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徐北文年谱》
徐北文(1924.4.29-2005.12.22),山东泰安人,济南职业学院教授。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过山东省舜文化学会会长、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作家协会理事、济南市文学学会会长、济南市社科联副主席、山东省文史馆馆员等。还曾被聘为济南市人民政府文化顾问、济南市史志编纂委员会顾问等。
他从事文教科研工作60余年,在教书育人和中国古代文学史、齐鲁文化、济南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果,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被列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编著出版有《怎样写作》《基本语法讲话》《青年阅读文选》《先秦文学史》《济南风情》《可爱的山东丛书·灿烂的古代文化》《济南简史》《济南史话》《大舜传》《济南竹枝词》《济南吟赞》《古典诗歌知识》《李清照全集评注》《二安词选》《古文观止今译》《续古文观止今译》《唐诗观止》《贞观政要译注》《〈诗经〉中的山东诗歌》《徐北文文集》《海岱小品》《海岱居文存》等。其中《先秦文学史》出版于1981年,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断代文学史。他对齐鲁文化尤其是对济南历史文化的研究建树颇丰,主要体现在为“泰山学”的创立与发展、“舜文化”弘扬与传播等方面做出贡献,对大舜的传说及其与东夷文化以及与济南地区的关系作了有益的探索,对齐鲁文化及济南历史文化进行了系统的开拓性研究,是一位声名远播的地方文史专家。对诗词亦有很深的造诣,创作和发表了大量有关题咏山东和济南的诗词歌赋以及碑记楹联。亦擅书法,尤精于隶书。早年喜爱戏剧,曾创作出版《传家宝》《不朽的朝鲜母亲》等剧本。对济南文化景物的规划修建及地方文献的整理编纂多有建树。
虽然由于历史和家庭的原因,徐北文先生当年没有接受知名学府延揽其入职从教的邀聘,而一直专心致志的执教地方教育机构六十多年,其间仅在济南教师进修学院(今济南职业学院)辛勤执教时间就超过了半个世纪。但其学术成就、道德文章,嘉言懿行,人文影响等早已超出地域范围,受到国内文史学术界的肯定。学界名宿亦多有嘉评。钱钟书先生(1910-1998)在致徐北文先生信中称赞说:“观大著,于古书源流正变,了然胸中。穷而究之,有余师矣。”季羡林先生(1911-2009)在致徐北文先生信中称:“努力披阅大作,深感文采斐然,考证精详,甚佩甚佩。羡林生于清平,长于济南,就读于清华,此后长期滞留欧洲及北京,故乡有人才如者,竟无所知,真愧对桑梓矣。今后尚祈时赐教言,以匡不逮。”山东大学教授萧涤非先生(1906-1991)对齐鲁书社出版的徐北文先生专著《先秦文学史》评价是“肯于思考,敢于创新……在同类著作中,自具特色,有一定的质量,显示出作者对先秦文学具有较深厚的功力。”山大董治安教授(1934-2012)则函称:“尊著对于先秦文学的研究,独辟蹊径,颇多开拓。读后很受教益。”
1998年杪,他曾对老友登在省内某报刊上的《当代济南名士徐北文》一文指出,此标题太过显眼,“蝌蚪放在酒盅里”,小地方出风头更惹人厌,当戒之。
诚如新加坡虽小,也能出李光耀(1923—2015)这样的大政治家。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1889-1962)亦有句名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过往的事实也证明了,徐北文先生终身在济南的执教生涯,不仅是济南教育学院(现济南职业教育学院)之幸!更是济南文化和“文化济南”之幸!
