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晚8点,央视9频道播放《发掘记·永不沉没》,展现“水下考古'定远舰'”的全过程。
在陆地上的发掘称为田野考古,而在海上的发掘有着另一个称谓:水下考古。这是一支特殊的考古队,队员们来自五湖四海。
2020年,水下考古人的发掘现场,对中国人而言有着复杂的情感——在刘公岛附近,进一步执行甲午沉舰“定远舰”的考古调查。由于甲午战争的惨烈,定远舰在自爆后又遭遇日军破拆,已经没有连续的舰体存在,这给考古队的工作带来了挑战。
但意外的是,由于发掘的区域很可能包含了沉舰的弹药舱,因而出现了大量子弹和炮弹构件。与此同时,一块巨型的“定远舰”铁甲残骸也被考古队发现。十几位考古队员,准备依靠自己和几名打捞人员的力量,提取这块重达18.7吨的铁甲。
在中国,活跃在一线的水下考古工作者不足70人。随着每一次重要的考古调查工作的展开,熟悉的兄弟们就会从各自的单位被临时召集过来,组成考古队。此前,致远舰、经远舰的调查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而定远舰的发掘,花去了考古队最多的精力。
甲午沉舰的发掘工作,对这群距离历史最近的考古队员来说,不仅是一次发掘工作,更是一次与历史的对望。
(来源:央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