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忆起往事,总是感慨良多,心中难免漾起种种情愫,或感动或惆怅,丝丝缕缕,五味杂陈。我常常会想起母亲做针线活的情景,母亲每年都要拆洗被褥,再重新缝制起来,每当想起这一幕,我仿佛闭上眼就回到从前,伸出手依然能感受到母亲的温度,内心温暖而又惆怅。
打记事起,记忆里就刻下了母亲做针线活的身影,尤其是母亲为我们兄弟缝制被子的记忆尤为深刻。每到春天,天气渐暖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忙活起来,把我们盖了一冬天的被子拆开,棉花送去重新弹一下,被套就带到河里洗净。母亲在河边挥动棒锤敲打被套,发出的声音响彻山野上空,震撼着我幼小的心灵,母亲搓洗敲打中浸透着多少疲惫和辛劳,只有她那沉重的躯体有着深切的感受,至今回想起来,总是眼睛湿润。母亲把洗好的被子挂在横跨院子的晾衣绳上,在太阳底下晒干,用稀释面粉的浆水浆一浆,晾干后再叠起来用棒锤敲一敲,被套就变得柔软了。到了秋后农闲时,母亲就在院子铺上一张高梁秸子编的大席,开始缝制被子。
母亲戴上老花镜,一手捏针一手扯线,她穿针引线的样子那么细致认真,深深地刻在我记忆深处。缝制被子时,她一手捋着被面,一手行针走线,时不时手捏着针在头皮上划两下,说是针用钝了,磨一下针。母亲可是一个快手,飞针走线速度快质量好,针线密度均匀,针脚整齐规范,一上午可以絮两床被子。母亲休息时,我看她脸颊上沁出微微的细汗珠,心里想这活还真不轻,我把手巾送到母亲眼前,她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我发现为我们絮被子用的棉花灰黑陈旧,父亲的被子却是纯白色的,我不明白问母亲,她笑笑说,你父亲用的是新棉花,你们用是旧棉花,他有胃病不能受凉,你们这些小伙子年轻火力旺,就用重新弹的旧棉花。听了母亲的话,我为母亲对父亲细心体贴的关怀而敬佩至深,至今忆起,仍然感慨不己。
小时候我和三哥睡在一铺炕上,一个被窝里睡觉,盖着同一床被子,被子所用的布料是姥姥纺线织的,我们称之为“土布”,用土法颜料技术印染出蓝白相间的图案,现在想起,似乎有点像云贵地区的蜡染。一切都是“土法”,纺线经纬粗细不均,因而布料非常粗糙,我们光着身子钻进被窝后,感觉涩涩巴巴,有点划人。我和三哥常在被窝里嬉闹,你掏我一把,我蹭你一拳,再加上睡觉不老实四脚踢蹬,被子破损严重,年复一年,被子便加上许多补丁。那床补丁套补丁的被子,我和三哥一盖就是四五年,尽管破旧不堪,但我们却感觉无比亲切和温暖,因为那是母亲情深意切为我们缝制的艰辛生活的依靠。
1974年我第一次远行,到千里之外去工作。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又跟邻居借了点,为我置办行囊。首先是做床好被子,母亲用省下来的布票和棉花票到供销社扯了块花布料,称了雪白的新棉花,挑灯为我缝制棉被,一边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出门在外,冷暖被褥知,得给你做床好被子啊。”母亲灯下缝制被子的身影,自此刻在我的心里,永远挥之不去。那年我19岁,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夜里想家时总是偷偷掉眼泪,可当我摸摸盖在身上的被子,心便慢慢地平静下来,仿佛母亲就在我身旁,被子紧紧包裹的温度,仿佛是母亲传递给我的炽热温暖。
我结婚那年,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对我说:“过去穷,你出远门连个像样的被褥都制不起,一想起来心里就不是个滋味,现在生活好了,咱们也得讲究点,不能像人家大户什么四铺六盖的,也得为你们准备个三铺两盖的,起码也要弄床锦绣缎面的。”母亲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钱,托人在县城买了绸缎被面,里子用的是最好的精细白棉布,棉絮用成品网状被棉,还专门用红色棉线缝制。母亲昼夜赶制,还特别让三嫂打下手,两床上等的被褥如期完成。那红里透着亮光的被子和那碧绿鲜活的褥子,叠放在炕上,母亲戴上老花镜左右上下审视着,仿佛要看透被褥里藏着的什么秘密。这套结婚的被褥,用现在的话讲,可以称的上是“豪华版了”,母亲满意地笑了。这是我打小到青年时代,用过最好最漂亮的被褥,全部出自母亲的手。那红绿相映的绸缎被褥永恒地刻在记忆里,至今忆起,仍然感到无限的幸福和美好!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的一针一线,缝制着生活的坎坎坷坷,连结着母子深情,释放着世间最高贵的母爱。母亲的一针一线,缝补着一个家的艰辛岁月,那是悠悠深情,是切切厚意,让我感受着人生的快乐幸福和美满!感谢您,我敬仰挚爱的母亲!(李富胜 二零二二年九月十四日题记)
作者简介
李富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威海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威海市作家协会、诗歌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威海晚报专栏作家,被中央文明委、人事部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工作者,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
先后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专著十六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天边有个威海卫》,文学及理论专辑《砂粒集》《天边那片海湾》《李富胜作品集》《我的文化密码》《探索之旅》《我的文化情怀》《我的民生情怀》《文化的力量》等,诗集《诗韵拾趣》《诗文小札》《最美四月天》,散文集《老院子》,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山东文学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歌曲、诗歌、文学评论等。由长篇小说《天边有个威海卫》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获第1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第20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广播剧《为了孩子》、《那片蓝蓝的海湾》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并在中央广播电台播出。
创作歌曲有《领航中国》《爱在百姓心中》《你和人民在一起》《海誓山盟》《扬帆威海》(国际霍比帆船赛主题歌)《幸福殿堂》《人性的灵光》等三十多首,其中《领航中国》(曲波合作)入选国庆60周年演奏曲目和唯一领唱歌曲,本人受邀作为国庆六十年群众游行专家组成员;《你和人民在一起》和威海市建市30周年大型交响音乐史诗《扬帆逐梦》(曲波合作)获泰山文艺奖;大型音乐组歌《甲午祭》(曲波合作)获泰山文艺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