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次认识董旋是2008年7月,她随山东代表团赴四川北川慰问演出,我是随团记者。那时候,她还不是山东省话剧院院长。采访中,感觉她是个很用心、很有想法的人。时间过去了14年,好多细节都忘记了,倒记得她给我讲过话剧大师洪深的话:“会演戏的演人,不会演戏的演戏”,表演见人、见情、见神,才见功夫。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影响到了我的创作。写作,也得见人,贴着人物写,不能被离奇情节和僵化的概念所蒙蔽,把自己摆进去,不断地体悟和自省。在四川还有件事印象深刻,有个下午在北川乡镇演出,她走下舞台,有个小孩子送上一束从山坡上采来的野花,她哭了。这个北川小姑娘丹阳当时只有九岁,直到现在还叫她“妈妈”。
从2018年起,我们每年一起开省政协会,见面的机会就更多了。她每年都跟我谈很多的想法,眼眸一旋,想法就旋转出来了,过不多久,这想法就呈现到舞台上。舞台上的呈现,有的比她的想法更丰盈,更有趣。今年又见面了。她说:“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我们演出达到260多场。创作了《追寻》《乳娘》《暗夜之光》《微山湖》等4部话剧。山东省话剧院所在的济南市解放路115号,正成为文化网红打卡地呢。只要满足演出条件,符合疫情防控标准,这里每周五至周日都有话剧上演,儿童剧、小剧场话剧、经典剧等都有。”
《乳娘》的成功演出,让董旋又有了新的想法。红色经典文艺作品除了在舞台上绽放,还可以在各地的革命场馆中落地生根,通过在革命场馆中实景演出红色题材的舞台剧,让更多普通游客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感人故事。“我们今年有个计划,就是把作品打散,化整为零,实景演出,寓教于乐,不应付,不凑合,要新,要陌生化,旧故事要讲出新意,要有立体感、纵深感。”董旋信心满满。
从艺31年,董旋倾注了真挚的情感,她的从艺经历,也让她有了更多独特感悟。比如她是话剧《孔子》三个版本的参与者、见证者,她说,虽然是同一题材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舞台呈现,但是都体现了当时条件下创作团队的最高水平,三版《孔子》堪称山东话剧三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打造话剧《孔子》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当代人更好地了解孔子,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心胸变得更开阔。张继钢导演的“超现实主义”的《孔子》,正可以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更好地走近孔子,亲近孔子,喜欢孔子,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
董旋的想法一直不停地冒出来,她说,创新太难了,但不创新,艺术就难保常青。她透露今年5月,将有一部青春剧上演,这部戏,有她很多很多挑战自己的想法。
话剧舞台的延展性和不确定性,既是艺术家面临的困难,也带来无穷魅力,有着广阔空间,是最紧跟时代的艺术形式。董旋说,山东省话剧院正尝试引入时下流行的“剧本杀”元素,利用小剧场环境,营造“沉浸式”“互动式”氛围,让先锋话剧走近普通观众。“看演出,一定要到现场,现场感是最接近艺术,也是最震撼的。”董旋提醒我,也提醒各位读者。
从未感到枯燥无味,总是那么有趣味,有意味,有滋味,有了想法你就演,就赶紧做,让想法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做,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千万不能等,一等就等黄了。我要学学董旋,克服懒惰。(来源:大众日报 逄春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