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顶塔位于济南柳埠东南2.5公里灵鹫山九塔寺内,根据《山东通志》的说法,九顶塔是唐代名将尉迟敬德监工修建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九顶塔虽然只是一座单层砖塔,但是它的塔刹部分结构非常奇特——塔檐上建着8座高约3米的小塔,8座小塔中间还怀抱着一座5米多高的中心小塔。9座小塔形成塔林之势,精妙绝伦,九顶塔也因此得名。
九顶塔,济南日报社 胡明 拍摄于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
“一茎上而顶九各出”
进入九顶塔景区,往里走大约五十米,左边一列由南往北长长的石阶,石阶尽头一个院落,院落里两棵古柏森然而立,古柏下立着四块古碑,古柏北侧是观音殿,西侧就是九顶塔。
如今站在九顶塔下,我们依然会为它的精美和静谧所感动,恰如明代著名诗人许邦才撰文、李攀龙手书的《重修九塔观音寺记》碑文所记:“其塔一茎上而顶九各出,构缔诡巧,他寺所未经有。”上世纪20年代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也曾这样评价九顶塔:“匠意纵横,构筑奇异,其他无能及。”
也许只有通过老照片,我们才能感受到这座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塔的风云沧桑。在常盘大定、关野贞于1939—1941年出版的《支那文化史迹》和1962年历城文物普查时拍摄的照片中,九顶塔矗立在一片荒山之中,损坏严重,塔顶的九座小塔,只剩残缺不全的四座。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拍摄的照片中,塔顶的9座小塔已经修复完整,整座塔看起来精美完整、古朴典雅。
九顶塔,出自《支那文化史迹》,常盘大定&关野贞,1939-1941出版。
然而,山林中的古塔总会时常遭到大自然的破坏,九顶塔景区副总经理段洪刚清楚地记得,2014年7月26日,天降暴雨,观音殿被冲毁坍塌,九顶塔的搭顶也遇损坏——有的小塔被冲歪,有的碎裂。2016年3月15日,九顶塔维修工程开工。这是九顶塔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维修。
梁思成亲自指导九顶塔维修
历史上九顶塔经过多次维修,眼下依然矗立着的分别立于明代正德八年、嘉靖四十一年和清代康熙五十八年、光绪六年的四块石碑,记录的内容都是对寺庙的重修,有意思的是,对于九顶塔所在寺庙的名字,石碑上有的叫“九塔寺”,有的叫“观音寺”,有的叫“九塔观音寺”。段洪刚说,按照当地百姓流传下来的习惯叫法,寺是“九塔寺”,大殿是“观音殿”。
距离现在最近的2016年的那次维修,工作人员不仅维修了塔顶,还重点对塔心室进行了维修,在打开塔心室后,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一尊隐藏了半个多世纪的隋唐彩绘佛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62年的那次维修。
从当年维修前拍摄的老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九顶塔,已经十分破败,塔基和半截塔身被山上冲下来的淤土和乱石所埋。塔顶的小塔更是残破不全。据任远先生《忆唐代建筑九顶塔的维修》一文,这次维修还得到了著名学者梁思成先生的亲自指导,“我们维修九顶塔的准备工作是认真和慎重的,所绘图纸大都有实际依据,惟有9个小塔的塔刹已无实物可查,故不能最后确定。经领导研究,由我和范、郑3人去北京向专家请教。我们先到文化部文物局,通过他们与著名古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先生联系,请他帮助审定。在‘七七’事变前,梁先生曾亲自到济南对四门塔、九顶塔进行过实地考察研究。这次,他于百忙之中,同刘敦祯教授等一起,在北京西郊建筑科学院接待了我们。他听取我们汇报后,又看了带去的照片、图纸等资料,对我们的维修准备工作很满意。接着,便与刘敦祯教授等专家同我们边商量边修改图纸,并讲了各种塔刹的结构。同时,还结合九顶塔的维修,具体阐述了他对整修古建筑一向认为应坚持‘整旧如旧’的著名主张。梁先生非常之忙,我们去访那天,还有新疆等地的人带资料等待接见。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事先告诉我们怕只能谈20分钟。谁知,梁先生连讲加画,一口气同我们谈了近两个小时,令我们深受感动和启发,从中学到了不少古建筑学方面的知识。我们回到济南向省、市领导汇报后,很快就开始维修了。”
九顶塔,出自“1962年历城县文物普查”档案,济南市历城区档案馆藏,拍摄者不详。
1962年,济南至柳埠的交通还很不方便。运建筑材料,要先雇汽车跋山涉水运到灵鹫山下,再雇农民工从山下挑到工地上。当时,三年自然灾害尚未过去,想吃饱饭都很困难。当年又遇多年未有的特大暴雨,在深山荒郊搞古建筑维修,困难很多。但大家没被困难吓倒,一心一意为保护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努力工作。《忆唐代建筑九顶塔的维修》一文写道,“1963年,国家文物局在西安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还让济南介绍了维修九顶塔的经验。特别是梁思成教授,看过九顶塔维修前后的资料,并两次听取汇报,对维修工程十分满意。他在《文物》杂志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九顶塔的维修成功,认为这是在古建筑维修中‘作了第一等工作’‘向山东的同志致敬!’这无疑是对我们的很大鼓励与鞭策。”
九顶塔,1978年7月,济南日报社 郝蔚 摄
传说与历史
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所立《重修九塔观音寺记》碑中如此描述九顶塔所在的地理位置:“泰山北下,麓野之间,有地曰齐城,有山曰灵鹫,有川曰锦阳,峰峦复合,林荟苍郁,周距郡邑皆百里余,称异境云。”如今,当我们站在风景秀美的九顶塔下,欣赏匠意纵横的九顶塔,依然会为它无与伦比的美和深厚的历史所折服。而历史,总是生长在生机盎然的民间。段洪刚告诉记者,九顶塔所在的灵鹫山下,是秦家庄,秦家庄是秦琼的老家,“山上有个秦家沟子,是秦家祖坟,早些年还有秦家后人来上坟”。所以这里流传着不少和秦琼有关的故事。
九顶塔,2020年8月记者 钱欢青 摄
其中一个故事,和观音殿前两棵古柏有关。说是有一次尉迟敬德从河北骑马跑来给秦琼的母亲祝寿,到了这里,抽烟时栽下的树长成了烟柏,喝茶时栽下的树长成了茶柏。
与传说不同,村民的生活却是历史的真实见证,观音殿两侧的配殿曾经做过秦家庄小学的教室,课间或放学后,小孩子们常常在九塔寺里打闹,很多老人都记得,“当时还有一座钟,我们拿起石头就向着大钟扔过去,钟声很响亮。”这口大钟很大,“三个成年人才能抱过来,大钟的厚度有10厘米,大钟一敲,声音浑厚,能传出20多里地,北边的四门塔都能听到”。
可惜的是,1958年大炼钢铁,大钟被毁,人们再也听不到这座大钟发出的浑厚悠远的历史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