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砚文化汇典》总序
砚,作为中华民族独创的“文房四宝”之一,源于原始社会的研磨器,秦汉时期正式与笔墨结合,唐宋时期产生了四大名砚,明清时期逐步由实用品转化为艺术品,达到了砚发展的巅峰。
砚,集文学、历史、书法、绘画、雕刻于一身,浓缩了中华民族各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乃至地域风情、民风习俗、审美情趣等信息,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使用价值、欣赏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是华夏文化艺术殿堂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
自古以来,用砚、爱砚、藏砚、说砚者多,而综合历史、社会、文化以及地质等门类的知识以研究之的人却不多。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委员会整合我国砚界人才,深入挖掘,系统整理,认真审核,组织编撰了八卷五十余册洋洋大观的《中华砚文化汇典》。
《中华砚文化汇典》不啻为我国首部砚文化“百科全书”,既对砚文化璀璨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又对当代砚文化的现状和研究成果做了较充分的记录与展示,既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又具有向大众普及的功能。希望它能激发和推动今后砚学的研究走向热络和深入,从而激发砚及其文化的创新发展。
砚,作为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既雅且俗,可赏可用,散布于南北,通用于东西。《中华砚文化汇典》的出版或可促使砚及其文化,成为沟通世界华人和异国爱好者的又一桥梁和渠道。(许嘉璐,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来源:聚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