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赴莱芜区、钢城区开展泉水普查工作,新增泉水223处,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08-30 14:58:25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专家论证,将符合名泉标准的泉水纳入济南市名泉录,探索实行泉长制,推进泉水文化景观提升,把济南泉水管理好保护好。”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遗产处副处长李泓臻说道。

  201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

  为完善该区域内名泉保护和利用工作,济南市城乡水务局组织开展了历时近一个月的莱芜区、钢城区泉水普查工作。8月28日,记者随工作人员来到济南市莱芜区实地勘察四处各具特色的泉水,详细了解莱芜区泉水普查情况。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赴莱芜区、钢城区开展泉水普查工作,新增泉水223处,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1

  上升泉下降泉隔河相望在济南当属首例

  从受力成因上,济南的泉水可分上升泉和下降泉两种,上升泉多处于地势平缓之处,如济南市区诸泉,下降泉多位于山脚峪底,如济南南部山区的多数泉。

  然而在莱芜区雪野街道南栾宫村却有隔河相望的两眼泉,一处为上升泉,一处为下降泉。上升泉下降泉隔河相望的奇景,此情形在济南范围内也无先例。这种罕见的情形令人不得不惊叹造化之神奇。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赴莱芜区、钢城区开展泉水普查工作,新增泉水223处,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现场还观察到,一条弯弓状的村河穿村而过,在这条弓形河的弧顶处有一道正哗哗溢水的拦水坝,往下看能看到有个不算太大的长方形泉池,这就是南栾宫村的北泉子,其名称的来历很简单,过去这里地处村庄北部。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赴莱芜区、钢城区开展泉水普查工作,新增泉水223处,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莱芜泉水调查队在现场考察北泉子时,意外发现,北泉子对面的村河堤岸中间有个方形洞口正悬空往外排水,清澈的山泉下泻过程中形成一个1米多高的小瀑布。

  南栾宫村党支部书记王子云介绍说:这处山泉没有名字,泉水来自村北的山体,每年夏天都会出水。我们村这条河是个分界线,河北面是青石山,河南侧是砂石山。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赴莱芜区、钢城区开展泉水普查工作,新增泉水223处,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村里的一位百岁老人跟记者说,自小便在村里长大,而泉水从她小时候就在了。说到泉水,老人直说泉水真好,养着村里人。

  2

  一泉下泻汇成河 名字响当当

  莱芜区茶叶口镇逯家岭村的响泉,这里有着一泉下泻汇成河的景象。

  据悉,茶叶口镇逯家岭村建在海拔六七百米的高山之上,是济南范围内海拔最高的山村之一。令人称奇的是,在逯家岭村西黑峪,藏着一处涌量丰沛的山泉,其泉水下泻后汇流成河,是黑峪沟6个塘坝和法山水库的主水源。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赴莱芜区、钢城区开展泉水普查工作,新增泉水223处,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在逯家岭村村委主任高瑞云的引领下,从村西一条山路沿山坡下行约一百多米,还没走到泉口,就已经听到山峪里有哗哗作响的泉水之声。到达泉口附近,只见由于一堵矮石墙的阻隔,形成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浅水塘。水浅,不是因为水少,而是泉水沿着一侧的豁口下泻而去。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赴莱芜区、钢城区开展泉水普查工作,新增泉水223处,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这个泉自古就有,从未干涸过。我们当地人管它叫响泉,因为它沿着山坡往下流时发出很大的响声,老远就能听得见。”逯家岭村村委主任高瑞云介绍道。