在济南市政协近年来已经编辑出版的16本“济南人文”系列丛书中和自1959年开启文史资料工作以来编辑出版的大量书籍中,《徐北文年谱》是唯一的一部历史文化名人年谱类书籍。为当代已故著名文化学者编撰或称为“官修”生平学术《年谱》,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也并不多见。这是继济南市图书馆2018年建立“徐北文纪念馆”并编辑出版《徐北文纪念文集》之后,徐北文学术研究工作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为2024年,在纪念徐北文先生百年诞辰前后启动《徐北文全集》编纂出版工作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有益当下,惠及后世,无负先贤,功德无量。
中国古代仁人志士历来孜孜以求的崇尚和励行“立德、立功、立言”,即“三立”或“三不朽”。品读《徐北文年谱》,对徐北文先生的坎坷而又丰富,致力践行“立德、立功、立言”的一生,尤其是他的家世背景、成长路径、人格特质、品德修养、治学精神、学术造诣、人文影响、文化贡献等,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真切详实的了解。这是一部综述一位上世纪中国优秀传统知识分子和新中国杰出文化学者的成长史、奋斗史的书籍。是一部融存史咨政、学术研究、文学欣赏为一体的,值得认真品读的好书。好就好在它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和价值。
一、存史咨政的功德
徐北文先生82载的人生经历恰恰处于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社会动荡、变化巨大的百年剧变期间,一生曲折坎坷,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年谱把记录个人的行藏事迹、生命历程,放在时代和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记述,就更见客观真实,富有年代感。
徐北文先生一生,既经过旧社会战乱的侵扰,也迎来过新中国解放的喜悦;既遭历过贫穷饥饿的艰困磨难,也亲身感受过国泰民安的祥瑞和谐;既遭受过几次政治运动的冲击迫害,也经历过改革开放、落实政策后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并取得成就后的人生快慰!《徐北文年谱》从一位曾经历过新旧两种社会制度的知识分子、文化学者、贤哲智者的特殊视角和认知出发,客观记录这段历史。这本身就有珍贵的存史价值。尤其是自1978年徐北文先生55岁到去世的27年时间,他以极强的使命感、责任感,亲身经历和积极参与了济南市和山东省许多重要的文化、教育、社科、艺术、园林等领域的工作实践、项目论证、现场活动等。每每有他自己独到的感受和见解。而且由于书中这些相关内容大都根据徐北文先生日记编写,见解直截了当、观点旗帜鲜明,没有顾忌掩饰。所以,这些更是稀缺易逝的珍贵存史资源。
刘鹗(1857-1909)曾在他所作长篇小说《老残游记》第十四回中,借老残之口说过一段话:“天下大事,坏于奸臣者十之三四;坏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七也!”如果把衍生含义颇多的“世故”一词,在这里的只作“世事变故”一义讲。那么《徐北文年谱》中介绍济南“世事变故”的咨政圭臬之言就太多了。如徐北文先生屡屡说到的济南文脉的源头“舜文化”、关于建设“济南二安纪念馆”的构思设想等,对当下“文化济南”建设以及城市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再如,书中所记:1999年4月1日,徐北文先生应济南市建委之请为泉城广场齐鲁文化长廊所拟塑立齐鲁历史文化名人雕像名单约50人,第一期工程已塑其中的12尊:大舜、管仲、孔丘、孙武、墨翟、孟轲、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李清照、戚继光、蒲松龄。至今二十三年过去了,尚有当时所列:鲁班、扁鹊、姜太公、晏婴、孙膑、伏生、邹衍、公孙尼子、徐福、孔融、郑玄、颜真卿、义净、房玄龄、徐勣、石介、张择端、辛弃疾、丘处机、王桢、李攀龙、王士禛、李成、张养浩、张起岩、边贡、于慎行、李开先、刘墉等齐鲁历史文化名人,有待第二期工程或今后酌于增补。
他写于1988年的万字论文《齐地文学与民俗》对齐鲁文化也作了见解独到的深入探讨阐发。
综上所述,以时间的距离再做衡量,对于正在致力于“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强省会”“文化济南”“齐鲁文化”建设,加快推动“泉•城文化景观”申遗的济南,无疑都是宝贵的文史咨政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有一段笔记:1957年初《光明日报》“文学遗产”载俞平伯论文《清平调解释》,其中引王琦之语:“古来文字之累,大抵出于不自知,而成于莫须有。”清朝文字狱之惨,前所未有,而《随园诗话》卷四有条云:“陈沧州先生守苏州,《重游虎丘》诗……其时总督噶礼以此诗为诽谤,句句旁注而劾奏之,摘印下狱。圣祖诏曰:‘诗人讽咏,各有寄托,岂可有意罗织,以入人罪?!’命复其官,寻擢霸昌道。”“岂可有意罗织,以入人罪”此语极近人情,比诸后来如乾隆者,胜多多矣。尝谓所谓“怨而不怒”,此为古代治者之文艺原则,其提出亦甚妥善聪明。不欲人怒但允许人怨,此即防人之积小怨以成大怒之措施,唯可以怨,故最善于止怒于未然。若矇人瞽叟则不准人怨矣,不止胸襟窄狭,亦且眼光短浅,现呆头鹅相也。“乐而不淫,怨而不怒”是辩证的原则,亦统治者之统治方术之最聪明之著也。康熙晚年,盖已得此三昧欤!
读了这段笔记,联系徐北文先生等一批杰出人才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曾遭受的坎坷和不公正待遇。可见党和国家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对待学术争论的认知和处理方式等,对于社会治理、国家进步、民族命运、民生福祉影响何其重要。实堪永鉴。
二、学术研究的功用
由于编著者尤其看重对徐北文先生学术方面经历的记述,所以把这部书称为“徐北文学术年谱”也毫不为过。书中对徐北文先生自己在每个时期所读书目选择与品评、读书扎记、所购书籍的版别、日常著述和会议发言、个别交流时的学术要点等,凡能找到的他有关论及哲学、历史、文学等问题的与学术有关的资料都一一尽收,并且作了提纲挈领的客观辑录。特别是还提供了徐北文先生早期创作和学术活动、学术观点的一些线索。这就为今后的徐北文学术研究提供了检索便利。对书中这些相关内容,读来颇有“灼见真知,时灿光焰”之感!
