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的一群媒体人
2021年偶然间我在扬州古街巷行走,竟与《匏庐》不期而遇,拍下今日《匏庐》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的‘九宫格’引来了曾为扬州报业媒体人的热议,大家提议找个适当的机会,请80年代前后来到《扬州日报》初期复刊时曾在一起工作过的老报人们相聚《匏庐》。
壬寅虎年的春节刚过,我再次回到了扬州,在微信朋友圈中呼吁80年代从业扬州日报的老友们相约聚会在《匏庐》。
八位当年曾一起在这里工作过的老同行如约而至,有老领导、还有像我一样曾在媒体工作后又离开媒体的转行艺术领域、下海经商、走进政府部门工作的老同事、更有将一生都坚守在媒体事业中的地道的媒体人。
《匏庐》位于扬州巿甘泉路211号,是扬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0年代后这里曾是我大学毕业来到扬州的第一个落脚点。我们这群当年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走进《匏庐》开拓了刚刚复刊《扬州日报》的媒体人最初投身新闻媒体事业地方。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群曾经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的年轻人,怀揣着理想抱负走进匏庐开拓自己的人生,而今回眸相视都已两鬓斑白,垂垂老矣,一个甲子的人生拼搏进取,从此以后最初走进这所匏庐的媒体人都陆续退出了工作岗位的一线舞台,回归到了家庭生活。
满满的回忆随着在匏庐之中漫漫的步履,逐一涌上心头,大家都兴奋不已,溢于言表:
这里是当年的会议室,多少报社重大的决议在这里落实,通过;
这里就是我和晏明的美术编辑室,多少报花、插图的美术编辑都产生于此;
这里就是我们新闻记者们的办公室,多少扬州新闻报道都在案头整理刊出;
报社的领导们就是在这里的,狭小的空间夏天热的大汗淋淋,冬天冻的手脚冰凉;
就是在这古老的匏庐中我们的报纸从此走进了扬州市民的千家万户……
触景生情的回忆,把我们都带回了《扬州日报》复刊初创时期的日日夜夜,带回了过往的青春岁月;
从南京赶来相聚的晏明如今是省城著名画家,在省城他与《匏庐》的后人相识并为大家讲起匏庐的主人曾经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匏庐的主人叫卢殿虎是江苏宝应人,早年就读于江南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署第三科科长、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总理、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等职。
后辞职下海经商,试图走实业救国之路,他创办了扬州第一家汽车公司—商办镇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并主持建设了扬州第一条公路。他家族的后人这样评价他:
“先贤的一生并不辉煌,甚至可以说惨淡。但是,在扬州处于从封建专制走向共和转折的历史关口,他的求索像一个开足马力的引擎,代表着一个寻求加速变化的苏北,具有何等先行的意义!”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完整的从历史,从造园艺术的角度欣赏过这座承载着我青春起步事业的园林:这座始建于清末民初的院落,它得益于园主人卢殿虎所受的教育熏陶和他的人生经历,使匏庐成为东西合璧之作。
它由当年扬州造园名家余继之构筑,建筑基本属于传统的扬派风格,但最后两进建筑中的圆形窗户、折叠式窗户、简洁的木支撑挂落、彩色玻璃等,又有鲜明的西方建筑特色。
匏庐分东西两院,东院园门圆形,嵌“匏庐”石额。东院以回廊通连,院内种植梧桐树,并有水池、花坛等。西院园门方形,嵌“可栖”石额,西院略开阔,园中一座筑花厅将其分为南北两半,北半以黄石垒花坛,上面种花植木;南半有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缀以老树青藤。
相比其他大多数扬州园林,匏庐显得极为袖珍,整个匏庐占地面积仅1314平方米,建筑面积仅798平方米。园林面积虽小,却委婉紧凑,布局完整,大有壶中观日月、袖里藏乾坤之意。
人生如匏,这是主人公穷极一生将教育与交通的思考融合于匏卢之中。
回眸《匏庐》当我知晓了它背后的故事后,在我眼中它俨然成为一座近代文明的丰碑,一个开发精神的家园!(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