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夫妇在商河县张坊镇白集村与秧歌队合影
写在前面的话
今年的元宵节,我们是在商河县农村度过的。
商河县是农村改革初期我采访调查并做出多次报道的地方,商河县也是我的岳父1945年进东北前解放的地方,也是我们结婚度蜜月的地方。
回到故地,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在这里工作过。在乡间土路、农家炕头、棉花垛上,秧歌声中,我的心血在这里流淌。40年来,与这片土地一直保持着联系。
元宵节三天,我们夫妇和侯贺良、渠晋湘夫妇在这片土地共同度过美好的日子。在这里,目睹农民载歌载舞喜庆的场面,与故人相会,到旧地重游,再次领悟鼓子秧歌的磅礴气势与大开大合的豪迈,倾听时代鼓声中人民前行的脚步。
感谢商河人民总记着我做过的点点滴滴,我只是如实记录了人民在改革中翻身的努力,而商河人民把这看得很重,代代相传,这种敬重使我不能承受。感谢济南今朝酒业董事长刘锦善等朋友的热情接待和济南周三读书会庞佃军、万洪梅的美文,感谢好朋友侯贺良、渠晋湘夫妇留下这些美好的瞬间。
商河,是前辈与我流血流汗的土地,是我倾泻真情的地方,我梦緾魂绕的所在,我会常来回来的。
从历经沧桑到锦绣今朝
——著名记者李锦40年后夫妻双双回商河
1981年1月18日,李锦、李海萍结婚第二天一早,渡过黄河到商河农村采访农民过春节的情况。这是他们在洛口黄河渡船上。
2022年2月16日,李锦重回当年结婚的地方与农民一起过元宵节。
元宵节到了,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善打电话到北京,邀请李锦夫妇到商河来看鼓子秧歌,同时来商河的还有著名摄影家侯贺良、渠晋湘夫妇。因为编纂《张坊镇志》的前缘,我有幸参与陪同,李锦很忙,他年已七旬,仍然身负经济研究重任,被称为“中国国企政策第一解读人”,在报纸上、广播里不停地听到他解读中央政策与重大新闻的声音。
刘锦善是土生土长的商河人,他在德州农村发展学院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一站是商河县张坊公社,他常去李锦当年调研的白集村,了解李锦在改革初期对张坊报道受到党中央领导赞扬的事迹。1980年至1982年,是商河历史上农村改革最热闹、农民情绪最为高涨的三年 ,是商河千年历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三年。李锦是那段历史的调研者、参与者与传播者,刘锦善以商河人的热情和真诚,邀请李锦来休息几天,看看鼓子秧歌。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政府不组织大型活动,但是鼓子秧歌之乡农村自发组织的活动仍然热闹。
没有想到,他一打电话,李锦便答应了,而且夫妇俩一起来商河。李锦在商河人民心中是有影响的功臣,张坊一带百姓视他为“亲人”“恩人”。刘锦善和商河县的朋友们都非常高兴,奔走相告“李锦回家”的好消息。
42年商河情
2月12日中午,李锦夫妇如约回到商河。李锦是我国以调查研究而著名的记者,也是改革开放初期新闻记者的一面旗帜。他以调查研究立身,长期与百姓同吃同住,是百姓的知心人,被称为“庄户人家的好记者”。下恤民情、上达庙堂的智囊,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而李锦是在食不果腹的历史背景下来到商河的。
他在1980年冬、1981年初和1982年连续三次到商河来调查农村改革的情况,当时的调查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商河县胡集公社(今贾庄镇)街西王村、张坊公社(今张坊镇)西小王村、白集村农民经销羊肉等报道,新华社发了十多篇报道,仅《人民日报》就采用商河报道五次,使得商河县名声大震,成为改革开放初期鲁西北棉区思想解放的标杆地,张坊镇白集村因之被称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萌芽地”,安徽小岗与商河张坊分别作为“包产到户”和“市场流通”的农村改革典型,被研究学者并称为“南有安徽小岗,北有山东张坊”。李锦早期调研报道的历史地位不仅超出了商河,也超出了农村,在当地人民群众的集体心理意识上树立了强烈的商河自信。
