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著名词作家乔羽6月20日凌晨因病在北京去世。乔羽1927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代表作有《我的祖国》《难忘今宵》《让我们荡起双桨》《大风车》等,乔羽先生的歌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格调明朗。他的作品家喻户晓,为几代人所传唱。
这位山东老人
笔下流淌着浓浓家国情怀
乔羽1927年出生在山东济宁运河边的一个贫苦家庭。14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做店员的大哥支撑着整个大家庭。到了上中学的年龄,乔羽打听到,只要每学期考第一名,可以免费上学。他向大哥要了入学时要交的一块银元,年年考第一,用一块银元读完了中学。
1946年,经中共地下工作者的介绍,18岁的乔羽走进太行山,进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读书,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歌和小说。2年后,乔羽进入华北大学剧本创作室,开始了专业创作。
1948年年底,作为文管会成员,乔羽奉命进驻北京长辛店。在迎接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日子里,他带领3000多名工人参加了入城彩排。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他站在金水桥上仰望国旗,热泪纵横。
1956年,乔羽受邀为电影《上甘岭》写作插曲。在位于长春电影制片厂院内的小白楼观看样片后,乔羽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到,新中国诞生了,每个中国人都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为了自己的祖国,每个人都想多做些贡献,上甘岭的战士也是怀着这种心情上战场的。他要把这种美好的感情融进歌里,再现出来。
他想起了第一次见到长江的情景,想到了家乡的黄河、运河,于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句句歌词从他的笔下流淌了出来。
电影《上甘岭》还未公演,《我的祖国》就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遍了大江南北。
这首优美的抒情歌曲,60多年来,时时刻刻唱响在祖国的每个角落,歌中浓浓的家国情怀,已经融入到每个中华儿女的血脉深处。
乔羽后来说:“大河不只是黄河,大河也不只是长江,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都有她的位置。她是我们心中最爱的国,她是我们心中最爱的家。”
经典童年歌曲的诞生
1954年春天,在中国剧本创作室工作的乔羽应邀创作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歌,但是一连几天毫无灵感。他和恋人佟琦在北海公园租了条小船,在湖上泛舟。他看见有一船过少先队日的少先队员向他们划来,他们悠悠然划桨的神态,瞬间打开了他的灵感之门,他对佟琦说:“快上岸,歌词来了!”后来这首歌经刘炽谱曲,成为世纪永恒的经典,至今还被广为传唱。
(《祖国的花朵》剧照)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乔羽曾自述,“《让我们荡起双桨》就这样在北海公园诞生了,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歌词创作生涯也在祖国这个美好的春天开始了。”
用文字拨动心弦
上世纪80年代,乔羽又焕发了事业第二春,相继创作了《牡丹之歌》《难忘今宵》《思念》《爱我中华》等一系列经典歌曲,奠定了自己在词坛的地位。乔羽创作《难忘今宵》时,颇具传奇色彩。
1984年,央视举办第二届春晚。总导演黄一鹤请乔羽为春晚写一首歌词,那时已是凌晨3点,黄一鹤让他5点交稿。当时没有歌名,没有主题,乔羽不知道写什么,颇感为难。但他想:除夕万家团圆,氛围是祥和、团聚,大家嘴里说着祝福。于是他提笔创作出经典歌曲《难忘今宵》,仅用1个小时就将歌词写完了。这首歌由李谷一首唱,已霸屏央视春晚30多年,堪称歌坛传奇。
(201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李谷一领衔献唱《难忘今宵》)
“我是山东土里长出的庄稼”
乔羽先生离开山东比较早,但是仍然乡音未改。乔羽先生曾说:“我虽然离开比较早,十几岁的时候就离开山东了。但是山东是我的根,我的最根本的东西。它还种下了‘基因’在我的心底。别看我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但还是一个地道的山东人。生活情趣、吃饭和生活习惯还是山东的。我在这里出生,我是这土里长出来的庄稼。”这是乔羽对家乡深情的表白。
乔羽先生还和大众报业集团有着很深的渊源,大众日报社歌歌词就出自乔羽先生笔下。“我们从枪林弹雨中来,告别了一个旧的世界;我们高举着真理的火炬,呼唤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激昂慷慨的歌词,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大众报人,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
“我的家离大运河只有几十米,那时候,大运河上的来往船只特别多,非常壮观。”2009年5月,乔羽老先生用一口纯正的济宁乡音讲述着他儿时关于门前那条大河的回忆,他说,在那条大河上,船沿与河岸船闸两边离得特别近,那时候船工的技术很高,即便如此也照样能顺利通过。
这幅画面也是济宁城里久远的记忆。乔羽老先生记忆中的那条河,不仅孕育出了运河文化,也滋养出了中国词坛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
有人曾数过,乔羽老先生的词作里至少有二十几首与水有关。也有人说,乔老爷子在创作《我的祖国》时,心中想的就是家门口的那条河。
“其实,不管哪处‘水’,都有乔老爷子故乡水的影子。”《风华少年——乔羽的青少年时代》的作者、济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朱继德说,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家乡济宁的运河之水给乔老爷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从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他依然能够清晰记得船过闸口时那惊心动魄的场景和支在大运河岸边的两口熬鱼汤的大锅。
时代更迭,乔羽老先生的经典之作却如不息的运河之水,奔涌在岁月的长河里。回顾往事,乔羽老先生常用这样三句话自勉:不为时尚所惑,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浮名所累。尽管少年离家,对家乡的情怀却伴他走过了年年岁岁,这份质朴的眷恋萦绕在字里行间,为后人留下久远的记忆。
网友痛别:“那些刻在骨子里旋律、送别乔老,一路走好”
(来源:综合整理 央视新闻、大众日报、大众网·海报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