  据了解,响泉的泉水经过黒峪沟流入下游的法山水库(小一型水库)。除法山水库外,黒峪沟里有6个塘坝之水,也主要来自响泉。

  3

  一个姓氏一口泉 大旱之年泉水依旧流淌

  “村里头有七大姓,包括刘、王、张、闫、李、苏、吴,七个姓氏各有一个泉水。排列在村中像北斗七星,又称七星泉。”莱芜区茶业口镇卧云铺村支部书记王子吉说道。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赴莱芜区、钢城区开展泉水普查工作,新增泉水223处,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据悉,因村子地势高,背靠的高山常被云雾覆盖,整个村子就像“卧”在云中,因而得名卧云铺。而全村共有七大姓:刘、王、张、闫、李、苏、吴。村里有句谚语“一姓一个泉,一姓一盘碾,一姓地一片”。说的就是这七大姓氏的村民,各自拥有一口泉水井,一个碾粮食的石碾,还有一片可以耕种的土地。代表着村子内不会因为河水吃饭吵嘴,使用起来也方便。

  卧云铺村特殊的地貌环境造就了多处泉水的景象,据介绍,村子周围是石灰岩,村内是花岗岩,有明显的断层,所以就有了这么多泉水,村内常年不缺水,就算是大旱之年,泉水依旧潺潺流出。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赴莱芜区、钢城区开展泉水普查工作,新增泉水223处,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七姓村民的七处泉水,现在依然存在并为村民所使用,分别是闫家泉子、王家泉子、张家泉子、吴家泉子、刘家泉子,其余李家泉子和苏家泉子已经没有了。

  现如今,卧云铺村依托七星泉的独有景观,以及明清时期的石头房屋和唐宋时期的万亩梯田正积极打造旅游产业,引领着旅游的新时尚,而外界都称卧云铺村为“石头部落”。

  4

  勺子状的泉水 曾供十余村子喝泉水

  来到莱芜区和庄镇马杓湾村,村子位于莱芜东北约27公里,在镇政府驻地东南约5公里处,人口有670人。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赴莱芜区、钢城区开展泉水普查工作,新增泉水223处,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据悉,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马杓湾村就是长勺之战的交通要塞,齐国一将军率军屯兵于此,为寻求水源马踏之处一股清泉喷涌而出也就是现在的马杓湾,后来,村民为了纪念这位将军马踏取水的壮举,又因水湾像勺子样,将“桃杏村”改为了“马杓湾村”,一直沿用至今。

  马杓湾泉深有10米,旁边是一个石头垒砌成围堰的大水湾。有意思的是,泉水夏天凉,冬天也不结冰,常年不干涸,天气再旱也有水。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赴莱芜区、钢城区开展泉水普查工作,新增泉水223处,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据介绍,曾经这里是村里的唯一水源,村民们吃水、牲畜和灌溉都用这里的水。自从1993年村里通了自来水,村民就不来这里挑水吃了,现在基本用于庄稼的浇灌。在民国32年,天气大旱,附近村子的井水都抽干了。结果,13个村子的村民都到马杓湾来取泉水吃。1985年大旱,抽水下去发现,泉眼深处西南方向还有溶洞。

  5

  符合名泉标准的将纳入济南市名泉录

  此次泉水普查主要是包括对莱芜区、钢城区的泉水名称、泉址、泉水出露形态、泉池结构、水势流向、利用情况等信息进行普查。现状普查工作将利用GPS高精度卫星定位仪采集泉水坐标、采集高清照片,记录泉池景致,并选取其中10处重点泉水利用无人机采集高清俯空视频和实景三维。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赴莱芜区、钢城区开展泉水普查工作,新增泉水223处,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目前,济南市钢城区和莱芜区泉水普查外业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普查泉水223处,其中莱芜区167处,钢城区56处。加上2011年复查的800多处泉水,济南泉水总数破千,是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通过普查发现,济南泉水文化更丰富了。莱芜区和钢城区的泉水文化非常丰富,有“井水不犯河水”的饮鹿泉,有长勺之战旧址的马杓湾泉等等,后期济南市将出版莱芜区和钢城区泉水文化考证。令人惊喜的是市民爱泉护泉热情更高了,主动带路引路,帮助普查顺利完成。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赴莱芜区、钢城区开展泉水普查工作,新增泉水223处,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专家论证,将符合名泉标准的泉水纳入济南市名泉录,探索实行泉长制,推进泉水文化景观提升,把济南泉水管理好保护好。”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遗产处副处长李泓臻说道。

[ 责任编辑:张美璟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