20世纪80年代初,是商河人至今还津津乐道的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群众对共产党最为拥护的时期之一,这一历史坐标的时空烙印如此鲜明而强烈,其重要的原因是李锦这个从北京来的大记者为商河扬了名,使商河一时间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地区。李锦的功劳,商河人街谈巷议口口相传、代代相传。更让商河人民群众感动的是,李锦首赴商河是在他结婚的第二天,他利用新婚蜜月时间到农村调研,这也是夫人和他一起来商河的原因。
李锦的夫人李海萍是山东省社科联原巡视员,是一位正厅级领导,新婚之时她还是部队的新闻干事。这次和李锦一起来商河,除了这里是李锦建功立业的地方,也是他们结婚后一起到这里来度蜜月的地方,还因为这里是她的父亲李振南参加革命后解放山东的第一站。老人家是1945年在广饶参军,随着杨国夫解放商河,然后经山海关进东北,几年后又从哈尔滨一直打到海南。这次她回到父亲解放商河的地方,也是对先辈的深切追念。
商河人常说这里经历了“两次解放”,一次是跟着毛主席打天下,解放了商河;一次是跟着邓小平搞改革开放,被商河人认为是“第二次解放”,这第二次解放,因为先有当地群众的勇敢实践,后有李锦的高层报道而格外具有特色鲜明的“商河”印记。两代人的鲜血和心血凝聚在一个地方,凝聚在“鼓子秧歌之乡”商河这个千年古邑。商河之于李锦,深具人生百味;商河之于李海萍,写满儿女情长;商河之于李锦、李海萍夫妇,饱含家国情怀;李锦、李海萍夫妇之于商河,感恩如存血液。“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是很多商河文人的感情。编纂《张坊镇志》期间,近距离地观察、感悟李锦身上的家国情怀,我曾挥笔写就《文胆士心写春秋》并收录于这本镇志里。这次重回商河,陪同李锦到三官庙观看秧歌的读书会会员万洪梅一气呵成《近乡情更浓》,商河情、故乡情、家国情,情情切切,引发李锦夫妇的强烈共鸣。
41年前,为了反映农民喜庆春节,李锦夫妇跨过黄河来商河。在黄河渡口上,夫妻二人拍下照片。他们是1981年1月17日结婚,第二天一早便到商河来了,当时从早晨六点在济南洛口渡黄河出发,到商河已经是中午一点,在路上颠簸着到商河走了大半天。
可是今年2月12日这天,李锦从北京坐高铁到济南东站再乘汽车到商河,加起来也就三个小时。面对伫立今朝酒业大门口相迎的刘锦善董事长,李锦开口便说:“40年了,从北京两个多小时就到商河了,历史发展的真快呀,可我们也不知不觉70岁了,当时还不到30呢。”
与镜头里的“秧歌人”今朝喜相逢
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政府不能组织大型活动。但是群众闹春节,跳鼓子秧歌的热情按捺不住,等待着元宵节的倾泻。2月12日下午,济南周三读书会商河分会的会员陪同李锦夫妇赶到龙桑寺镇的三官庙村,大地上鼓声此起彼伏,群众自发地组织起来扭秧歌。
鼓子秧歌源于秦汉,是当地人民群众战胜黄河水患欢庆丰收的自发表演,人们辛勤劳作喜有收成,就情不自禁拿起锅碗瓢盆、棍棒、簸箕、雨伞等随手用具,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抒发大地丰收的喜悦。从鼓子秧歌磅礴恢宏的场阵及金鼓轰鸣声里,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黄河当年浊浪咆哮,人们万众一心抗洪抢险激昂悲壮的场景。鼓子秧歌是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后喜悦心情的释放,显得豪迈大气,透出商河县黄河文化底蕴的丰厚。
在济南今朝酒业白酒文化博物馆广场上,一支一支秧歌队敲锣打鼓赶过来表演相庆,他们的动作大开大合,气势豪迈,挥洒自如。13日这一天,多达11场农民秧歌队来到今朝酒业即兴表演。
今朝酒业董事长刘锦善在门口热情迎接着一帮一帮的农民兄弟,秧歌队员多数是他认识的老朋友,有的是小时的伙伴,有的是他的同学,还有些是今朝酒业的客户,他们都带着秧歌队拜年来了。李锦、李海萍夫妇也陪同刘锦善董事长在门口迎接着纷至沓来的秧歌队。商河县农民看到李锦夫妇就像自己的亲人回来了,舞得更加起劲。
有人喊着“自家人,还不多下点力气?”李锦拿着相机的镜头对准商河县贾庄镇街西王村的秧歌队,也兴奋不已。正在这时,人群里出现了一个庄稼汉,他叫王学金,是42年前街西王村秧歌队的队员。
他找到李锦,一把拉着李锦的手说:“还认识吧?”
