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
记者获悉,目前全省A级旅游景区发展到1200余家,其中5A级景区12家,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六位。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胡上山介绍,“十三五”以来,山东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整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山东全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达到8个,数量全国第一。2019年,山东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9.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1万亿元,分别居全国第二和第五位。
另外,以民族歌剧《沂蒙山》为代表的艺术精品在全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全省全国文化先进县(先进单位)达到40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4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8个,居全国前列;各类博物馆达到603家,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711处,均居全国第一位,世界遗产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3项,居全国第二位,“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
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方面,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达到154个、157个,建成数量和上等级率均居全国前列。2015-2019年山东省级财政共投入资金3.6亿元,连续五年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村级文化设施建设予以扶持。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提前完成文化扶贫任务。“旅游厕所革命”成效显著,全省新建、改建旅游厕所累计完成2.1万座,建设数量全国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截至2019年底,山东3208个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从业人员45.1万人,资产总计达到6872.8亿元,增长3.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454.7亿元,营业利润165.1亿元。
山东省还制定出台全省81个国有景区降低门票价格政策措施,促进文旅市场复苏回暖。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接待游客3.3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65.9亿元,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的48.2%和44.1%,比全国比例高6.2和11.1个百分点。今年“十一”黄金周山东省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列全国第三位。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山东目前有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6个,省级22个,越来越多的各级各类博物馆、遗址公园成为研学旅游的重要阵地;几乎所有的旅游小镇都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重点场所,成为民俗游、非遗游的重点目的地。(来源:济南日报范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