如徐北文先生32岁时,在因“胡风案”受牵连而被错误的“审查隔离”期间,读清人孙诒让(1848-1908)著《墨子间诂》后的评语:“先秦诸子之学,体系完备者莫若墨子,其言有理而论有系,条理秩然,有规可循。其三表之法及少取大取所论,即逻辑、语法学滥觞。惜墨学自秦汉以后绝踪,倘秦汉以后墨学昌盛,得与儒并立为博士,中国学术当将是另一面貌。……”
又如,他在读三国时期王弼(226-249)所著《老子注》后“老庄之别”的一番议论:“所以庄子与老子并不相同,其分野为老子进取,庄子退避。老子欲更巧妙地治人,庄子欲更巧妙地免于被人统治;老子之心貌慈而阴狠,庄子之心貌达乐而心常悲惧。老子是胜利者的姿态,庄子是失败者的姿态。由此,愈明老子为战国后之学,其与庄周所称道之老聃实非一人。”
再如,他在读西晋玄学家郭象(252-312)《庄子注》后所作3,411字的长篇读书笔记。以及因手头无书,仅凭记忆所作《伪书通考》千字笔记。不随成见,自出机轴,创解独到,立论别致。
1955年9月,他在读《俄国文学史》中普希金诗作时引发的对现代新诗创作理论的探索。认为诗式分常格、变格两类。并为现代新诗寻求一种适当的稳定形式,即遵循六个原则:一、接近民间形式;二、继承传统;三、现代词汇能充分运用;四、易学;五、表现力丰富;六、很大的稳定性等。与此同时,他在这一时期还作了一些可贵的新诗创作实践。
书中还记述了1979年底徐北文先生与曾被牵涉到“胡风反革命集团”错案中,被做为第二号人物,受到不公正待遇达20多年才平反的刘雪苇先生(1912--1998)一次学术交谈。“作别时,雪苇在门外忽然拉住徐北文说:我还没听听你对形象思维的意见,你简单谈谈。徐北文说:严格说,没有什么形象思维,思维的基础就是概念、抽象。不过为了说话方便,也可用形象思维这说法。这只是指在思维的作用下,调动了感性的印象,在头脑中演出。形象的有控制的展现,是抽象的思维所调动的。”敢于独立思考,不落俗套,突破成见,言之成理。
三、文学育人的功效
据粗略统计,《徐北文年谱》全书共收入徐北文先生从20岁到80岁在不同时期创作的新旧体诗作390余首,许多作品都是首次公诸于世;楹联创作141副;赋、碑文、题记、序跋等散文类作品16篇。这些篇什真可谓是美文丽句、字字珠玑!加之许多记叙文字直接援引自徐北文先生的文采斐然的文章或日记,使得全书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成为这部书籍的又一鲜明特色。
1963年,徐北文先生39岁时所写近六百字的《祖母李氏传》和近两千字的《徐北玉逝世二十五年祭》两篇文言散文。尤其后一篇情感之真挚动人,辞采之绮丽隽永,堪追古人祭文经典。比之唐代韩愈(768-824)的《祭十二郎文》,清代袁枚(1716-1798)的《祭妹文》并无逊色。还有《华山碑跋》《济南诗社龙洞雅集序》《济南琵琶山万人坑纪念碑碑记》《观澜阁赋》《姜守迁纪念集序言》《东流水街记》,2004年8月他81岁时应邀撰写并手书265字的《长清一中创立百年记》等全文或摘要载于书中。均是文采斐然,遗芳后世。
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就在距徐北文先生逝世前仅半年时间的2005年6月6日,已82岁高龄的徐北文先生应我之请,仍抱病审阅了由我主编的《即合归心——济南四门塔阿閦佛首回归五周年纪念文集》书稿,并仿效《诗经》体撰写了一首250字的四言长诗《佛首归里赞》,还于翌日又给我写了一封六百多字的长信,对书稿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该书出版后在海峡两岸有关方面都获得了好评。
《即合归心》一书封面徐北文先生1999年11月11日致笔者的信
另外,书中还提供了徐北文先生尚未发表的著述线索。比如,1998年3月17日“试写”的《舜耕山庄赋》等。
宋遂良教授在《徐北文年谱》序言中说得好:“济南有个徐北文,济南记得徐北文,学术界更需要有一部记录他人生历程的年谱。”“这个年谱,客观、翔实,可信、可读,会帮助我们了解他,学习他,继承他,纪念他。”
笔者珍藏的徐北文先生赠书题签
1999年11月5日,摄于徐北文先生所著《大舜传》出版发行座谈会后。一排从左至右:徐志刚(1934-2015)、董治安(1934-2012)、徐北文(1924-2005)、牛洪恩、安作璋(1927-2019)、刘荫岛(1947-2007)李伯齐、邹卫平;二排从左至右郑杰文、宋遂良、任远(1928-2001)、周长风、董正春、李永祥(1940-2020)刘若平、潘英;三排丁少伦、侯琪、张华松、郑军(1967-2016)、石万鹏、李图滨、张俭、王来勇。(邹卫平,中共济南市委原副秘书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原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