李锦愣了一下,商河县农村的很多地方留下过他的身影,可是对这位老人确实一时想不起来了。
王学金赶紧说:“42年前《人民日报》的照片上有我,就是你拍的。”
李锦想起来了,1980年冬天,大包干的热火在商河大地上燃烧,商河人民迎来了自己最好的日子。群众怀着对共产党的真情实感,把多年不舞的鼓子秧歌舞起来了。《人民日报》以《鼓子秧歌又舞起来了》为题发表这幅照片,后来这幅照片还参加了新华社新闻摄影展览。
贾庄镇街西王村的秧歌队来了,李锦兴奋不已,他40年前为他们拍过照片。
王学金兴奋地对李锦说:“当时我只有17岁,《人民日报》照片上踩着高跷打棒的是我。你是中央派记者来看农民的大丰收的,那天比今天还冷,你在屋顶上跑来跑去。我们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年分到钱,大家那个高兴劲呐,是自己凑的钱置办的服装和伞,那几年我们商河老百姓家家户户日子红红火火,群众都喊共产党好。”
李锦面对面拉着他的手连声说“是的,是的,那时候,商河是‘文革’后第一次舞秧歌,因为从1966年后,群众很少从生产队里分到钱,包产到户后第一次分到钱,就像憋着一股劲,把自己的心劲都在秧歌上挥发出来了。”
就在那一年,李锦还到张坊镇西小王村拍摄农民丰收分钱的照片,李锦回忆说,当时老百姓的钱太多了,国家没有商品供应,就鼓励农民存钱,银行的人到村里来收钱。这张照片被《人民日报》大幅采用,成为那个时代的缩影。
提起当年,说不尽的心里话,憋不住的开心笑。商河历史上这一“高光”时刻,被李锦敏锐捕捉到并在全国范围宣传开来。
今朝酒业广场上,在一支一支秧歌队伍精彩的表演现场,李锦穿梭于人群中间,一边用手机拍摄,一边和人们交谈,获取第一手资料。
镌刻在白集农民心中的雕像
李锦与商河的情缘,很重要的是张坊这片土地,是白集村的那个夜晚。
1981年1月,他骑着永久牌自行车走村串户调查,途经齐河、茌平、高唐、禹城、平原、陵县、宁津、乐陵,一路奔波来到商河。20号中午在乐陵县(今乐陵市)杨安镇吃过午饭后,便蹬着自行车到商河的赵奎元公社(今殷巷镇)。到这里时,已经下午五点,冬天天黑得早,他见公社大院就在路旁,想要进去讨口水喝,没想到被公社扣留了。公社派出所的人讲,因为没有见过记者骑着自行车下乡的,就把他当作假记者扣留。李锦就这样被当作骗子扣留了三、四个小时,直到晚上公社与县委值班室打通了电话,知道新华社确实有这样一个人到商河来过,才放他走。
李锦因为骑自行车只身一人下乡采访,被当作假记者为派出所扣留的情景。
他当天赶到白集村已经是夜里11点了,他连夜在农民炕头上写下《农民走进流通渠道大有可为——山东白集村农民经销羊肉的调查》,在新华社内部刊登后,很快引起决策层的重视,最终被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很多问题值得思考”,白集村农民再也不用担心贩卖羊肉被当作投机倒把遭受打击了。摘掉投机倒把的大帽子,白集人世世代代记着李锦的恩情。
张坊镇党委书记李欣来接李锦回家,分别到白集村、丰集村走访,白集村党支部书记白延岗也闻讯赶来见面。
尽管天气寒冷,听说李锦回来了,白集村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欢欣跳起回族特有的“疯秧歌”,代表着老一辈来欢迎李锦“回家”。商河鼓子秧歌本来被称为汉族男性舞蹈的代表,因为这里回汉杂居,这里回汉两族的人都会跳秧歌,“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都能扭一扭”。因为李锦的到来,白集村孩子们跳出的秧歌格外阳光、洒脱。
李海萍为跳秧歌的孩子整理服装。
在张坊农村改革纪念馆大门口上面刻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萌芽在这里诞生”,门口对面的雕塑是李锦在炕桌煤油灯下向白集农民白云龙采访的镜头。这几个细节,非常鲜明地显示出李锦对商河的感情。
商河张坊农民把李锦当年在农家炕头写文章的场面制成雕塑,永久保留。上面,写着“在这里,发现市场经济的萌芽”,两边的对联是“炕头夜半写华章,一醒天下改革潮”,记录李锦在农村改革初期的影响与作用。
2020年12月24日,当年炕头上陪李锦过夜的农民白云龙与李锦在村头相会。
李锦是骑着自行车来的,是不要人陪同独自一人到的村庄,是在炕桌的煤油灯下写出了被总书记表扬“极生动,极有说服力”的稿件。这种生动,是从他的脚板下跑出来、是从他自行车轮子下面跑出来的。稿件是他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也是他在炕头上写出来的。商河人民把这个镜头刻成雕像,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打造过硬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所必需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几乎用这一幅雕像就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了。商河人民记着李锦这个名字,记着党中央总书记的表扬,这些都成为商河人民的骄傲,像丰碑一样,深深的镌刻在心底,高高地耸立在心田。当天晚上,为张坊农村改革纪念馆建设付出许多心血的张坊镇党委前任书记李学民欣然而至,陪同李锦夫妇畅话与张坊的美好前缘和盛世今朝。
