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面起带头及典型示范作用。
2014年,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入挖掘全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目标,全面推进全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多方进展明显。
一是实施项目化推进战略,以重点项目带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整体推进。自2017年以来,山东省组织策划并支持实施重点项目83个,投入经费超过1.7亿元。其中由山东大学实施的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列入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目前已在30多家境外图书馆开展调查编目和复制回归工作,推出《子海珍本编》系列成果400余册,并已启动全球汉籍合璧数据库建设。儒家经典数字化工程已完成儒家经典文献的整理约32万页,完成古籍纯文本数字化3000余卷,建设完成了儒家文化经典数据库、儒家数字图书馆、儒家文化数字展馆等多个平台。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组织开展省内外巡演83场,观众人数超过10万人,获“五个一工程”大奖。舞剧《乳娘》入选教育部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在省内外巡演46场。话剧《孔子》正在创作,电视剧《大运河》已完成制作,京剧《大运河》也已创作完成,文化纪录片《稷下学宫》和《齐鲁家风》完成第一季、第二季拍摄。
二是加快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齐文化传承创新两大示范区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正在实施,投资100亿元的尼山圣境一期项目建成开放,制定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配套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孔子博物馆开馆运营,投资5000万元的世界儒学文献资料收藏中心建成使用。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全球孔子学院院长高峰论坛,共吸引100多个国家数千名海外孔子学院师生到访。济宁干部政德基地承接全国各类培训班次1100余期、培训学员6.6万人次。淄博市《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2016——2025)》确定了56平方公里的建设区域。目前,齐都文化城、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少儿齐文化研学基地、天齐渊森林公园、淄河水生态文化公园等15个重点项目正在建设。
三是打造两个世界级文明交流互鉴平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使我国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居于主动,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始终保持充分话语权”的要求,山东主动找准角色、拓展空间,着力搭建世界文明传播交流的高端平台。一是打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品牌。将论坛定位为世界不同文明对话和学术交流平台,并由民办官助升格为由国家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2018年第五届尼山论坛的主题为“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参会学者覆盖了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27个国家和地区,有效扩大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根据中宣部的安排,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北京举办了“文明多样性与亚洲未来”专题研讨会。二是成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去年8月,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正式成立。11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挂牌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两个分中心,并主办了“国际儒学论坛·2019”。下一步,将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为基础,加快筹建孔子大学。
四是全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普及工作。“乡村儒学讲堂”工作做法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中宣部十八大以来《乡村工作创新百例》和中央改革办地方典型改革案例。全省共建成乡村儒学讲堂2.2万个,开展活动11万余场次,参与群众267万余人次;建成城市社区儒学讲堂1604个,开展活动10500余场次,参与群众86万余人次。各种书院、讲堂已经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乐和家园”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社区100例。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世界哲学大会、国际儒学论坛、中韩儒学交流大会、全国儒家文化国际传播(曲阜)论坛、国际中学生入选辩论大会、全国大学生论语大会、齐文化节、潍坊世界风筝节、中华母亲文化节等传统文化节会亮点纷呈。统筹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我省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大学四个学段全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省份。
三、关于国家层面予以大力支持的具体建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高地山东责无旁贷,国家层面应予以悉心指导、重点支持。
一是将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推动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率先建成“两创”先行示范区,加快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尼山圣境、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永久会址、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中国教师博物馆、曲阜干部学院建设。完善提升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规划建设稷下学宫,推进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蹴鞠文化城建设。建立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常态化机制,每年举办一届。整合国内外儒学研究资源,筹备建设孔子大学。
二是支持大运河(山东段)、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山东段)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程建设。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更加丰富,场景感更强,受众体验度更高,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