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原本是由德州市作家协会发起的“廉洁主题征文”的一等奖获奖作品。很多网友却把这篇文章带入了电影《夏洛特烦恼》的经典桥段。在电影中,袁华打着区长父亲的光环谋求荣誉的反讽效果让人捧腹不禁,很多网友同样也认为文章作者不是拼作品而是在“拼父亲”。
事实确实如此吗?其实只要通读一遍原文,以上的质疑自然不攻自破。
“在他五十九载的人生旅途中,当过县长,做过饮食员,干过掏粪工,一生几起几落。”这篇散文以他朴素的纪实性,让我们看到一位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走来的父亲,他短暂的一生是一部弥足珍贵的新中国史。他是儿子笔下的“无情”“抠门”和“一根筋”,却是人民群众心间的“清官”和“好官”。他反对公权私用,讨厌浮夸虚假,他身上是老一辈党员干部面对波折和考验,依然坚持真理的生动写照。这种求真务实的作风也是我们当下迫切需要的。
除了标题引发的歧义,一些网友也在技术层面对这篇文章提出了疑问,认为文章太过直白,缺少所谓的行文技巧。其实熟悉文学艺术创作的人都明白,作为一篇纪实性散文,诚恳的感情表达永远胜于技巧。而且在德州作协前期发布的征文启事里,已经明确了征文范围包含“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廉洁元素”等内容的小说、散文、现代诗。因此,在规则层面,该文的标题和题材都没有问题。
其实回过头来看,“县长父亲”的意外出圈,与公众对当下文艺圈的深度关切有着必然关联。稍加留心就能发现,从明星考公到前不久贾浅浅落选中国作协,这些舆论的发酵都是民众针对所谓特权行径的深恶痛绝。在当前环境下,公众对公平公义的追求更加具体化可视化。网民高标准的冷眼监督和“露头就打”也确实在舆论场上形成了倒逼自省的有力震慑。
但要说明,在纷杂繁复的舆论场,我们不能被情绪裹挟,更不能丧失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作为这次舆情中的主体德州作协,在第一时间匆忙删除相关信息,自然有息事宁人的思维使然。但这么做被许多网友评价为“本来没错,奈何心虚”。熟悉基层工作的人都明白,像德州作协这类单位,面对如潮汹涌的网络舆论,第一反应自然是赶紧跳出“是非墙”,这也是许多地方舆情应对处置能力中普遍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而这也往往是引发舆论次生灾害的关键原因。要知道,“息事”并不见得能“宁人”,“一删了之”更是“沙滩鸵鸟”的做法。如此,只能让误解者更加误解,让理解者徒增不解。
舆论也是公众情感的表达,提升舆情应对能力,也是提升与公众“共情”的能力。此外,即使是面对误解,也应该主动去了解“误”在何处、如何求解,而不是怯怯诺诺,不敢面对。
《我的县长父亲》引发的舆情,最终在不少网友的努力下扳回了局面,这是公众群体理性的充分彰显。而这也在告诉我们,无论舆情多么“猛如虎”,只要打铁者“自身硬”,终会在舆论场上开拓一片理性客观的土壤,让事实归于事实,让本来归于本来。不让苦心钻营的矫作者得逞,也别让实事求是的朴素者寒心,《我的县长父亲》这起舆情事件,值得更深思考。(来源:凤凰网山东 李明 视频 孤烟暮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