进到纪念馆,空调早就打开了,屋内显得温暖。人们簇拥在李锦、李海萍当年在黄河边上的那一幅照片前,当时,他们一起到农村调查研究,度过他们的婚礼。人们纷纷为李锦拍照,著名摄影家侯贺良特意请李锦夫妇在老照片前补拍一张合影,弥足珍贵的历史镜头再次定格在商河,定格在张坊这片热土上。这是20多岁到70岁的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在这里回响。
李锦回忆1981年1月结婚来商河农村采访的情况。
人生最好的“三年”
李锦夫妇在商河三天,商河党政宣传文化口的领导和朋友们相继来看望他。大家回忆起商河历史上名声最大的三年,也就是1980至1982年的三年时间。得益于“庄稼人的好书记”王殿臣主政商河时对当地农业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农村改革初期“包产到户”这三年让商河县农村生产力大爆发、大释放,这三年商河县的棉花种植达到70万亩、产量近百万担。当时,报纸上有影、广播上有声,也成为商河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三年。
印象里,从1966年后群众就很少从生产队里分到钱了,多数村庄是连续13年没有从队里分到一分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使得农民长期压抑在内心里的激情爆发出来,家家种棉花是当时商河的一个现象。人们都说“油满缸,粮满仓,穿新衣,盖新房,光棍汉子娶新娘,家家一片喜洋洋。”这句话,也被李锦在人民大会堂向邓小平当面汇报,李锦并因此被邓小平赞扬“对农村问题有发言权”,这是商河以至整个鲁西北地区农村重大的变化,也是“包产到户”后全国农村地区的生动写照,真实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被李锦抓住了,让党中央了解了。
20世纪80年代,商河在全国范围的广泛宣传,主要是依靠李锦的总结与传播。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对商河的报道,尤其是白集村农民发羊财被冠之以“中国市场经济的第一声吼叫”,“南有凤阳小岗,北有商河张坊” 一时风靡全国。这件事情是商河思想解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象征,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人们都看望这位能吃苦、肯调研、会总结,为商河扬名的庄户人家的好记者。来看望李锦的陈晓东、杜志强、赵栾星、李学民等县里及部门的领导,深情回忆起商河历史上这百年来最有影响的三年。他们替群众感谢李锦,是因为李锦为商河扬了名、争了光、提了劲。
李锦在商河,每顿饭都吃得时间很长,与其说是吃饭,不如说是座谈。拉起改革开放的年头,李锦觉得中国100年里有三个三年是最精彩的,而对后面这个三年总是感觉总结的不够。他说,1919年至1921年,是中国思想最为解放、历史发生根本性转折的三年,也就是建党初期的三年;第二个三年是1947年到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与渡江战役,这是解放全中国、人民当家、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三年,这三年留下了史诗般的记录;还有一个三年,就是1979年到1981年,当然算起来是从1978年到1982年的五年,但是最集中的是其中这三年,即思想解放导致改革开放,也就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波澜起伏,充满了生死搏斗的斗争。李锦回忆他在北京到中共党史馆参观,看到他1979年所拍摄的“棉花姑娘的喜悦”照片位列其中,作为当年的拍摄者, 感慨于43年的时空转换,李锦意味深长地说,与“棉花喜悦”照片相对应的,同时期实际上另外配发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生死搏斗”。而他当年来到商河,在白集村同样见证了一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搏斗。历史的伟大,常常在暴风骤雨前的电闪雷鸣那一刻为人们铭记。
当李锦回忆人生最值得纪念的三年,也是他人生贡献最大的三年,那时还不到30岁。
回忆当年,当时李锦是骑着自行车来的。午间陪餐的刘锦善问“您当年骑行采访是不是先坐公交车到县里,再从县委招待所借的自行车下村?”
