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挪威朗伊尔北极博物馆到南极大陆70S南极博物馆,从欧洲卢浮宫博物馆到北美洲大都会博物馆......
鞠航99次飞往七大洲,拍摄600多座特色博物馆,每一座博物馆的墙缝里都充满动人故事。
新之航传媒科技集团云上打卡全球特色博物馆,带你一起感受世界各地历史文化,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跟随新之航董事长鞠航的镜头去领略全球异彩纷呈的博物馆世界吧!
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
鞠航拍摄于2012年5月13日
“9·11”国家纪念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在9·11事件中失去生命的美国人民,它分为国家纪念馆和国家博物馆两个部分,位于纽约“9·11”恐怖袭击的发生地——世贸中心遗址。
纪念博物馆的建筑由以色列建筑师迈克尔·阿拉德和美国园林设计师彼得·沃克共同设计,并于2006年3月13日开工建设,2011年9月11日“9·11”恐怖袭击十周年之际纪念馆部分正式对外开放。
“9·11”国家纪念博物馆设计方案的竞争十分激烈。在恐怖袭击发生两年多后,2004年1月14日,34岁的以色列建筑师迈克尔·阿拉德和71岁的美国园林设计师彼得·沃克共同提交的“倒映虚空”设计方案才最终脱颖而出,击败了来自63个国家和美国49个州的5201名竞争者,获得了由艺术家、遇难者家属、政府代表和当地市民共13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最终认可。
这一设计方案占地3万多平方米,将世贸双子大楼留下的大坑建成6米深、各占地4000平方米的方形水池,其四周的人工瀑布最终汇入池中央的深渊。用四周的水声遮蔽闹市区的喧嚣,而瀑布则能过滤外部强烈的光线。
馆长丹尼尔斯认为,这两个巨大的瀑布水池将成为整个纪念馆最为引人注目的标志性景观。馆长丹尼尔斯说:“我想整个纪念馆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建在世贸遗址上的水池与其他建筑融为一体,水池中有美国最大的两个人工瀑布,这里是双子大楼曾经伫立的地方。与此同时,近3000名遇难者的姓名刻于水池周边的墙体,在绿树环抱中和流水声的映衬下,这里会显得非常平和。人们来到这里,就好像当年‘9·11’事件发生后人们聚集到这里一样。”
方案中将遇难者姓名刻于地下展馆的想法遭到了很多死者家属的反对。最终应死难者家属的要求,设计方案进行了变更,所有遇难者的姓名被刻在环绕两个巨型水池的墙体上,让人在感受对逝者怀念的同时,获得了重生的希望。
纪念馆馆长丹尼尔斯说,对于纪念馆内死难者姓名的排列方式,一直以来也颇有争议,最后采用的方式与人们熟知的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方法完全不同,而是根据每位遇难者彼此之间的关联进行排列。丹尼尔斯说:“姓名的排列是根据死难者生前彼此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例如所有乘坐同一航班的乘客姓名被排在一起,再比如生前同为康托·菲茨杰拉德证券公司的员工被排在一起。然后在某一组名单中,我们会向遇难者家属询问,他们希望自己亲属的姓名和谁排列在一起。”
馆内还有其他一些被塑料薄膜包裹着的遗物,如:旗状的钢材,T型钢材,还有著名的“钢梁十字架”等。博物馆收藏的各种展品只占世贸大楼倒塌时所留下的各种废墟垃圾的不到1%。
这绝不仅仅是关于两座摩天大楼倒塌以及恐怖袭击的故事,而是关于一个个逝去的鲜活的生命,是为了留在每个人心中不曾忘却的记忆。格林沃尔德说:“人性的故事就是我们要讲述的故事,‘9·11’事件就是我们的故事。据统计,全球有20亿人当天实时观看了事件发生的过程,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有关‘9·11’的故事值得讲述。”
纪念在1993年2月26日和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中丧生的数以千计的无辜人民。对这个发生过悲剧的地方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纪念。表彰那些人努力活下来,并且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他人的人,支持我们的人给予的同情和帮助,让我们走过了最黑暗的时刻。愿生活铭记这些事迹,愿这精神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并成为永恒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