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天文跨界之后,“芳菲绿色手绢计划”发起人刘芳菲女士邀请大漆艺术家汤志义老师奉献了他的作品——《生如夏花》。 |
“芳菲绿色手绢计划”与大漆艺术家汤志义,跨界合作。
“芳菲绿色手绢计划”与汤志义老师的首次合作——《生如夏花》。
“芳菲绿色手绢计划”一直以来致力于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跨界合作。继天文跨界之后,“芳菲绿色手绢计划”发起人刘芳菲女士邀请大漆艺术家汤志义老师奉献了他的作品——《生如夏花》。
大家知道大漆是什么吗?大漆艺术又有哪些作品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来感受一下大漆的历史和美学吧!
何为大漆?
大漆又叫天然漆、生漆、国漆,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防水等一系列优点。据考证,我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天然漆的国家。杭州萧山跨湖桥漆弓的出土更是把我国使用漆的历史推到了8000多年前。
漆弓 杭州跨湖桥遗址出土
在古老东方文明进程中,大漆材料的发现和使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一种材料跨越了八千多年的历史长河流传到现在,其所形成的独特审美样式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中国漆画艺术源远流长,记录了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因此在今天,我们可以这样说:大漆“很东方”,漆画“很中国”,从事这门艺术应对此怀有敬畏和自信之心。
北魏时期司马金龙的人物故事漆画屏风
从实用到艺用,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大漆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最初的木器防腐,食具髹涂,建筑装饰,再到器物精造,大漆传递了一股耀眼且韵味无穷的东方神韵。用漆绘图也走过了漫长的时间,从春秋时期漆盒上的人物彩绘图卷到北魏时期司马金龙的人物故事漆画屏风,再到清中后期闽地脱胎器物上的精美山水人物画图,从依附在器物家具及建筑构件上的古代传统漆画转换到形成独具审美意味的现代架上的平面漆画,现代漆画的出现也就短短一个世纪的历史。经过几代漆画艺术家持续不断的探索,漆画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长足的进步,在当代中国美术界独树一帜。
《黑漆描金薛仁贵东征》局部清代
大漆是一种表现力特别丰富的媒介,但从材料外延的特点来说,它又不仅仅只是一种普通的创作材料而已,它的材质内涵与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禀赋高度吻合。中国是一个尚玉的国家,大漆材质中的温润、华丽、婉约、含蓄、神秘、厚重和深邃等特点与玉有着诸多相同的因素。中国漆画,是传承数千年源自于中国古老的漆文化,并融合了当代绘画的审美理念和造型语言而形成的一种架上绘画形式,漆画本体语言视觉审美效果在材质、色泽、韵味上独具东方的艺术特色,是一门既能代表悠久厚重的古代中国艺术精神又能代表当代中国文化、中国风格的画种。
《瓶中百合》蔡克振
漆画艺术是时间的艺术,过程的艺术,格物致知和心与物接的艺术,由技入道和以技求道的艺术。
漆画作品好看又有质感,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坚持做下来呢?因为做漆的过程中会过敏!当然,完成后的漆画作品是不会使人过敏的,因为形成了坚固的漆膜。但是生漆是由漆树上割采而来,含有一种名为漆酚的东西,会使人过敏。
每一件漆画的诞生都经历了岁月,有的要历时半年甚至更久。也正因为如此,漆画更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曝日头》唐明修
汤老师的漆画作品
听小编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对中国漆艺术发展历程有个大概的了解了。
漆画艺术发展到今天,又呈现出了怎样的作品呢?视漆为活的生命形态的汤老师的漆画作品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汤志义,美术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博士生导师。
他视大漆为活的生命形态,在缓慢的技法程序中贯注持恒的感觉,留下时间的印迹,不断走向纯粹的境界。古往今来,人们吟咏无际的岁月,在他的作品中成为可视的永恒。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
作品名称:《一叶知秋》 尺寸:60X60 材质:箔粉、大漆
作品名称:《岁月留金》尺寸:100X180 年代:2011年 材质:天然大漆、金属箔
《香远·红莲》60X80 2019年
《往日时光·二》100X140 2014年
“我总想借助那季节变幻中的流光溢彩,来折射所悟到的人性的光辉和人生的态度,使内心的激荡与沉静能通过意象或抽象的手法时隐时现、若即若离于印象中那一道道的波光闪烁间,使心灵的想象得以印证,让艺术的精神生生不息……”——汤志义
此款手绢的尺寸为45厘米见方,面料采用贡缎80支,采用三角针缝边。
贡缎面料,经纱和纬纱至少隔三根纱才交织一次,因此密度更高,更加厚实,布面平滑细腻,富有光泽。
这款《生如夏花》从手感到光泽度都非常好,宛若绸缎。
通过汤老师的作品,让我们走进大漆艺术的世界,回顾大漆艺术的历史,也期待现代工艺的加入,给大漆艺术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看到大漆艺术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