李锦告诉他,自己是从济南骑着自行车,过黄河,直下大堤,途经齐河、茌平、高唐、禹城、平原、陵县、宁津、乐陵8个县,走村串户,一路到的商河。
刘锦善赶快把他的儿子刘鑫喊过来,让他亲耳听一听李锦千里走单骑的过程,了解老一辈是怎么奋斗的。父子俩专注地侧耳倾听,他们不曾想到一个记者从济南骑自行车下来,被派出所扣留,在炕桌煤油灯下写文章的事情如此真切地发生过。特别是作为“90后”的新秀,刘鑫听到的这些就像当年的红军长征一样,认为只是一种传说,甚至觉得是“神”一般的存在。然而,当年历史的当事人真真切切来到了眼前,不由得有肃然起敬的感觉。
李锦回忆说,那时候一个县也没有一架照相机,1980年,记者拍一个胶卷必须发稿两张,一年只发两个彩色胶卷。现在,人人都会拍照片,拍多少也不上计划。时代变了。
商河县今朝酒业公司的职工也跳起了秧歌。
40年前,商河县只有县委一辆北京吉普,李锦是骑自行车来采访的。现在农民跳舞后都坐着骄车回家。时代变了。
人们更为钦佩的是,李锦已经年届70,仍然像过去一样奋斗,他说,自己的心境不比30岁的时候差。那30岁前是跟着领导干的,60岁后是自己干的,都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他讲了30岁和60岁的区别,他说人生最好的时候是30岁前,没有功名利禄的干扰,只知道疯狂地干活,建功立业。到了60岁以后也没有功名利禄的干扰,更多的是自己才能的发挥,是人生“与人驻颜光”的美好时代。他说,30岁以前和60岁后是人生的两个黄金时期,千万不能耽误、不能懈怠、不能浪费。他说人生两头好,人生两头真,这两头是30岁前和60岁以后。所以他说,他从没有和30岁的年轻人纵向比较,因为他那颗心还是一样的,还是一样的拼搏、顽强、上进、奋斗的,所以能够做到一年写150万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李锦倾情帮助并成功为济南今朝酒业与临沂九间棚牵线,邀请全国劳动模范、“九间棚精神”的主要代表人刘嘉坤到今朝酒业为全体职工进行专题党课讲座,为今朝酒业注入了精气神,起到了很好效果。这次“与企驻颜光”的有益尝试,成为李锦“与人驻颜光”人生追求的升级版。
“情人节”里为情义夫妇献花
2月14日这天,李锦见到了鼓子秧歌队当年的农民朋友,也见到了白集的老朋友,还有历次到商河来认识的朋友。他笑着说:“我们的‘蜜月’(当时没有这个流行词)是在商河这片土地上,是在调查研究中度过的。40年后,夫妻双双把家还,这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前辈在这里洒过鲜血,我们人生最好时期的心血也倾泻在这片土地上。现在,我们仍然与这片土地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商河县有关方面在这里建起“张坊农村改革纪念馆”,也是对这位给当地人民做出重大贡献功臣的感恩,李锦把这方土地上人民对他的感情牢牢记在心里,当地人民更把对他的感情,对他们夫妇的感情铭记在心里,付诸在行动上。
用无人机在空中俯瞰。
在商河期间,中国的元宵节巧逢外国的情人节。李锦说他不过西方的节日,刘锦善说:“你们四十年前结婚到这里,正是过年时节。县招待所食堂的人放假了,这时只有你们一对旅客。你们找来食堂钥匙,把伙房的围裙一扎就上灶了。当时你们自己做饭,也没吃上好吃的。今天我专门从白集弄来地道的羊肉,羊肉火锅里煮汤圆,也算是今朝菜谱的一道创新,不来点创新,哪里对得起您这位以报道改革扬名的大记者啊!”刘锦善特地为李锦李海萍、侯贺良渠晋湘两对夫妇送上属于他们的情人节鲜花,并特别对李锦夫妇说:“40年前,你们没有拍结婚照,也没有鲜花,让我们商河的老百姓,在今朝、在此时替你们补上这段激情燃烧岁月里的情谊。”李锦高兴地接受了。与李锦同时来商河的我国著名摄影家侯贺良、渠晋湘夫妇,也是大半辈子奔波在基层,为人民鼓与呼,他们两家携手接受了商河人民的祝贺与敬重。
在和煦的春光里,在咚咚响的震天鼓声中,李锦、李海萍夫妇与商河的交集更为紧密,侯贺良、渠晋湘夫妇臂弯里的相机镜头对商河的聚焦也更为频繁。其情其景,一如渠晋湘女士赴南极企鹅照片被选用为本年度情人节宣传画所配发顾城《门前》里的那句话: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很美好。(庞佃军)
侯贺良、渠晋湘夫妇在现场摄影。
本文作者庞佃军在他写的《张坊赋》前与夫人合影。
(本文配图除历史照片与今朝公司提供外,均为侯贺良、渠晋湘等摄影)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