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先生不仅是著名的红学家,还是一位学者型书画家。我与冯其庸先生结缘,始于书法。30多年前,我还在山东济宁教书时,就曾到北京张自忠路人大宿舍拜访过冯先生。冯先生知我练章草,给予热情鼓励。1989年我来中国艺术研究院读书,由于同在一个单位,和冯先生接触的机会逐渐多了起来。在读硕士和博士期间,冯先生多次到研究生部讲课,为我们讲传统文化,讲治学的方法。先生很热情,平易近人,不仅课堂上能与他交流,下课后我常揣着书法习作到冯先生办公室请教。冯先生离休后,家搬到通州的张家湾,斋号名为“瓜饭楼”。逢年过节,我与爱人常一起到瓜饭楼看望。先生平生交游广泛,又笃好传统艺术,因而他的收藏十分丰富。在冯先生那里,我看到过谢无量、刘海粟、张正宇、朱屺瞻、唐云等名家书画,还有许多文玩珍品。其中最打动我的是他的老师王蘧常先生晚年写给他的18封信札。信札是中国书法的传统样式,见信如面,实用与审美自然融为一体,既是艺术品,又是情感的载体。王蘧常先生这18封信札亦称“十八帖”,是当代书法史上的名作,亦是文脉传承、师生情谊的真实写照。冯先生对“十八帖”十分珍爱,一次我去瓜饭楼问学,冯先生特地捧出这一心爱之物供我学习,同时细细讲了此帖的来龙去脉、书写内容及书法特点。冯先生告诉我,读帖需要学会仔细分辨。王蘧常先生的章草,细看有两类,一类是用秃笔写的,风格古拙而清逸;一类是用较新的笔写的,笔画有锋棱,显得潇洒而流丽。信札有用新笔写的,有用破笔写的,“十八帖”的最后两帖,是他去世前几天写的,完全用破笔。学王蘧常章草,要仔细分辨两类用笔的不同。谈起与老师的交往,冯先生十分兴奋,沉浸在过往的美好回忆中,连连称赞老师是“文章太史氏,书法陆平原”,他对老师的真挚情感深深感动了我。
我读研究生时,冯先生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院学术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他十分重视学术人才的培养,给同学们的硕士、博士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提过许多中肯的意见。我的硕士、博士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曾不止一次地向他请教,完成后又得到他的亲自审阅。冯先生从爱护出发,对论文做了充分肯定,他的热情鼓励增加了我坐冷板凳的信心。直到现在,我仍然用冯先生的方法来激励学生和自己,努力做到冯先生希望的那样,不骄不躁、勤谨踏实地治学从艺。
冯其庸致李一信札
2005年5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我的书法展,年逾80的冯先生最早赶到中国美术馆留下现场签名并接受媒体釆访。此前还亲自撰文加以介绍,撰文前冯先生曾致我一封短信,内容如下:
李一同志:
刊物收到了,谢谢!嘱写叙事,计划下周左右写出,时再告诉你。
匆此
问好!
冯其庸
1月18日
这封信写于2005年1月8日,信中所说的“刊物”指《美术观察》杂志,我时任该刊副主编,每期出刊后,都要呈寄冯先生审阅。“嘱写叙事”是恳请先生为我的书法作品集写序。过了几天,就接到了冯先生写的《读李一书法随想》一文。八十老人的这篇随想,语重心长、真实感人,处处充满了长者对年轻人的关爱和鼓励。在充分肯定我的学书之路的基础上,提示要进一步加强读书治学,“先要做一个学人,然后才能做一个书家”。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篇文章中,冯先生阐发了自己的书学思想:学书法要重视读书学问、重视临摹古人、重视吸收今人,在读书和临摹中逐步提高书家的学养,形成个人风格。风格决不是做出来的,风格是书家文化修养和艺术个性在长期实践中的自然呈现。每次重温冯先生的这些话语,我都会产生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最后一次见冯先生是2016年底,我带着在读的博士生前往瓜饭楼看望。先生当时已重病在身,还关心着我的治学和书法状况。时光匆匆,转眼冯先生已谢世四年,往事历历,旧情难忘。光阴荏苒,逝者如斯,回首来时路,几多欣慰,几多感伤。我将沿着冯先生指点的路继续走下去,尽我所能为中国文化略尽绵薄,或许这正是冯先生所希望的吧。(李一)
作者简介
李一,1957年生于山东曲阜,博士,美术史论学者,书法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理事。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美术观察》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