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齐鲁饭店:千佛山脚下的辉煌与沉寂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06-18 15:48:08
  1979年,寂静的千佛山脚下,那一大片原属于向阳大队的玉米地变成了马达轰鸣的建筑工地,当时还叫齐鲁饭店的建筑工程破土动工。几年后,一座高三十五米的火柴盒式建筑挺立在经十路旁。

  【编者按】6月15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济南市千佛山北广场景观设计方案征集公告”,将沉寂、闲置多年的这一地块重新拉回人们的视野。这里曾是山东旅游的地标,承载着山东旅游人几十年的集体记忆。有关这一地块的更新改造的动议也有很多年了,如何规划设计,如何开发建设无疑牵动着济南人的神经。

  1979年,寂静的千佛山脚下,那一大片原属于向阳大队的玉米地变成了马达轰鸣的建筑工地,当时还叫齐鲁饭店的建筑工程破土动工。几年后,一座高三十五米的火柴盒式建筑挺立在经十路旁。

齐鲁饭店:千佛山脚下的辉煌与沉寂

  这家宾馆的内部装修使用的是当时内地少见的香港装饰队伍,他们手里握的更是当时济南人没见过的电动无齿锯、电动手提锯、钉枪、电刨子等工具,施工效率很高。这也开启了济南现代酒店业装修的先河。这家宾馆在人员招聘时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招收几百名服务生,报名的就达几千人。经过严格挑选和培训,员工整齐划一,个个有模有样。1985年春,正式命名为齐鲁宾馆的豪华酒店开始试营业,次年正式开业。

齐鲁饭店:千佛山脚下的辉煌与沉寂

  这里拥有二百五十多个房间,五百多床位,大小餐厅暨宴会厅、大堂吧、咖啡厅、多功能厅、贵宾室、美容厅和健身房。敞亮豪华的大厅里,迎门玄关处是一个木作影壁,上有艺术大师刘海粟亲笔题写的“宾至如归”四个金色大字。那间有着洋人头像的雕花玻璃的美容厅,理发工具都是进口货,并在济南首家提供可躺式洗头服务。

  这家宾馆不久即被评为“济南十大景观”之一,成为当时济南新地标。1991年齐鲁宾馆与舜耕山庄、明湖大酒店一同荣膺济南首批三星级宾馆,1992年又荣升为四星。当时的军旅作家李延国将齐鲁宾馆最初的辉煌撰写成了报告文学《文明的旅程》,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上,整整一个版,这在当时全国旅游界引起不大不小的轰动。

齐鲁饭店:千佛山脚下的辉煌与沉寂

  良好设施与服务使齐鲁宾馆也成为省城公务、商务接待首选。当时的零点大厅“三品堂”常常座无虚席,人声鼎沸,稍来晚点只能到大堂吧候座。这里有三道菜来客必点:葱油鲩鱼、蒜子鳝段和香酥鸡腿。那洋鸡腿在今天看来大得都有些夸张,但在物质生活尚不丰富的当时却是相当解馋的“硬菜”。1989年5月,日本知名友好人士冈崎嘉平太第一百次访华来到济南住在这里。同年,时任柬埔寨国家主席的西哈努克再次造访山东时住在这里。为完成这次重要接待任务,宾馆抢时间打通了九楼的三个相连房间,改造成为总统套房,房号927,圆满完成此次接待。西哈努克十分满意,临走时他还送给身边的服务人员每人一条丝巾。美国知名人士陈香梅女士1991年9月来济南大明湖参加“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时也住在了927房。说来也巧,世界旅游日正是每年的9月27日,房号也成为了特殊纪念。

齐鲁饭店:千佛山脚下的辉煌与沉寂

  1992年,齐鲁宾馆二期工程开工,1995年主体工程封顶,高157.10米,三十九层。2003年5月,饱受巨额债务拖累的齐鲁宾馆在“非典”期间关门歇业,没有再开门。2011年1月28日6点03分,伴随着漫天大雪和巨大爆炸声,承载着山东旅游人美好记忆的高十一层的齐鲁宾馆老楼在短短9秒钟轰然倒塌,成为一片瓦砾。据说这里要建新的“综合体”。清除完楼体的建筑垃圾之后,数不清的挖掘机开始昼夜施工,一个巨大的深坑呈现在眼前,与孤立一旁的三十九层高楼形成一道说不出是啥滋味的独特景观,一直到现在……(牛国栋)

[ 责任编辑:王姝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