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张刚教授携新作《乡书何处》作客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读书交流会,相约济南藉书园书店,与大家分享故乡的记忆。
张刚教授现任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有20年的新闻从业经历,曾是齐鲁晚报跑社区的“胡同记者”,在行走底层、反映百姓心声中走出了平凡新闻岗位的不凡成绩,成长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十九大党代表。
散文集《乡书何处》,描摹了故乡——甘肃通渭县鸡川镇,一个西北村庄的早年和当下的诸多生活片段,充满了影像式的细节,提供了我们对于乡村和家园记忆的鲜活切片。
张刚在交流会中介绍说,《乡书何处》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一些小故事,是在十几年中利用忙碌的工作间隙写就的片段和感悟。开篇《赶集记》是2000年写给家乡的一个网站的,记录家乡风物人情,还有很多作品是发表在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和齐鲁壹点壹点号底层行走的,为读者所熟知。集结成册,用文字留存记忆,留住原生态的故乡,是有历史价值的;而给自己的家乡写文字,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交流会上,大家就《乡书何处》四个章节“乡景”“乡书”“乡音”“乡情”展开讨论,嘉宾孙葆元、张丽娟、林毅、黄爱玲分别朗读了开篇节选诗歌。在具体的文章中,可以读到30多岁就守寡的奶奶,一辈子与老井相依为命,把一方水土与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还有作者人到中年的感悟,在疲惫的生活中回望黄土地,让乡愁成为漂泊的力量;还有对父亲复杂的感情,与少年时关系紧张的和解;有朴素的关于耕耘的粗粝的生活场景,写人与土地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联。
读书,是读书中的故事,更是从文字中窥探作者的本心。
原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主任李秀珍从张刚的为人、工作到为文进行了评价:记者张刚在济南家喻户晓,在新闻界更是鼎鼎大名,这是他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成绩,“张刚大篷车”是他用才华和勤奋把新闻做到极致。《乡书何处》有些文章在青未了副刊发表过,文字精炼不必删减,字斟句酌是对文字、故土的敬畏,用心书写乡愁亲情。
齐鲁晚报文化和旅游新闻事业中心主任、青未了副刊主任李康宁说,《乡书何处》是一代人生活细节和农村礼俗社会的描写,张刚的文字没有斧凿之痕,从文字中可以读出张刚扎根很深,给人超越小确幸的精神力量。书中的故事可以成为解读中国西北农村的样本,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学意义。
中国作协会员、原济南市历下区作协主席杨曙明说,他读过书后就把它推荐给甘肃、陕西的朋友,这是西北人共同的记忆和乡愁。书中描写的工水、书桌、老驴等物象,情感充沛、故事性强,文如其人。乡愁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
山东省作协会员孙葆元在交流中说,张刚感人朴实、振奋人心的句子,是内在散发的力量,“玉不琢也成器”,张刚的文字是骨子里的珍贵,自然而然的流露,不用雕琢,有些句子就是诗。
山东省作协会员林毅赋诗:土生土长土心肠,专为平民争短长。堂前虽无金玉马,书中常有人脊梁。小街小巷小情趣,大俗大雅大文章。亲朋好友今相聚,乡书何处话沧桑。(仿李心田作品)
藉书园书店主理人刘国胜在活动预告里这样评价《乡书何处》:这一次,他写的不是“直把他乡作故乡”的民声,却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乡愁。他写民声用“脚底板”写,写乡愁则用“心窝窝”写。他文笔朴实,又感情真挚,当他把一封封饱含热泪的乡书,结集成《乡书何处》,脉脉情愫终于汇流成河,有了归处。
主持人曹竹青说,读书某种意义在于,我们的某一种心情,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更是在读到一句话的时候,瞬间被击中,内心的情绪得到安慰与释放。张刚的《乡书何处》,让我们共同在对故乡的回望中找到心灵的家园。
交流会现场,李乐军、王桂芝、姜丽娜、詹长吉等文友也从张刚关注底层、书写人民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詹长吉把自己的书法作品《禅房花径》赠予张刚。
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于洪良、世纪开元品牌总经理胡永庆、文友张宜霞、陈秀青、张威、张文龙、王国政、王桂芝、王令涛、吴明、马民红、郭玲玲、王鹤鸣等参加了新书交流会。
(部分摄影图片由刘国胜先生拍摄)
(来源:壹点号之家 曹竹青 孙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