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嘉华旅游“旅游生活综合服务商”转型案例获行业大咖点赞

来源: 人民日报 2020-03-08 13:53:34
  已经成为刚需。因为“宅”是一种对自身诉求的压抑,是原本的消费诉求受到了遏制。如果疫情控制乐观,疫情之后的五一小长假、端午假期、暑期,甚至十一黄金周,都会出现旅游和餐饮消费旺季。毕竟,该去的地方还得去,该见的朋友还得见。
  编者按:3月5日,原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彭志凯做客“游云南”学院,通过直播的形式,与业界同仁分享了他对文旅业应对疫情危机的思考与启示。

  一场疫情让本该火热的春节黄金周按下了暂停键,文旅行业开局低迷,文旅产业不景气时,正是文旅人修炼内功的时候。此时,保持对行业动态的敏感与思考,在不确定的危机中与趋势共舞才是王道。
  人什么时候才会想出去旅游
  “危急存亡之秋”,我们不妨把自己放到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一下,什么时候才可以出去玩?这个时候出去安全吗?出去可以玩什么呢?要不要先在线上考察一下?面对消费者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首先做好两件事:第一打消他们的顾虑;第二给他们一个去的理由。最近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摘下口罩后,去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人。”这说明旅游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经成为刚需。因为“宅”是一种对自身诉求的压抑,是原本的消费诉求受到了遏制。如果疫情控制乐观,疫情之后的五一小长假、端午假期、暑期,甚至十一黄金周,都会出现旅游和餐饮消费旺季。毕竟,该去的地方还得去,该见的朋友还得见。旅游就是一种短缺经济,在家里呆腻了,就想出去看看,在外面呆久了,就想回家陪父母,这是人的本性。所以说,人类也是一种短缺经济。疫情一结束,一定会有大批人,跑去全国各地、全世界去看看的,消费的“报复性反弹”是可以预见的。
  谁是那个精明的企业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你都想到要做什么?有人说,本能反应就是自己掉水里了,想着是自己游到岸上还是等着有人来救。我观察后发现,多数的企业想到的可能是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想到的是如何活下去。聪明的企业想到的是自救,春秋、携程、驴妈妈、同程、腾讯文旅等启动自救赋能计划,邀请行业内外重量级嘉宾导师,通过线上直播分享、行业社群、资源礼包帮扶旅行社、酒店、景区及从业人员共同度难关。精明的企业想到的是跨界合作,山东嘉华提出了“旅游生活综合服务商”的概念,通过线上及门店销售,满足游客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把游客转变为购买商品的顾客,同时购买商品的顾客又可以转变为游客,增强了客户的粘性,既招来了新客户又增加了营收。同程与咪店跨界合作,借助咪店的商业模式,打造“同程旅游+吃喝玩乐+电商”平台,使消费用户成倍增长。由此可见,精明的企业凭的不仅是实力更是在大考时的优异表现。
  你找对方法了吗
  2001年的“911事件”、2003年的“⾮典”、2008年的“⾦融危机”和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都是影响全球的“⿊天鹅事件”。过去,遇到此类事件大家都觉得这是行业特性,但当这场疫情来临时,我们是不是该回过头来思考一下,单一的产业链模式真的没有问题吗?如何提升旅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疫情结束旅游业还要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吗?这些或许是旅游业的一道新命题。
  特殊时期,我们不仅需要有应对的措施,选择正确的途径去渡过难关,更需要有冷静的思考,去谋划未来。危机之下的旅游业也在深刻反思,不能以“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应急”来防范安全危机,建立面对全局性、长效性、常态化的安全预警机制,是“新冠”疫情倒逼出来的应有之举。以旅游业发展的长远视角来看,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企业的抗⻛险能⼒,永远离不开稳定的业务、员⼯的⼯作积极性及稳定的现⾦流。危机之后新的业态和创业机会、加速转型升级、拥抱数字化科技带来的红利才是企业最应该选择的突破口。(彭志凯  人民日报社人民文旅智库高级研究员,原国家旅游局监管司司长)

嘉华旅游“旅游生活综合服务商”转型案例获行业大咖点赞
[ 责任编辑:张乐臣 ]

相关阅读